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怀揣通关文牒,要不是妖精作乱,可谓畅行无阻,西域诸国都很给面子。通关文牒乃天朝上国唐王李世民颁发,妥妥的四大部洲第一硬实力护照。
然而细品西游原著,你就会发现,这本通关文牒出现了难以置信的纰漏。狮驼国国王被金翅大鹏雕取而代之,不知道是谁给盖的印章;给西天取经路画上圆满句号的天竺国印章却不翼而飞。
这还不算。更为诡异的是,唐僧西出大唐国境,直到抵达宝象国,通关文牒上才有了宝象国王的第一枚印章。其中山高路远,山水迢迢,竟然是一片空白。
唐僧没有抹杀记忆,双脚磨出了水泡,其中艰辛不足为人外道。
事实上,通关文牒却无意间漏掉了其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国度,即是乌斯藏和沙流国。天可汗唐玄宗李世民所赐的通关文牒失效了,就是西天如来佛祖也无可奈何,讳莫如深。
贞观十三年,唐僧正式开启了长达十万八千里的西天拜佛求经之旅。西出长安,过法门寺,出江州。
双叉岭遇险,唐僧痛失两位弟子。太上老君点化,指点迷津,镇山太保刘伯钦出手相救。
两界山收悟空,蛇盘山收小白龙,观音禅院失袈裟,观音菩萨收黑熊精;高老庄收八戒,黄风岭战黄风怪,流沙河收沙悟净,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恨逐美猴王。然后遇到奎木狼下凡成精的黄袍郎,抵达宝象国,通关文牒上才有了出大唐以来的第一枚印章。
纵观唐僧所走的这段路程,远不止万里之遥。然而,这么大一段路程,竟然成了一片无主之地。没有王城,没有国王,通关文牒上自然也就没有印章。
世间什么东西最金贵?土地,寸土寸金。古往今来,无数的盖世英雄不惜以命相博,开疆拓土,为子孙后代开疆拓土,抛头颅洒热血,身死异国他乡,在所不惜。
这里怎么就成了一块无主的处女地了呢?不合常理。事出有因,必有妖孽。
三众进西路途,有个月平稳。行过了乌斯藏界,猛抬头见一座高山。——《西游记》
从高老庄到乌斯藏界,唐僧师徒走了一月多。唐僧师徒日行200多里,一个月就是6000里地。足见这块地域的广袤。侧面印证从两界山到宝象国之间绝非无主之地。
“行过了乌斯藏界。”说明什么呢?小说作者吴承恩明确表示,这里曾经是一个国度,叫作“乌斯藏国”。高老庄是乌斯藏国的一个乡村,一个部落。
八戒道:“没事。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西游记》
所谓乌斯藏界,就是乌斯藏国的边界线。这里有座浮屠山,山中有个老神仙——乌巢禅师。
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西游记》
乌巢禅师是个什么人呢?天蓬元帅说他“有些道行”。天蓬元帅贵为曾经的北极四圣之首,掌管八万天河水师的水军大元帅,可谓见多识广,什么神仙没见过?八戒打心里不服大师兄齐天大圣。
既然八戒能对乌巢禅师作这样的评价,足以说明他是个修为高深的老神仙。后面你也看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打不动乌巢禅师的鸟巢,蚍蜉撼树。绝对够华丽。
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西游记》
乌巢禅师主动跟猪八戒套近乎,曾经想收了猪刚鬣;听说八戒成了唐僧的徒弟,要跟取经人去西天取经。乌巢禅师高兴坏了——乐见其成。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芸芸众生,为何乌巢禅师偏偏就看中了猪八戒呢?
