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要是说地上展现的是热闹非凡的日子,那地下的坟墓就藏着沉甸甸的历史故事。想想那让人好奇的秦始皇陵,还有满是古迹的西安老城,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给中华文化添了不少光彩。千百年来,时间在这些文物上留下了痕迹,看看墓志铭,就好像能知道古人的一辈子似的。
可有的坟墓里不光埋着死人,1988年在南京发现的一座墓里,竟然还有活人待过的迹象。专家一看,这墓是朱元璋八女儿福清公主的。墓里的活人不是盗墓贼,而是世世代代守护这座坟墓的守陵人。
【伴君解忧,最受宠爱之女】
福清公主是在1370年,也就是洪武二年出生的,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八个闺女,她妈是朱元璋特别宠爱的安妃郑氏。那时候明朝才建立没多久,也就两年光景。明太祖以前是个普通人,到处游历后带兵打仗统一了全国。虽然局势慢慢稳了下来,但毕竟是新建立的国家,好多地方还是不太平。
福清公主的降生给明朝添了好彩头,她长得跟妈妈郑氏一样漂亮,从小就是个清秀可爱的小姑娘。而且啊,她还特别聪明,琴棋书画这些古代女孩子该会的,她全会,每次在人前露一手,总能收获大家的夸奖。
福清公主特别爱读书写诗,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管理国家和安定社会的方法。她天生聪明,很会举一反三,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时间长了,朱元璋也发现这个八女儿特别机灵,就经常让她陪着自己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在明太祖的众多儿女里,福清公主作为像大臣一样能干的女儿,最受宠爱。
朝代的变换可不是几年内就能搞定的事儿。就算元朝完了,明朝起来了,边境上还是乱糟糟的,好多不稳定的因素在找机会捣乱。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日子可不好过,刚开始那几年,他好几次带兵往北打都输了。还好有福清公主帮他出主意,这才在明朝建立19年后,把元朝在辽东的残余势力给清理干净了。
这一仗打完后,朱元璋的大烦恼就没了,福清公主也因此成了他最疼爱的公主。后来,他甚至让福清公主跟在自己身边一起批阅奏章。每当朱元璋碰到棘手问题时,福清公主总能想出好办法,帮他解决燃眉之急。
朱元璋当皇帝那会儿,为了加固自己的皇位,经常和手下大将们的孩子联姻,所以明朝刚开始那会儿,公主们大多都嫁给了公侯家的少爷。从洪武、建文、永乐一直到正统这些年,“王爷娶了大将的女儿,公主也嫁给了大臣的儿子,大家都没啥隔阂。”
虽然福清公主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在那个时候,她还是没能摆脱“爸妈安排,媒人说了算”的命运,而且她的婚事还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福清公主15岁那年,朱元璋担心功臣们势力太大,就把她嫁给了开国功臣张龙的儿子张麟。
公主嫁给有功之臣,既能化解皇室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又能让他们联手,一起解决其他社会阶层的纷争。公侯们也觉得这是个增加政治筹码的大好机会,所以经常娶皇室的女儿为妻。
很明显,对两边来说,这种结婚方式其实就是个机会,想通过新的婚姻关系来增强自己的势力。所以,驸马的年纪、长相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要看他的出身以及他家族在朝廷里的地位和影响力。
明朝的公主们大多命运跟福清公主差不多,就好像她们生来就得走这条路。虽说她们跟其他朝代的公主一样,血统高贵,身份显赫,享受着皇家的荣华富贵和百姓的尊敬,可却逃不掉被安排嫁给驸马、担当政治联姻角色的命运。
【难逃命运,接连失亲早逝】
