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遗产”真强大,后代吃了两千多年:第77代孙出生即是顶峰
创始人
2024-11-29 15:46:34
0

原标题:孔子的“遗产”真强大,后代吃了两千多年:第77代孙出生即是顶峰

1920年(民国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农历正月初四日,一位年轻的产妇正在产房拼尽全力生孩子。而产房外面,早已被军队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时任大总统徐世昌更亲自到场坐镇。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人们早已竖起了耳朵,当大宅内的铜锣接连敲了13下后,所有在场的人无不欢呼雀跃,因为这铜锣敲击的点数,正代表是个男孩。

北洋政府为这个男孩的降临,更是鸣礼炮13响。这个男婴究竟是何来历,为什么还没出生就备受瞩目?

临终嘱托,孔家后继有人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是华夏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时至今日,依然对我国乃至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正因为孔子的地位和影响,我们习惯称之为“孔圣人”。

孔子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宣扬,他广办私学,注意“因材施教”,实行全民教育,他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作为孔子的嫡系后人,第77代孙的出生时便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巅峰。

1919年,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逝世,由于其膝下无子,绵延千年的衍圣公即将到此结束。此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孔令贻接连娶妻,但遗憾的是,依然未能如愿。无奈之下,孔令贻将继室贴身丫鬟王氏纳为侧室。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王氏虽然生了几个孩子,但都是女婴,孔家怕是到自己这里彻底绝代。

就在孔令贻苦恼之际,1919年王氏又有了身孕,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但事有不巧,此时孔令贻却重病缠身,他自觉时日不多,唯恐等不到孩子出生,于是连夜向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送去一封遗呈,请求徐世昌对此事予以重视。

孔令贻在信中说,如果生个男孩,就让他接替衍圣公位置,如果还是女儿,那他也无能为力。

果不其然,1919年11月,孔令贻病逝,此时孔府乱作一团,府里上下都在担心王氏肚子里的孩子能否顺利生产,孔令贻临终前的遗愿能否实现?!

衍圣公的位置自然重要,因此孔令贻才不得不向徐世昌求助,因为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封建社会,“狸猫换太子”的情形时常出现,尤其对于一些显赫的爵位和角色,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孔令贻在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的情况下,向徐世昌发出求助信函。

徐世昌也知道此事重大,接信后,他立即奔赴山东曲阜孔家,并将产房包围起来,但凡进出者都要仔细盘查。

当13次锣响之后,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北洋政府不但鸣响礼炮,就连只有重大祭祀活动或皇帝驾到才打开的重光门,也因为他的降生而再次重启。

孩子顺利降生,取名为孔德成。

孔德成出生百日后,北洋政府正式宣布孔德成继承衍圣公称号,成为史上年龄最小的衍圣公,至此延续两千多年的孔子一族终于后继有人。

国家以民为本,敦崇教化。惟先师孔子,道冠百王,泽流千禩,公爵之封,世代相承。兹衍圣公孔令贻病故,出缺所遗之爵,本大总统以伊子孔德成承袭其务,敬奉祀事,缵承圣绪,以扬鸿庥……(民国九年《大总统令》)

衍圣公后代的生活状况

孔德成出生17天后,生母王太夫人不幸去世,年仅26岁。孔德成生而孤弱,自幼由其继母陶太夫人躬亲抚育长大。

为了能让孔德成早日成才,不单单是孔家,包括北洋政府都十分重视,要求孔家要好好培养这位衍圣公。

小小年纪的孔德成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学什么都有模有样,5岁参加主祭,10岁就能主持参加所有孔子祭祀活动,小小年纪就成了孔氏大家族的掌门人。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新文化运动逐渐兴起,而传统的儒学趋于衰弱,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德成的思想和眼界也逐渐变得开阔,他很清楚,衍圣公时代行将宣布落幕,孔德成成了最后一位衍圣公。

抗战时期,只有15岁的孔德成被日本人盯上,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衍圣公的认可。孔德成虽然年少,不过他却知道衍圣公所代表的文化传承,他果断拒绝了要求,并直接进入南京就任“奉祀官”。并且,他主动要求废除衍圣公称号。

1949年,老蒋败退台湾之际,除了将大量金银细软等东西一起打包带走之外,还带走3个重要人物。这三个人和儒释道三教有关,老蒋企图借这三人的威望,彰显自己的正统身份,帮助他继续自己的统治。除了章嘉七世活佛和道教天师张恩溥,还有就是儒家的孔德成。

从此之后,孔德成再也没有踏上山东大地。

在台北,孔德成在孔庙积极倡导儒学,望重儒林,从1955年到台大任教,到2008年88岁因病辍教,一直未能落叶归根。

孔德成先生德配孙琪方女士生于1919年,祖籍安徽寿县,长于北京。

好在孔德成生前育有2子(孔维益、孔维宁)2女(孔维鄂、孔维崃),今长子孔维益的独子孔垂长(孔子第79代孙),于2009年继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2006年孔子第80代嫡孙孔佑仁出生,传承两千多年的孔氏后代仍后继有人。

结语

生逢乱世且身负重任,孔德成在传承儒家文化,在推崇发展礼学,释奠礼乐之改进和对中华文物的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孔德成恪守孔氏家教,为人豁达,宽厚诚笃,为世人所敬佩。他自幼生长于雍穆熙和的环境中,形成温良恭俭的良好品性。作为一代衍圣公,他以弘扬孔子儒家文化为己任,既承家学,又益累新知,既勤习古代经典,又浸染书法雅艺,可谓正声清范,学际天人。

有人说,孔德成的一生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作为孔圣人的嫡系子孙,他从一出生便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一生衣食无忧,备受尊崇;不幸的是,作为一个传承儒家核心思想,弘宣中华道统文化的重要人物,却没有活出真实的自己。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孔德成先生的人生,究竟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呢?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内容

感受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四...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今年4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在山...
2025-04-18 22:33:41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原创 ...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公布的37页豁免清单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2025-04-17 12:11:28
原创 ...
###茶杯用久有茶垢不卫生,别用纸擦,教你3招,轻松清洁茶杯 在...
2025-04-17 09:13:45
原创 ...
农夫山泉最近又干了一件大事。 3月31日,由农夫山泉公司在云南普洱...
2025-04-17 07:20:31
原创 ...
予方聊生活 古力娜扎18岁时,在《轩辕剑》中出演了神女——小雪,名...
2025-04-17 07:11:04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