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经在学习古代史时,或多或少都会想过一个问题——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在干什么。
直到后来学习世界史后才知道,其中最搞笑的便是日本。
那么,秦始皇扫六合时世界各国都在干什么呢?当时的日本又是什么样子呢?
扫六合
当嬴政成为秦王时,当时秦国已经是相当的强大,已经吞并了很多的地方。
后来嬴政掌权后,当即便重用了李斯等人,并开始推行统一的战略。
虽说战略已经推行,但从哪里开始下手,还一直是秦王最发愁的地方。
就当秦王在各种想办法时,一个机遇从天而降,赵国和燕国发生了战争,在赵国出兵攻打燕国时。
秦王以救燕为名义,对赵国发起了进攻,最后赵国不敌,无奈让出了自己的部分城池。
事后,秦王并未就此放过赵国,在稍作休息后便再次发兵攻打赵国。
这样的情况让赵国头疼不已,为了保命只好又让出了两座城池,就这样,秦国势力又扩大不少。
然而,秦国的如此巨大的变化,吓坏了魏国和韩国,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落得赵国的下场,便纷纷向秦王奉上了一座城池保命。
对此,秦王表面答应,背地里却发兵灭掉了韩国。
韩国灭亡之后,秦王便用计谋打破赵军,并俘虏了赵王。
公元前227年,秦王派遣大将对燕国发起了进攻,当时的燕国虽惧怕秦国,但生死存亡之际,燕国决定殊死一搏,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燕王为活命听从了代王嘉的计划,献上了太子丹的首级求得一时平安。
事后,秦王围攻下魏国,派人将黄河水引入了魏国,在经过三个月的大水漫灌之后,为王选择了投降,魏国就此灭亡。
魏国灭亡后,秦王趁着军中士气高涨,便让武将带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
随着秦国大将平定楚国的江南地区后,楚国灭亡。
在攻打楚国的这段时间里,秦王也没有闲着,还向燕国和齐国发起了进攻,最后燕齐不敌秦国,先后被灭。
就这样,用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进入到了帝国时代。
秦朝成立之后,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便自称始皇帝。
在位的时间里,秦始皇位秦朝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统一了文字、货币以及度量衡。
虽然其后来的残暴统治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其仍是后人心中的“千古一帝”。
孔雀王朝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古印度还处在最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孔雀王朝中。
在公元前327年时,马其顿国王在消灭了波斯帝国之后,便起兵入侵了印度的西北部,并在撤走时留下了一支军队在这里。
但由于军队的存在,当地的百姓完全可以说民不聊生。
常言道,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起义,就在印度人还在受着军队压迫时,一位出身
刹帝利贵族的青年——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的人们揭竿而起。
不仅带领人们消灭了马其顿军队,让印度重获自由,还攻破了首都推翻了难陀王朝,创立了新的王朝。
由于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的家族是因为饲养孔雀而出名的,所以便被称为孔雀王朝。
旃陀罗笈多在位的这些年里,为孔雀王朝的建设做出了非常的贡献,也为子孙之后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晚年时的旃陀罗笈多由于信
奉耆那教,于是便放弃了王位选择了出家,最后绝食而亡。
此后,其子宾头娑罗继位,在位期间里他曾镇压了呾叉始罗地区的人民起义,保持了帝国在北印度地区的统治。
后来宾头娑罗去世后,其子阿育王继位,成为了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
据传言称,宾头娑罗为坐稳皇位,曾杀害了自己九十九个兄弟。
此外,在佛教传说中,阿育王其实是一个极其凶残的暴君,不仅残害人民,还在一场战争中,
有将近十万人在战争中被杀。
即便如此,孔雀王朝还是在这三位的经营下,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自从阿育王离世之后,孔雀往常便走向了衰落,最后被分裂成了许多国家。
其最后一个国王更是在一场阅兵中被暗杀,孔雀王朝正式结束。
第四次叙利亚战争
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帝国之间打响了“第四次叙利亚战争”。
公元前223年,安条克三世成功登上塞琉古王位,他的野心和使命感迅速膨胀。
他目标恢复塞琉古一世时期失去的土地,为此,他积极开展扩张行动,毫不迟疑地践行自己的使命。
在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张行动后,安条克的野心逐渐升级,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叙利亚和埃及。
当时的埃及,因为宫廷内斗和民间动荡,正经历着严重的衰落。
新登基的托勒密四世在阴谋和权臣的操控下,不仅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而且治国理政的能力也被削弱。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大臣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很快就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条克看到了机会,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征服埃及,进一步扩大塞琉古帝国的版图。
于是,安条克三世决定发动“第四次叙利亚战争”。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收复失地,更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影响力。