可能老天爷也嫉妒有才华的人,福清公主在明太祖的众多孩子里面,算是去世得比较早的一位公主。
福清公主嫁给张麟不久后,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张杰。可张杰才五岁那年,张麟就离世了,那是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1395年。
过了三年,朱元璋去世了,然后由建文帝朱允炆坐上了皇位。不过他只当了两年皇帝,就发生了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夺取了皇位,迎来了永乐盛世。而福清公主呢,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时去世了,去世时只有47岁。
福清公主是朱元璋众多女儿里,较早去世并被安葬的一位。根据《明史》里头的记载,说是在永乐十五年二月,太祖的第八个女儿福清公主去世了,朝廷为此停了三天朝会。按规定,公主去世,朝廷得停朝一日表示哀悼。但从福清公主刚去世到大祭,皇帝一共祭了十二次。下葬那天,又停了朝一日。所以说,福清公主的去世,算是给明永乐朝定下了公主去世后的礼仪规矩。
公主的身份很特别,所以她们去世后的葬礼和平民大不一样。公主的丧葬仪式,不光表达了皇室亲人深深的悲伤,还在那个讲究等级的社会里,起到了维护家族规矩和王权统治的作用。
通常来说,明朝的公主去世后,当时的皇帝会给公主再加个封号,还会派专门的人去吊念和祭祀。皇帝还会下令让朝廷的官员负责办理丧事,并且赐给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同时也安抚公主的家人。公主下葬那天,皇帝不去上朝,让满朝文武大臣一起哀悼公主的离世。
公主的葬礼全由朝廷负责操办,还会送上财物表示哀悼。公主去世后,各部门都会参与葬礼,各有各的任务。翰林院主要负责写祭文、墓志铭和神主牌位上的文字,就像民间请人写祭文和墓志铭要给润笔费一样,大明皇家也有这样的规矩。比如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朝廷就用不少钱请了个有才华的人给公主写祭文,还给了“首辅大人二十两银子和两匹纻丝绸缎,次辅大人十五两银子和一匹纻丝绸缎”。
户部会调配斋饭粮食,主要是用来支付和尚道士做法事的开销。顺天府衙还得承担其他各种杂费,钦天监不仅要负责挑个吉时来下葬,还得派官员去选墓地。不过实际上,选墓地这事儿,礼部、工部还有司礼监的官员也会一起参与。
公主的坟墓和之后祭祀她的一套做法都有特别的规定,这用来显示公主的高贵身份。通常说来,明代公主的坟地,根据历史记载,大多都建有一座专门用来拜拜的“祭祀大殿”,还有一个专门做和放陪葬品的地方,叫“库房”,最后还有一间守墓人住的“守墓人房”,这个守墓人就是专门负责看守坟墓的官员。
【香消玉殒,修墓寄托哀思】
从明朝1368年开国那会儿起,就有个规矩,公主一走,朝廷得停工一天,皇上、皇太后、皇后还有太子,都得各自办一场祭祀仪式。
其他公主们还得再按老规矩一起办场祭祀,翰林院的任务是写祭祀用的文章和墓志铭,户部管出钱,工部呢,就得准备公主的棺材、布料、坟墓的装饰、石碑、仪仗队用的东西这些必需品,钦天监得挑个合适的墓地和出殡的好时辰,国子监则负责告诉大家公主去世的消息。
出殡时,会从东上南门、东上北门、北中门和北安门这些门出去。工部的人和内监官会在墓地准备好祭堂,教坊司会派乐师到墓地奏乐,还会派大臣去行礼。这天,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上朝时都不用换衣服。
福清公主是明朝早期就离世的一位公主,她的墓室设计和建造,可以说是明代公主墓的一个典型例子。墓室里头分前室和后室,顶部是长方形的券顶。后室的正中间放着一个须弥座石棺床,东、西、南三面墙上都砌有小壁龛。为了显示她的高贵身份,墓室还用了绿釉琉璃瓦和带有凤纹的滴水构件来装饰。
明朝时候有个特别的规矩,公主去世后不仅有专门的墓地,还会圈块地来保护公主的坟,好让后代来祭祀。这块地还会派专人来看管,既守坟也管祭祀的事儿。
另外,管理陵墓的人得是公主直系血亲,要是直系亲人没了,那就得留下至少五顷地,再让公主的远房亲戚来看守坟墓。
