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名词,通俗起来说就是物价太高,钱的购买力太弱,"钱"不值钱了。尽管是个经济学名词,但是它和人们生活关系非常大,所以我们并不陌生。在距离我们遥远的非洲南部,有一个曾经富裕的国家,现在却通货膨胀得十分严重,这一起一落,让民众苦不堪言。
津巴布韦的前世:发展迅速的非洲宝地
1980年,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和几乎所有的非洲国家一样,有着被殖民的历史,有着反抗白人压迫的经历。在独立以前,津巴布韦长期处于英国的掌控之中,但那时候,津巴布韦还不叫做如今的名字。而是被称作罗德西亚南部地区。
在二战以前,南部罗德西亚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是一片落后的没有工业的地区。但在二战爆发以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罗德西亚的南部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的土地以及低廉的黑人劳动力,当地的白人很快的发现这些优势,开始发展工业。
二战的数年之中,南部罗德西亚发展的十分迅速,受战乱的影响,白人纷纷离开欧洲,另寻居所。而等待开发,充满商机的南部罗德西亚地区正符合白人的要求。这让当地的白人数量迅速的增长。
二战结束,世界掀起国家独立的热潮。南部罗德西亚地区想要脱离英国殖民的热情日益高涨。
1965年,当地白人率先宣布独立,但遭到了英国以及当地占绝大多数的黑人的反对,在十几年后垮台。
在当时的南部罗德西亚地区,白人数量少,但是占有着所有好的条件,黑人数量多,但是却地位低微,没有权利,为此,黑人开始不断抗争。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南部罗德西亚地区终于达成和解,进行了包括黑人在内的全民选举。黑人领袖穆加贝成功当选。
种族问题让津巴布韦的经济跌落谷底
大选过后,津巴布韦正式成立。
建国伊始,津巴布韦的经济发展十分不错,是非洲南部发展仅次于南非的国家,拥有相对较好的工业基础与优质的土地,工业需求品自给自足,粮食出口海外,被誉为"非洲南部的粮仓",可谓一时风光无两。
但当时津巴布韦的最大问题依然是种族问题,尽管白人基本失去了对政治的掌控,但是在经济上,他们依然占据着主动地位。
而黑人尽管获得执政地位,但是政治腐败又缺乏执政的经验。看似黑人地位提升,但其实获利的不过是顶层黑人,底层黑人百姓依旧生活艰难。
到21世纪,津巴布韦的黑人忍无可忍,他们将报复的目光瞄准了当地白人。通过各种暴力方式,侵占白人农场,激起了白人的强烈反对。
在以黑人为主的津巴布韦,白人的反抗是苍白无力的,在求助政府无果情况下,当地白人只能出走异国,彻底抛弃津巴布韦。
而取得土地的黑人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贫困,缺乏耕作与经营的经验,使粮食大量减产。农业的不景气逐渐影响到工业和商业,津巴布韦的经济越来越困难。
由于经济的不景气,津巴布韦开始加大马力印钞票,最大面额达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千亿。津巴布韦人推着一车钱去买米,遇到抢劫的,抢劫的人对于钱无动于衷,却把手推车抢走了。
津巴布韦境况的最大责任人:穆加贝
面对如此的经济形势,津巴布韦的总统穆加贝却是另一副样子。他热衷于权力,利用军队与警察,进行独裁统治,整个国家被他搞得乌烟瘴气。
津巴布韦如此的经济状况,穆加贝要负全责。他用暴力手段,排除异己,巩固统治,六次当选总统,对当地黑人侵占白人农场的不当行动,他非但不加阻止,反而表示支持,最终招致国际社会谴责,对津巴布韦进行经济制裁。
国内经济如此困难,但是穆加贝的日子确实过得十分奢侈。他的年轻老婆格蕾丝酷爱炫富,喜好奢侈品,是欧洲各大奢侈品店铺的常客。到后来,她更是把手伸向了政治,在迫害走了多位副总统以及政府部长后,她自己成为了副总统。
国内如此局势,可谓内忧外患,但穆加贝依旧靠着自己的独裁手腕稳坐总统宝座,直到2017年,津巴布韦发生政变,他才辞去总统职务,2019年,穆加贝在农村去世。
穆加贝的时代结束了,但是津巴布韦的危机依然严重。在当前形势下,津巴布韦政府也在积极的改变政策,希望能够扭转经济局面,但这一切并不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