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烂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个耀眼的朝代:除了闻名遐迩的大唐盛世、市井繁华的宋代江山,最值得令人仰视的当数大秦。原因不仅仅是秦王嬴政一扫六国、统一文字和货币的豪迈之气令人佩服,还有他饱受争议的焚书坑儒、严刑峻法、征收苦役……
正如司马迁《史记》对其的评价: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其功大。”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出塞》将长城的壮阔与当时的战争情况描绘得淋漓尽致。而现如今那些战士、胡人、秦军早已经不复存在,
唯有当年的那座巍峨的长城,仍然静静地伫立在山上,静静地望着我们。
而这正是秦王嬴政的功绩之一:虽然当时修建长城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可这座
长城为我们中原这块土地抵御了多少入侵、躲过了多少战事!
现如今长城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他更是一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丰碑,更是我们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具象化!
我们身为华夏儿女,自然是如此看待长城,而许多国外的人们对长城的存在始终发出质疑:中国的这条“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巨龙”到底有什么用?更为令人惊讶的是,美国一大学教授曾经毫不避讳的直接指出:
长城害惨了欧洲!
长城的古貌
人们往往在提起长城的时候就不自觉的联想起秦始皇。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长城最初并不是由秦王嬴政修建,根据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
最早修建长城的人,其实是齐宣王
。
当时齐国为了抵御楚国的入侵,齐宣王便想:若是能沿着我国领域修建一条长长的围墙,岂不是能大大增强我国防御力、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吗?说干就干,齐宣王将想法付诸了实践:他命人从海边开始修建这座“城墙”,一路修建必须要沿着当地的地将这条“长龙”盘旋在山地之间,极佳的利用了地形优势的齐宣王,
创造出了长城的最初模样
。
然而当时毕竟对于建筑的知识是比较落后的,齐宣王的想法虽好,但并没有完全的将长城建造完毕,所以在历史上的记载也是比较少的,这也是提起长城大家都以为是嬴政修建的原因。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极有远见的嬴政便命人在齐宣王的基础上修建长城
。为的是抵御匈奴的侵略。
至此,这个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才才崭露头角。
这座宏伟的建筑当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过去的年代,百姓们对于长城的态度与今人是大相径庭的。
有人觉得修建长城使得许多百姓累死在了长城脚下,“孟姜女哭倒长城”不正是对于修建长城的控诉吗?多少家庭失去了丈夫、父亲,又有多少年迈的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这还不说,
修建长城花费了大量的银钱!
百姓们认为,有这么多的钱干点什么不好,偏要去修那座“石头墙”!
然而这仅仅是百姓们较为局限的看法,
对于历代君王而言,长城是极为重要的国防建筑!
每一个朝代都花费了很多精力去修缮和维护长城,比如唐朝、明朝,这都是历史上十分重视国防的朝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更迭到了清朝,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清朝君主认为
,长城无外乎是前人们为了彰显自己功绩而不断地加以修缮,无非是个空
架子而已。
其实清朝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根本不足为奇:清朝开国君王皇太极就是直接越过了长城一路进攻到了长城境内,他们自然认为长城根本就是个摆设。但是他们忽略掉了一点:从长城出现一直到清朝,打进长城的只有皇太极一人而已。
这样的成功是极少数的。
在历朝历代,长城就像是一个守护神一样守护这一方百姓免受游牧民族入侵的困扰。
抵御游牧入侵
游牧,顾名思义,是指来回游荡放牧的民族,他们居无定所,随着牛羊们的需求而随处移动:那里有草,哪里有资源,他们就去哪里。可能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这样可以四处游历的生活感到十分新奇,想要体验一番。
然而对于游牧民族自身而言,他们十分厌倦这样四处漂泊的日子,
他们所在的地方物产稀缺,
饥一顿饱一顿,明天会是什么样的日子完全是凭借运气。
当时唯有中原富庶、安宁,
这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十分艳羡的。
久而久之,这种艳羡便累积成了侵略的意图:凭什么他们就能占着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我们就要过这样丝毫不安稳的日子?凭什么他们的物产富饶而我们只能四处寻找?我们要占领这块土地!
此后,他们便凭借着自己灵活的根据地三番五次的入侵中原的边境。我们一次次的将其击退可他们总是卷土重来——毕竟对于他们而言,中原这块土地实在是太过完美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战乱,成为了历代君王的头疼难题。
是而秦朝一统中原,
秦始皇十分重视边疆的这些战乱
。他深知这些游牧民族善于骑射,马匹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是战斗力的根本,只要能让这些马匹难以入境,那么这些所谓的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便是大大削弱,
没有了马匹的牧民,就好对付得多了
。
我们观察长城,长城之所以雄伟,并不是因为像大厦那样高耸入云,是因为长城东西跨度之广,被称为“万里长城”。之所以长城的高度并不是十分的高,是因为当时长城的设计就是为了阻拦游牧民族的马匹。
长城终究是为了我们的民族抵御了太多磨难。
“长城害惨了欧洲”
那这样一个建立在我们国家的防御工事,为何会影响到欧洲呢,美国教授又为何会说出“长城害惨了欧洲”呢?原来游牧民族由于长城的存在无法入侵中原,然而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为不毛之地。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再去寻找新的资源——调头进攻欧洲!
这在欧洲的历史上都有记载,曾经有一支十分善战的骑兵出现在欧洲大地上,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创伤。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做出大胆的推测:
这极有可能就是中国的游牧民族,由于长城的阻拦他们无法进入中原,便把目标转移到了欧洲土地上!
歪打正着,没先到就是长城的修建使得游牧转到欧洲,竟然掀起了一股文化融合的潮流!游牧民族将东方的习俗、文化,不经意的带到了欧洲大地,使得世界的格局重新组合。这正是长城影响深远之处——
不仅仅是保护了中原土地的人们,更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使得东方文化进一步得到了推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