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封禁了1000年的山,从唐朝开始下禁令:进入者,斩立决
创始人
2025-08-25 02:02:30
0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可实际上古代的名山大川中并无神仙的踪影,只有土匪流寇占山为王,借助山区复杂的地形,抢劫来往的商贩,对抗朝廷的围剿。

所以历朝历代都有通过封山来隔断山内外的联系,从而让这些草寇自取灭亡的习惯。

至于封山的期限,通常只有几年或者几十年。

然而有一座山,从唐朝开始就被朝廷封禁,一直被封禁了1000年之久,那就是位于赣、闽、浙三省交界处的铜钹山。

唐朝最大的土匪窝

铜钹山之所以被唐代的朝廷封禁,还要从千多年前的一场农民起义说起。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只听过这两句诗,没了解过黄巢起义细节的人,往往会以为黄巢只是个少有诗才、粗通笔墨的文人。可实际上,他却是让唐朝国力大损,最终走向覆灭的罪魁祸首之一。

唐朝末期,朝廷腐败无能,百姓深受其苦。

黄巢出身盐商世家,从小吃穿不愁。他本想着通过科举入仕,获得更大的权势。奈何成年后屡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某年关东地区爆发严重的旱灾,朝廷却强迫当地百姓缴纳租税,服徭役。

结果广大百姓走投无路,纷纷聚集到黄巢周围对抗朝廷压迫,多次发生武装冲突。第二年,王仙芝、尚让等将领在河南长垣一带起兵,黄巢则在山东菏泽附近,率领黄揆、黄恩邺等子侄响应。

短短6年时间里,黄巢的大军避实就虚,先后转战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十一个省份的广大地区。但凡事有利有弊。这种灵活的打法,也导致

黄巢起义军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后方根据地,缺乏经济保障与群众基础,最终难免沦为一盘散沙。

其实以黄巢的学问见识,也明白根据地的重要性。毕竟历史上干成大事的山贼土匪,都有个易守难攻的老窝。远的不说,隋末时期的瓦岗寨,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当年他率兵攻打浙江、江西一带时,曾短暂地将铜钹山当做自己的根据地,让手下军队休养生息。

而黄巢选择这座山头当大本营,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去考虑的。

其一是地理位置敏感。

铜钹山位于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交界地带,而当时唐朝藩镇割据的情况十分严重。各地官员拥兵自重,完全不理会朝廷的命令,互相之间很少联系,更别说联手剿匪了。

其二是因为

铜钹山海拔特别高,且山中丛林茂密,能藏匿数万大军

,而受伤的士兵也可以躲在里面休养生息,恢复伤势。此外铜钹山一带

地势复杂,且山中荒无人烟,唯有盘踞山间的起义军才熟知此处地形。

匆忙赶来的官兵闯进去后,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几次围剿失败后,朝廷也学聪明了。

他们不再硬攻,而是仿照黄忠在攻打定军山时候的计策,将铜钹山团团围住,同时下令封山,严禁任何人进入山中,切断了它与外界的联系。

如此一来,起义军固然被逼得突围而走,但左近村镇里的百姓们也遭了秧。为了生存,他们纷纷搬离此处,铜钹山附近从此更为荒凉。

后来黄巢兵败自杀,让众多官兵丧命于此的铜钹山,也被人翻了旧账。有人上报朝廷,建议皇帝把控住铜钹山,防止后人有样学样,效仿黄巢大军,钻进铜钹山跟朝廷打游击。

于是皇帝颁布圣旨,命令铜钹山封山,擅自进入山间者,斩。

从此铜钹山与世隔绝,数百年来几无人烟。

清朝末期得到解禁

直到明朝时期,天下再次大乱。铜钹山摇身一变,又成为土匪们起兵造反后的“打卡圣地”。

福建爆发农民起义时,明朝军队奉命前来镇压。结果土匪们转头钻进了铜钹山。

他们依靠复杂的地势,在这片高山深林里,跟官兵玩起了躲猫猫,让明军体会到了被铜钹山支配的痛苦。

所以在这波土匪被成功镇压后铜钹山再度遭到封禁。这一次明朝政府涨了记性,封禁的力度更大。非但不让外人进入,还派士兵在周围长期把守。明朝覆灭后,这里又成为了反清复明义士们的老窝之一。

朝廷深感头疼,重新把铜钹山封禁起来。在乾隆年间,朝廷还专门立了一块封禁碑,直到清朝灭亡才解禁。

从唐末黄巢起义开始,到清朝灭亡,铜钹山前后断断续续被封禁了上千年时间。放眼五千年中国历史,惨到这种地步的,还真就只此一家。

铜钹山因祸得福

但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铜钹山被封禁了千年时间,却也因此免受战乱和过度开采,成为了风光秀丽的人间仙境。

山中保留了45万亩的原始森林。位列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千年红豆杉群郁郁葱葱,数量多达上万棵。直径四五十公分的大圆木也比比皆是。

七星湖和九仙湖等平湖环抱高山,夜间月光洒下,点点星光在湖面上斑驳闪烁,让人如同置身于仙境。

而除了大自然的馈赠外,因为历史原因,铜钹山也成为了起义军圣地。此外境内的白花岩是江南地区的佛教圣地。北宋抗金名将张叔夜的故里也在此山中。至今这里仍存有宋高宗、宋宁宗的御笔题字。

而在近代解封后,

高阳村境内的红军岩,又成为了见证战争历史,纪念革命先烈的文化胜地。

因此铜钹山除了宜人景色之外,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没过多久,这里就被开发成了旅游景区。铜钹山也蜕变为全国丹霞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

在清朝封山之前,诗人徐兆伦曾有幸登临山巅,留下

“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

的名句。因此今时今日,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的铜钹山,也因此

获得了“东南第一峰”的美誉,并在2002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四年后,这处广受游客喜爱的人间胜境,又被评为4A级风景名胜区。

历史上的铜钹山是无辜的。因为受到历朝历代起义军的牵连,就被朝廷冤枉,封禁了上千年之久。

然而正是这段曲折的经历,让它在无意间演变成为一个纯自然发展的世外仙境。为今之计,最重要的并非是开发铜钹山的潜能,而是保护它原本的景色不受破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前言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位明朝的重要重臣,都是历史中鲜明的政治人物。在明朝的权力舞台上,他们经...
原创 明... 明朝的建立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出身豪门大族,而是一个农民起...
原创 郭...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已经73岁的郭汝瑰终...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位被称为土豪皇帝的历史人物,是大明王朝的一个独特象征。他的成长背景充满了贫困与艰难,经历了...
原创 一... 为什么日本注定无法成为世界大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大家是否注意到,全球性的强国崛起通常都经历了一...
原创 古... 古代的朝廷中有许多官职,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权力和职责。我们常听到大将军、兵部侍郎以及户部尚书等职务,...
读懂笔墨深处的苏东坡:庞鸥《无... 11月22日午后,初冬的暖阳温柔漫过苏州子畏书院的落地长窗,将一室映照得暖意融融。“笔墨真趣——走进...
原创 日... 这篇文章的内容涉及的是历史上的民族冲突,特别是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历史以及相关的侮辱性言语和行为。改写后...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诏书,全国人民纷纷庆祝这一历史时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