这个习惯从明朝时候就有了,主要是为了保证陵墓的安全,还有日常的打理和祭祀活动。明朝政府还会给公主坟安排专门的守墓人,这些守墓人得住在陵墓旁边的房子里,负责看着陵墓,打扫灰尘,还有陵墓哪里坏了就得赶紧修好。要是守墓人偷懒不干活,还会被政府惩罚呢。
明朝早期,这些看墓的人都是“正式工”,在朝廷上班,由锦衣卫发工钱。一直到了明英宗朱祁镇当上皇帝的正统元年,也就是1436年,才改了规矩,让给公主守墓的人自己养活自己。
【世代守墓,只为信守承诺】
1998年6月,考古学家们在南京有了大发现,这里可是明太祖朱元璋选定的都城哦。他们先找到了福清公主的陵墓,紧接着又发现了她儿子张杰的墓。母子俩都被安葬在南京南郊邓府山的东边山脚下。福清公主的墓有两间房那么大,而张杰的墓只有一间。公主的墓长超过9米,宽也超过了4米,看起来非常气派。
福清公主的墓志大约有半米长,上面刻着“福清公主的坟墓记载”,里面简单地写了公主的名字、她父母的身份、公主的出生和去世时间,还有她丈夫和儿子的名字。而张杰的墓志比较小,上面写的是“驸马舍人张克俊的坟墓记载”。
挺让人失望的,专家在挖陵墓时发现两个墓都有被盗的痕迹。明朝到现在好几百年了,这么长时间里,不知道被多少盗墓贼“拜访”过。所以,挖出来的东西很少。特别的是,福清公主墓原本用很多琉璃瓦封着门墙顶,结果被盗墓贼挖得七零八落,全散在墓的前厅了。
虽然福清公主墓被发现时已经空空如也,啥宝贝都没剩下,但它仍然是我国到现在为止找到的保存得最好的明代公主墓。这座墓的发现让我们得以窥见几百年前明代的风貌,公主的坟墓规模宏大,结构还特别复杂,每个小地方都显示出公主身为皇室成员的尊贵地位。
跟其他地方的古人墓地差不多,考古学家挖完福清公主墓并研究了一番后,就把它当成了文物景点,让大家都能去参观。不过,在正式对外开放前,考古学家们又有了一个惊人的新发现。
当专家们盘点福清公主墓里那些不多的宝贝时,意外发现有个墓室里头竟然摆着现代人的衣服,还有生活过的迹象。一开始,专家们都纳闷极了,心想咋会有人住在墓室里呢?就算再没钱,也不至于跑到坟墓里生活吧,这简直太“忌讳”了。
后来,从一些老书古籍里知道,明朝那会儿有守墓人的规矩。没想到,福清公主墓的守墓人也出现在了考古现场,他叫陈建,他们一家子世世代代都在守护着这座公主墓。陈建可真是少有,到现在都还在守墓,考古学家们都挺惊讶的。
尽管墓室里通常氧气很少,活人很难在里面活下去,但明朝人在设计坟墓时,特地给守墓人留了住的地方。他们通过精巧的设计,让守墓人能在墓室里安心生活,守护公主。
陈建已经看护公墓37年了,从明朝开始,他们家就是负责守护这座公主墓的,这份职责代代相传。这么做,不光是为了朝廷给守墓人的那份不错的薪水,更是为了履行祖宗传下来的一个承诺。这个承诺沉甸甸的,几百年来一直闪耀着光芒,就在那儿守护着一位早已逝去的女子。
虽然明代公主在史书上留下的记录很少,让人不清楚她们具体是怎么生活的,不过,把能找到的明代公主的资料整理一下,也能大概知道她们的大概情况。她们大多数人,跟那时候的普通女子没啥两样,很少展现出自己的个性。
她们静静地降临人间,走进皇室,又无声无息地离开,没在明朝历史上刻下轰轰烈烈的印记,但却用她们小小的力量,一直维护着家族的荣光。她们具备了中国传统女性勤劳、善良、节俭、持家等很多美好的品德,这些品德代代延续,影响广泛,也是现代人该学习的好榜样。
【结语:】
《礼记·昏义》里头写着:“礼仪这事儿,从成人礼开始,婚礼是根本,而丧葬和祭祀的礼仪最为庄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丧葬礼仪作为人一辈子的最后一场大礼,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咱们这个讲究礼乐文明的国家。
明朝时候,皇帝权力最大,福清公主的墓就显示了皇室成员的特别地位。找到守墓人,就像是找到了一把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窥见那位聪明伶俐的福清公主,还有那个辉煌的明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