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的座右铭。他也是这么做的。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单骑出逃,途中,县令陈宫救下他,两人逃亡,投奔曹父旧友吕伯奢家中求宿,受到热情款待。
吕伯奢去打酒,交待家人杀猪款待。半夜家人商议,捆起来,杀(猪)。曹操生性多疑,以为吕家人要抓他,报官。就杀了吕伯奢全家。
与陈宫逃走,半途遇吕伯奢拿着酒葫归来,知道冤枉了吕家人,又怕吕伯奢报官,一不做,二不休,又杀了吕伯奢。陈宫大惊,问道:“刚刚是误会杀了吕家人,现在,何故又杀吕伯奢?”,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生性多疑,玩弄权术,滥杀无辜,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妥妥的一个“坏人”,为什么还有众多的追随者,身边人才济济,以至于三分天下,占了大半壁江山,加封魏王呢?
因为曹操是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史学家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身上有很多优点。
首先,曹操文韬武略,颇有谋略,精通兵法。常常直接带兵打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不少,最著名的例子是与袁绍的“官渡之战”。
其次,曹操重视人才,知人善用,对待人才,礼遇有加。最著名的是对待关羽,曹操念关羽是个猛将,是个“万人敌”,于乱军中,可取上将首级。曹操待关羽甚厚,赠宝马,送锦袍,上报加封“汉寿亭侯”,黄金,布匹若干。奈何,关羽念“刘关张”兄弟情谊,不受礼物,辞别曹操。
曹操善于笼络人才,手下谋士有: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刘晔、司马懿、华歆,大将有:许褚、典伟、张辽、夏侯渊、夏侯淳、曹仁、曹洪、乐进、余禁、张郃、徐晃,这些都是顶尖人才。
第三,曹操赏罚分明,法纪严谨。一次行军打仗,途中,曹操马受了惊,窜入麦田,毁坏了麦子。按法律当斩,曹操定的法,他叫来行军主薄要求定自己罪。主薄很尴尬,手下纷纷求情,最后想到了“以发代首”,割了头发。古时候,割发也是很重的。尽管是套路,说明曹操重视律法。
第四,曹操熟知人性,恩威并重,也有情有义。徐州府手下杀了他父亲,曹操整顿大军,欲血洗徐州府。有一次行军途中,路途艰辛,一路上没有水源,将士们饥渴难忍,曹操心中一计,他告诉将士们,前面有一处大梅林,果实繁盛,又酸又甜,非常好吃。将士们想着梅子,口舌生津,嘴里不断生出唾液,暂时缓解了饥渴,一直坚持到水源的地方。这就是有名的“望梅止渴”。
曹操能文能武,善用权谋,不拘小节,审时度势,为达目的,不惜使用各种手段。颇具胆识,不畏强敌,具有超高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因此,虽然他是“奸雄”,依然有谋士,将士愿意跟着他打天下,他称魏王也是综合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