种种迹象表明,所谓“乌巢”指的是金乌,太阳,乌巢禅师就是大日如来的化身。而大日如来即是毗卢遮那佛——其前身则是来自古印度的摩利支天。
这段故事暗喻的是,天蓬元帅曾经是摩利支天的麾下弟子兼坐骑。
西天取经故事,所谓的佛法东渡,本质上就是释教的中土化,本土化。金钵盂来化斋,水土不服怎么办?入乡随俗。所以这个故事正处于二师兄从天蓬元帅到猪刚鬣到净坛使者的微妙转换期,天蓬要让位于真武大帝,要与摩利支天保持距离。
这是玉帝的大手笔。玉帝2000锤把天蓬元帅大下界,为这个事情做铺垫。
你以为的,仅仅是你以为的。猪刚鬣投胎转世,占据福陵山云栈洞,不仅是占山为王。如来抛出了金翅大鹏雕,占据狮驼国,然后又收回。玉帝也是这般套路。
真相了。猪八戒做了跟大鹏鸟同样的事情,所谓打杀一窝野猪,暗喻的则是他取代了乌斯藏国王,不过是掩人耳目,只做了个山大王而已。
如来不过是仙界的五方五老,面对玉帝的这番神操作,乌巢禅师也只能退避三舍,望洋兴叹。乌巢禅师想跟八戒再续前缘,奈何二师兄不敢答应。观音菩萨把八戒送上取经路,乌巢禅师大喜过望,高兴都来不及。顺手送了唐僧一道《心经》。
卷帘大将被玉帝800锤贬下界,占据流沙河,做水妖500年。沙流精吃尽了流沙河附近的生灵,连只飞鸟都不放过。流沙河从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并不是。这里也曾经是个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祖居西土流沙国,我父原为沙国王。自幼一身多疾苦,命干华盖恶星妨。因师远慕长生诀,有分相逢舍药方。半粒丹砂祛病退,愿从修行不为王。——《西游记》
降服黄眉童子一节,悟空求助于国师王菩萨。菩萨派出了麾下弟子小张太子。
这对师徒不得了。菩萨号称国师王,意味着他做过国师,挂过相印。小张太子号称“太子”,则说明他曾经是某个国王的儿子。
小张太子的父亲是谁呢?沙国王,流沙国国王。“祖居西土流沙国,我父原为沙国王。”沙流精沙悟净占据的流沙河正是流沙国的土地,小张太子的家园。
我们一起来还原这个故事。
流沙河附近有个流沙国,流沙国王和小张天子一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
凤仙郡郡守推倒祭天供桌,素食喂狗,触犯天威;玉帝龙颜大怒,罚奉三年,凤仙郡三年无雨。估计沙流国国王也干了类似的事情,甚至比凤仙郡郡守有过之而无不及。罪孽深重,罪不可赦。于是就成了第二个泾河龙王。
卷帘大将从天而降,占据流沙河。老沙奉命干掉流沙国国王一家老小,打死流沙国王,打伤小张太子,赶跑流沙国国师。这就是小张太子闪烁其词,国师王菩萨也不愿多说的陈年旧事。
老沙奉命办事,手握玉帝的敕旨,国师王菩萨也只能退避三舍,果断跑路,改换门庭。
跟天蓬元帅一样,卷帘大将已经被边下凡间,做了妖精了,为何玉帝还要给他“七日飞剑穿心”之苦呢?恻隐之心。老沙没对流沙国王一家赶尽杀绝,私自放走了小张太子。老沙最终被封八宝金身罗汉,盖过了二师兄猪八戒,或许是如来对他的一点感念之情在里头。
神仙大佬们之间的故事相当微妙。华光菩萨烧死了毒火鬼王,被如来革职赶走,转投玉帝。玉帝封他为五显灵官,安全着陆。国师王菩萨和小张太子转投到如来佛祖门下,玉帝又封了菩萨个“大圣国师王”的名号。不看僧面看佛面。顶级大佬之间的这点高纬度洞察力和相互默认的给面子功夫还是相当不错的。
乌斯藏和流沙国之间还有三位神仙大佬,即是观音禅院的观音菩萨、小须弥山的灵吉菩萨和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大仙。一个是七佛之师称号的南极观音,珞珈山混元教主;一个是曾经的刹帝利,现在的西天护法神;一个是与世同君的地仙之祖。再加上个乌巢禅师。他们与仙界,和如来,和玉帝之间保持着非常微妙的关系。
在以玉帝为尊的三界大格局下,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会轻举妄动。
由此,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一声吼,乌斯藏国不见踪影,流沙国消失不见。乌巢禅师和国师王菩萨唯恐避之不及,如来佛祖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唐王李世民更不用多说。唐王游地府。这刺激还不够吗?既然连佛法东渡都答应了,通关文牒上少两个印章又算了什么呢!
唐僧递上通关文牒,很好很好,唐王连连称道。连神仙大佬都忙得不可开交,互相之间需要周旋媾和,唐王又何必较真,去趟浑水呢?细枝末节不重要,功夫有没有,关键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