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爆发。不过,德国灭了波兰,之后,超出所有人的意料,就是德国迅速掉头进攻法国,而不是进攻苏联。德国灭了扫平整个西欧国家之后,开始进攻英国,最后才决定进攻苏联的。那么,很奇怪的是德国为什么最后才进攻苏联呢,是因为苏联的地位不重要吗。其实,恰恰相反。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这个我们都知道。他一直鼓吹日耳曼人是最高贵的人,其他种族的人都应该被日耳曼人奴役。其中也包括,东欧各国。在希特勒的心目中,整个东欧都是日耳曼人日后发展的必须空间。希特勒曾经对自己手下说,进攻布尔什维克是自己的终身使命。既然是终身使命,为什么要最后实行呢?
首先是,德国需要先解决国内的问题,就是对西欧国家的仇视,或者说是对法国的仇视。要知道,一战期间打败德国的是英国和法国,尤其是法国,作用非常大。战后极力压迫德国的也是法国。所以德国人极端的仇视法国人。所以希特勒需要先进攻法国,胜利之后才能调动整个德国的民众。
其次是西欧国家非常发达,工业基础非常好。德国占领的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等国家,工业都是很发达的。德国占领这些地方之后,可以以战养战,生产出自己战争所需要的东西,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第三,就是德国对苏联并不了解。当时的苏联非常封闭,和世界的交流并不多。没有人知道苏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德国的参谋部对苏联只能预测,并不是准确的判断苏联各方面实力。对于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对手,德国在没有弄清楚对方实力之前,肯定不敢下手。这一点可以说也是最重要的。
第四,就是在二战初期,苏联的存在,可以减少德国的压力。苏联在二战前期和德国性质差不多。都在对外扩张。苏联的存在可以说让国际社会对德国的关注减少。这样也有利于德国前期军事行动的开战。
虽然,后来条件都成熟了,不过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希特勒对苏联认识不足。他不知道苏联的体制的力量,到最后都不知道苏联究竟有多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