在这场战争中,安条克三世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成功地夺回了以色列的城市,这让他在军队中威望大增。
然而,安条克三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他没有急于入侵埃及,而是开始整合他的新领土。
与此同时,托勒密王国也没有闲着。
他们意识到安条克的威胁,开始积极备战。
这一次,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招募策略,不再仅仅依赖希腊人作为士兵,而是也从土著埃及人中招募了不少的战士。
这样的做法虽然为之后王朝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但确实让安条克措手不及。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激战,托勒密王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他们的军队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配合,成功捍卫了自己在叙利亚的统治地位。
第二次布匿战争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罗马和迦太基发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迦太基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的地位严重下滑。
他们不仅失去了地中海的重要战略位置——西西里岛,还被迫签订了不能越过埃布罗河的屈辱性合约。
这一切让迦太基人民倍感愤怒和无奈。
他们深知,若想重新崛起,就必须寻找新的根据地和壮大自身实力。
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富饶的伊比利亚半岛,希望通过在那里的发展,为未来的复仇做好准备。
在伊比利亚半岛,迦太基逐渐恢复了元气,势力范围不断扩张。
公元前219年,迦太基的领袖哈尼拔认为时机已成熟,决定向罗马发动战争。
他首先攻打了罗马的盟友萨贡托,企图打破罗马的霸权地位。
面对强大的迦太基军队,萨贡托无力抵抗,只得向罗马求援。
然而,当时的罗马正与其他国家陷入战争,无法抽出兵力支援萨贡托。
直到战争结束,罗马才找到迦太基,要求其交出战争罪魁祸首汉尼拔。
面对罗马的要求,迦太基断然拒绝。
他们深知,交出汉尼拔无异于自毁长城,葬送未来的希望。
罗马见迦太基态度强硬,不再与其废话,直接向迦太基宣战。
于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双方均率领庞大的军队展开了激战。
这场战争历时18年,艰苦程度超乎想象。
最终,罗马军队成功击败了汉尼拔领导的迦太基军队。
随后,罗马向迦太基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签订了一份严苛的和约。
根据和约,迦太基不仅失去了诸多领地,还被迫解除武装,将整个国家置于罗马的监管之下。此外,他们还需向罗马支付巨额赔款。
这一事件使迦太基的国力受到严重削弱,从此一蹶不振。
启蒙时代的日本
相较于其他已经走过漫长历史长河的文明古国,日本这个位于东亚的岛国,其文明进程可谓充满了戏剧性。
当其他国家已经步入青铜器甚至铁器时代,享受着进步带来的便利时,日本却仍然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与世隔绝、与野人无异的原始生活。
他们的生活方式简单得令人咋舌,沟通方式原始,仅能发出“啊吧啊吧”的声音,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进行深入、清晰的交流。
同时,自然环境对日本人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凶猛的野兽、肆虐的疾病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都让日本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苦不堪言。
在饮食方面,由于缺乏烹饪工具和技巧,日本人几乎都是生食,他们直接食用从大自然中获取的食物。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的日本人如此喜欢吃生食。
然而,日本的文明进程并非一直如此原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法,曾派遣徐福环游世界寻找仙药。
徐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现了日本,那时他们还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徐福为他们撰写了一本百科全书,创造了文字系统,还教会了他们如何种植粮食和烹饪食物。从此,日本人终于踏上了文明社会的道路,摆脱了野人的生活状态。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国家都经历了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从塞琉古帝国与埃及的争霸,到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罗马与迦太基的对抗,再到启蒙时代的日本逐渐走向文明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成长和发展轨迹。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塑造了各国的命运,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今天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尊重并理解彼此的差异,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康.??第二次布匿战争初期罗马军队损失人数考析.
2.
叙利亚历史上的战争
.道客巴巴
3.
称霸南亚大陆的孔雀帝国:印度古代最强大王朝
.中华网
4.
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伟大阿育王的传奇人生
.网易历史
5.
弥生时代
.日本史事典
6.司马光《资治通鉴》
7.司马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