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首发大赛#
载敦(1829-1890)
康熙帝直系后裔,系载字辈六世孙,族兄是咸丰帝钦命的顾命大臣载垣,光绪朝累官至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和八旗都统。
一:祖上世系。
载敦的五世祖,是康熙帝的十三子怡亲王胤祥,雍正朝重臣;
载敦的高祖父,是宁郡王弘晈,胤祥的四子。
雍正朝,怡亲王圣眷正隆,所以要恩赏一个子嗣为郡王。弘晈是嫡出,生母是胤祥的嫡福晋,外公是当朝一品尚书,因此雍正亲自选择弘晈晋封为多罗宁郡王。
载敦的曾祖父,是胤祥的孙子永福,弘晈的次子。
弘晈的多罗郡王应该让长子永喜承袭,后来兄长弘暾膝下无嗣,让长子永喜奉旨过继为嗣,承袭了多罗贝勒的爵位。因此,载敦的曾祖父就有幸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递降为多罗贝勒。同治年间,载敦有幸奉旨承袭了和硕怡亲王的爵位后,曾祖父永福被追封为和硕怡亲王爵位。
载敦的祖父,是康熙帝玄孙,胤祥的曾孙绵誉。
乾隆朝,承袭永福的多罗贝勒爵位,并没有递降。绵誉曾在嘉庆朝担任守陵大臣,后来在道光年间担任八旗都统、宗人府大臣,可以说也是朝廷地位较高的宗室大臣。后来,父亲永福被追封以后,绵誉作为载敦的祖父,也被追封为和硕怡亲王。
载敦的父亲,是胤祥的玄孙一等辅国将军奕格,后承袭了固山贝子爵位,同治朝也追封为和硕怡亲王。
二:咸丰朝,载敦在朝中刚起步。
载敦出生于道光七年。道光二十四年,18岁的载敦被恩赏佩戴花翎,并且赏了三品顶戴。
咸丰七年,载敦31岁,作为近支宗室,被赏封三等镇国将军,并授予二等侍卫,入朝为官。
咸丰七年底,父亲奕格去世后,载敦承袭了父亲的爵位,由固山贝子递降为奉恩镇国公,还授予了散秩大臣,在侍卫中的品级明显提高。
咸丰九年,还正式被授予了正黄旗总族长一职。年底,被咸丰帝派遣至西陵,担任守陵大臣。
三:同治朝,载垣被革去铁帽子王,朝中选择载敦承袭怡亲王。
载敦,作为宁郡王的玄孙,到他这一辈只能承袭奉恩镇国公爵位。然而,族兄怡亲王载垣作为顾命大臣,追随肃顺,后来被革爵了。那么,咸丰十一年,胤祥这一支的和硕怡亲王爵位就空置下来了。
同治三年,载垣被任命为正蓝旗近支宗室的族长,这一年同时也将空置三年的和硕怡亲王,由他来承袭。同时,他的父亲、祖父、
同治十三年,入内大臣,成为朝中重臣。
四:光绪朝,主要任职于八旗。
光绪二年,朝廷授予载敦镶红旗蒙古都统,官居一品。
光绪二年至十五年,曾在八旗中担任过镶红旗蒙古新营房大臣、镶红旗汉军都统、镶黄旗觉罗学事务总管、镶黄旗蒙古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此外,载敦还在光绪朝担任过专操大臣、稽查大臣、查城大臣、阅兵大臣。
五:怡亲王载敦的后世情况。
1.长子爱新觉罗溥静(1849-1900)
:同治七年,赏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十七年,父亲载敦去世后,承袭了和硕怡亲王爵位。光绪二十六年,因罪被革去了和硕怡亲王爵位。
2.次子爱新觉罗溥耀(1861-1900)
:光绪六年,赏封二等镇国将军爵位。后来,入宫当了侍卫,还升任为侍卫领班。
3.孙子爱新觉罗毓麒(1900-1948)
:末代怡亲王。伯父溥静被革爵后,他的儿子就不允许承袭爵位,此时父亲溥耀也去世了,所以选择溥耀三岁的儿子毓麒来承袭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