纵观整个三国,诸葛亮也并非一直都是完美形象,在用人方面也有很多的失误,刘封,糜芳等人的叛逃或者献城,完全打乱了《隆中对》中的战略计划。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重用关羽镇守荆州,成为蜀国灭亡的导火索。
诸葛亮不了解关羽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明知有很大的风险,诸葛亮为何保持沉默,还要重用关羽镇守荆州呢!
首先,我们从关羽下手。
关羽一直都在熟读《春秋》这本书,《春秋》让关羽明白了什么是仁义,什么是忠烈,但是也是因为《春秋》,让关羽的性格上出现了致命弱点,但是诸葛亮还是对其百般信赖,委以重任。
赤壁之战之时,张飞,赵云都是骁勇悍将,但是诸葛亮偏偏派关羽去华容道,堵截曹操,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在用人上面,有一个非常顽固的思维模式。不可否认,诸葛亮重用关羽,其中有刘备的因素。
刘备和关羽是结拜兄弟,对其更好的欣赏和信任,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军师的诸葛亮良,在关羽镇守荆州之上,并未履行其军师的职责。
关羽表面上,心胸豁达,实际上内心非常的狭隘,马超刚归顺,就要和人家比武,因为黄忠老迈,不愿意与人并称五虎,纵观三国中的大将,只有幼稚的关羽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荆州是刘备的大本营,刘备入川之时,带着庞统,黄忠,胃炎,而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可见荆州的重要性,比刘备率领的部队都还要重要。
刘备前线遇难,庞统命丧落凤坡,诸葛亮派军增员,而这个时候,刘备就传来消息,暗示让关羽镇守荆州。
刘备曾经说过,诸葛亮才能高自己十倍,但是小编人认为,诸葛亮的才学何止高刘备十倍,百倍也不止!但是,当刘备做出错误的决定,让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作为军事,内心应该十分的清楚,这决策是错误的,本应该极力反对,不应该草率的执行刘备的命令。
但是,事实上,诸葛亮在这里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议,反而坚持执行,表面上是在维护刘备的面子,实际上少不了谄媚的因素,为了讨好刘备,诸葛亮这一次没有直言劝谏,选择了明哲保身。
不仅如此,诸葛亮在占据西川之后,也没有派人接替关羽镇守荆州,对之前的错误决策,没有及时进行补救,这可不是耽误事那么简单了,简直是误国。
另外荆州之地,为何如此重要呢!
荆州,位于三个国家的交界之处,占领荆州,蜀国的疆域就能扩大一倍,对曹魏形成夹击之势。吴国和蜀国之间,也能增加一个缓冲地带,除了给两国带来军事上压力之外,也加强了蜀国的防御力量,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占据主动性。
如此卓远的政治远见,如果诸葛亮不告诉刘备,刘备是很难认识的。
而且,刘备的一生之中,除了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决定征伐吴国,没有听诸葛亮的建议外,其他都是言听计从的。
安排荆州人选之时,诸葛亮没有表态,刘备自然还会认为是对的,诸葛亮没有意见。
我们从另外一件事情上,来看一下诸葛亮。
刘备都吴国迎亲,在保镖的人选上,诸葛亮就安排就十分的到位,最后选择了赵云。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表明刘备和诸葛亮,十分的了解关羽的伟人,如果让关羽当保镖,刘备根本不可能离开东吴。许田射猎之时,曹操挡在汉献帝之前,接受欢呼,这个时候,张飞这个公认的鲁莽汉子,都没有出声,而关羽却要纵马杀曹操,最终还是刘备将其制止。
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可以大用,但是要一个比较开明的领导。
刘备拥有绝对权威之时,诸葛亮选择了服从,愉快的委任关羽镇守荆州。
一直以来,尽管诸葛亮拥有很多凌驾于王权的权力,但是忠君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枷锁,诸葛亮也不能例外,也不可能摆脱这种礼法束缚。
刘备的重义气,害了关羽,诸葛亮的尊礼,也是关羽之死,不可推脱的原因之一。刘备因为金兰义气,尚可原谅,诸葛亮拽着明白,装糊涂,在刘备的命令之下,顺水推舟,害怕得罪刘备,失去了一个军师的基本功能。
如果荆州掌握在蜀汉手中,绝对会成为一个一统天下的筹码,结果让人唏嘘。如果诸葛亮能在刘备面前多说一句,由别人代替关羽镇守荆州,蜀国也不会成为三国之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