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隧道入口
在非洲的一条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难度非常大,直接难倒了25个国家,甚至有西方专家将其称为工程师的灾难,这条堪称工程师灾难的隧道就是阿尔及利亚甘塔斯隧道,如果这条隧道修不通,那么一条铁路线路都可能被葬送,然而这条令西方国家束手无策的隧道,却被中国成功搞定了,那么中国到底是如何征服的呢?
图为甘塔斯隧道内部
北非海岸沿线阿尔及利亚境内,有着这样一条铁路,它连接着该国的9大海港,沿线串联起了该国的22个省,覆盖范围内有着该国的绝大多数群众,对阿尔及利亚来说堪称一条大动脉,然而问题是这条铁路已经非常老旧,最早始建于19世纪末,不光年代相对久远并且路线绕山曲折而行,最高速度还仅有80千米,该国首都和第二大城市之间仅仅400余千米的路程最起码也需要四个小时,就连当地群众自己都忍不住吐槽这条铁路比大巴还慢,并且就算是坐大巴,体验也称不上好,因此当地群众急需一条新的铁路来解决出行问题。
为此,阿尔及利亚决定对这条铁路进行翻修和改建,让它的最大时速提升到160千米,大大提升运力的同时缩短首都阿尔及尔到第二大城市奥兰的交通时间,据预测这条翻新铁路甚至可以将交通时间减少50%,不过要提速就意味着要少走弯路,原本绕山而行的路线也得变成直接穿山而过,但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本文的主题:甘塔斯隧道,这条隧道的修建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对阿尔及利亚本地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来说几乎趋于不可能。
图为隧道
这条铁路之所以修建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当地进行招标时提供的设计图纸是上个世纪的图纸,不仅数据不齐全,就连设计也非常简陋,整个隧道修建过程中不包括在设计图里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不确定性非常大,没人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以外,其次就是当地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 这条隧道正好位于地中海褶皱带,围岩当中的地应力非常高,并且更麻烦的是地应力分布方向几乎和整条隧道的走向垂直,这意味着隧道建设过程中应力很可能导致隧道变形,而除此之外隧道内复杂的地质构造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由泥灰岩夹杂着页岩组成,稳定性非常差,一旦碰水就会发生非常迅速的膨胀,然后隧道稳定性也因此下降,甚至有发生垮塌的风险,被工程界公认为“工程师的灾难”最后就是当地支持能力相当有限,贫弱的阿尔及利亚工业无法为工程建设提供足够的水泥,不光水泥、钢材和机械等重要资源得从外界购买,当地每年还会有几个月根本买不到东西,这样的问题显然相当棘手,以至于吓退了法国意大利等多个老牌工程强国的公司,但中国却丝毫不惧,将这笔订单接了下来。
而除了这些困难之外,设计方的方案也曾出现问题,隧道刚刚挖进800米就遭遇涌水,泥灰岩遇水后以极高速度变成烂泥,就连钢制拱架都无法承受,在一个月的时间后,出现了2米多的变形,这证明法国设计公司的设计方案在北非的这条隧道上根本走不通,法国方面几乎绝望,但中国却不信这个邪,调集国内专家进行研究后给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但从来没见过这种施工方法的法国监理方却坚决不认可,但中国自费用自己的方法修了10米隧道后,法国监理方惊讶地看到隧道的形变居然真的被控制住了,最终中国方案终于被认可并批准实行。
图为隧道贯通合影
最终,这条隧道仅拱架用钢量就相当于1/5个鸟巢,但最终隧道的修建还是取得了成功,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击败了法国,意大利和日本都无法解决的泥灰岩问题,还创造了月掘进520米、月掘进870米的当地地下工程施工纪录,最终在长达6年的施工之后隧道完工,全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法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