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13日拂晓,驻扎在山西汾阳山区三道川的八路军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六团,遭到日军的偷袭。本来,六团的警戒线放得很远,十公里外,就派有探,外线各连队,也在半夜时分,派出游击小组向敌方搜索警戒,但日军这次偷袭,为什么打到跟前了,才发现呢?
原来,日军这次学精明了,没有按套路出牌,先是派出一部分兵力,绕道从六团的背后,也就是北山攻来,当北山打响后,大部队才从正面。日军这一招太狠毒,因为北山是六团的唯一退路。如此,六团则遭到日军的前后夹击,形势极为严峻,可以说,在战斗打响后,六团就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
怎么办?团长陈菊生,这位在红二军团时期就当过团长的战将,发现北山被日军抢占,急红了眼,对二营长文尚志同志下了死命令,必须打退占领北山的日军,抢占北山制高点,掩护主力撤退。当时,团政委在军分区学习,团参谋长在后方受训,团领导,只有政治处主任张范同志。张范同志虽然从事基层政治工作,但军事素养相当高,他在1938年2月,带领十几个人,在赵城县罗云、上村、下村一带扩军,不到3个月组建了1200余人的洪(洞)赵(城)游击第一支队,他坚决不同意赵菊生团长这一决定,二营长文尚志同志也不同意。
张范主任和文尚志营长不同意的理由很充分,一是北山敌人已筑好工事,火力密集,且居高临下,硬往上冲,伤亡会非常大,也不一定能攻的下来。二是一营和二营的各有两个连总共四个连,都驻扎在外线,且沿北山绝壁东西两侧有密林遮挡,这四个连已经在外围打开了通道,如果沿北山绝壁东西两侧猛冲,里外配合,完全是可以突围的。
但陈菊生团长对这样正确的建议,根本不听,甚至以不服从命令为由,要军法从事张范主任和文尚志营长,结果可想而知,六团损失惨重,在最后时刻,也就是全团将要全军覆灭之际,陈团长才把指挥权交给张范主任和文尚志营长,残余部队在两人指挥下,终于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