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四百零一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古时候,文人们无聊的时候,往往会用对对子来解闷,有点最近流行的freestyle的感觉,讲究的是得对的又快又工整,从古至今,出现了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对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对子,但这个对子的作者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这个对子是他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对的工整,让人认可,导致了它变成了“绝对”。
孙中山
这个无名英雄的上联是: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由海而津,每况愈下。这样扫一遍,你们大概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从字面意思的理解无非就是描写山、城、坡、河、海、津,最后再来个“每况愈下”嘛。但其实这个上联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说的是中华民国前的六任总统及他们来自哪里,第一任孙中山,广东香山人如今中山市;第二任袁世凯,河南项城人;第三任黎元洪,湖北黄陂人;第四任冯国璋,河北河间人;第五任徐世昌,江苏东海人;第六任曹锟,河北天津人。
巧的是不仅这六任总统在位期间的成绩是由好变坏,而且他们的时间、籍贯、地名也是由高到低。这个作者以地代人隐晦的说出了这深层意思,看到这里明白了吧,如果只按表面意思来对,这个对子是不会沦落到“绝对”的地步的,而这种深层的意思让很多人头痛,望而却步,也就是他至今无人对的出来的原因。
有人会问了,能出这样一个“绝对”的人,不说鼎鼎有名,也不至于连名字也叫不出来吧?能出这个对子的人应该是心系国家吧,应该是个军阀之类的吧?但其实不是,当时比较有意思的是,国家虽然大力扶持教育,但很多军阀往往没有几个认识字的。好了,不扯远了,还是来说说这个“绝对”,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对的出来,各位亲爱的看官,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