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逼死刘封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8-26 01:02:05
0

众所周知,刘备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义子刘封,亲子刘禅、刘永和刘理,合起来就是“封禅永理”。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刘备希望接受封禅以后可以永远治理国家,体现出了他的勃勃野心。

那么,在四个儿子中,刘备为何要处死自己的义子刘封呢?

刘备自从出道以来就混得不算如意,凭借“中山靖王之后”的广告效应四处晃荡。建安六年,他在袁绍处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得转投荆州的刘表寻求依靠。作为汉室宗亲,刘表虽然太大的能力没有,但对刘备还算是仁义,准许他栖息在新野。

几年后,已经年届五十岁的刘备依然寄人篱下,没有地盘,没有兵马,甚至连儿子都没有。唯一庆幸之处在于,他身边多了一个能人徐庶,甚至还攻克了樊城,原先的樊城令刘泌出城投降。

刘泌既是汉室宗亲,又是当地的望族,因此深得刘备的厚待,两人经常会面。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备看到刘泌身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非常机灵,于是当场便收为义子。据《三国志》记载: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同年,刘备还有一件喜事发生,那就是甘夫人为他生下了第一个亲子刘禅。刘备认为这是刘封带给自己的好运,于是对这个义子更加器重,行军打仗都时常带在身边悉心栽培,不断委以重任。不过,或许这些器重,带给了刘封悲惨的厄运。

经过阵前的历练,刘封很快显现出了过人的本领,不仅武力勇猛,而且善于统军。建安十六年,他因为追随刘备入川并且平定益州而立功,被任命为中郎将,当时才年仅二十岁。

不过,随着刘封的高光表现,刘备开始对他逐渐提防。毕竟,刘禅才是自己的亲子,才是未来的继位人选,于是安排刘封出镇边地,与孟达镇守上庸郡。

这种安排,刘备可谓是深思熟虑。由刘封镇守远离成都的边陲之地,可以斩断他对于储位的惦记,也能发挥他的军事才能。

219年,刘备为了减轻自己在西线的压力,下令关羽从东线北伐,主动发起了“襄樊之战”。关羽果然不辱使命,将曹仁打得不敢出城,曹操又派出大将于禁和庞德前来增援襄樊,双方就此陷入了相持。

为了取得突破,关羽利用雨季涨洪之际,成功击败了于禁的援军,取得“水淹七军”的壮举。曹操无奈,采取了司马懿的“借吴伐刘”之策,以荆州之地作为诱饵,鼓动孙权背后袭击关羽。

果然,东吴的陆逊通过白衣渡江奇袭了关羽后方,一举夺取了荆州。陷入绝境后,关羽进也进不得,退也没地退,只好派人就近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求援。根据《三国演义》的演绎,刘封记恨关羽在立嗣问题上的主张,以“上庸新得”为由拒绝发兵去救援,终于导致关羽父子被杀。

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刘封和孟达所率之兵只有区区两千人左右,而且的确经过激烈的攻坚战才夺得上庸不久。最关键的是,上庸历来归属曹魏,当地的百姓都对刘备心存敌意。所以,刘封的确没有分兵救援关羽的实力。

不过,得知荆州丢失,尤其是关羽父子被孙权斩首后,刘封还是产生了巨大的惶恐,担心刘备惩处自己。因此,当孟达提出投降曹魏时,刘封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叛蜀。

孟达以上庸郡作为见面礼投降曹魏后,刘封选择返回成都认罪受罚。不过,气归气,刘备尚没有要斩杀刘封的念头,只是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动了杀心,毕竟刘封定会对刘禅构成巨大的威胁和隐患。

为了保证自己辛苦得来的基业,刘备下令刘封自杀谢罪。闻讯后,刘封非常悔恨,想起孟达曾力劝自己一同归降曹魏,只能感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刘封自尽后,刘备尽管放心了,但还是照例要表演一番。为了掩盖真相,他拒绝承认这是为了刘禅未来继位扫清障碍,只说刘封间接害死了关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历史维度看“第二个结合” 从历史维度看“第二个结合” 欧阳军喜   100年前,1925年12月16日,郭沫若在《洪水》半月刊...
让北宋头疼不已的“契丹”,是现... 公元960年,后周的将领们在陈桥这个地方一起起兵,大家商量后决定让赵匡胤当皇帝,这样宋朝就成立了,并...
原创 成... 你听说过买卖黑人奴隶吗? 就是欧洲的殖民者来到非洲,将当地的黑种人强行掳走,然后大量的贩卖到美洲,像...
关羽和许褚战斗力对比 谁更厉害... 关羽和许褚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各自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若对比二人的战斗力,从多方面分析...
美国向我国返还41件文物艺术品... 北京时间4日凌晨,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我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包括铜摇...
原创 溥... 狼狈苦图谋,为奸两不羞。 阴风同德殿,奴气辑熙楼。 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 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
原创 日... 前段时间,在网络平台上靠着“山东菏泽曹县,牛逼666”这句魔性洗脑的口号出圈的曹县火了,火到被并称为...
原创 小... 1946年1月10日,蒋介石调集五个精锐师,向古北口大举进犯,决心夺取这个战略要地之后,再乘势占领承...
原创 三... 导语:中华文化传承千年,悠悠历史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三国演义》更是精彩异常,也是四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