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可剿灭曹操一统三国,却力挺刘备称帝,不死刘禅必得天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马超首先是一介武夫,一方军阀,他的志向很简单,就是扩大地盘,争夺人马,而其的战绩更是令人十分的难忘。一直有时至今日,不少人称,此人本可剿灭一代枭雄曹操,一统三国,不料却是力挺刘备称帝。其若是不死刘禅必得天下。
马超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作为猛将的战斗力。其次就是在西凉的威望,比如“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信著北土,威武并昭”之类云云。但是抛开演义和评书的误导与讹传,马超的这两个用处在他投奔刘备时,已经不怎么好用了。而事实证明马超的确是一名猛将。
尽管忠孝两难全,但是徐庶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交接好,为了不因自己的离开影响刘备集团的发展,徐庶决定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给刘备,让他来接替自己军师的位置,以诸葛亮的实力足以帮助刘备继续发展壮大。可是当徐庶来到曹营的时候,发现这一切竟然是曹操的骗局,全是为了骗他入曹营而设计的。但是这时候的徐庶已经没有机会再回到刘备身边了,只能呆在曹操身边。
诸葛亮北上汉中,临行前上《出师表》,其中提到“将军向宠,性情平和,为人善良,精通军事,以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是个有才干的人,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部督,臣认为军中之事,都应与他商议,这样一定可以使军队内部和睦,军力配置得当”,于是提拔向宠为中领军。
首先曹操面对的对手不同。之前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面对的对手是袁绍、吕布、马腾、北方少数民族等。这些人,无论个人眼光和能力都无法和曹操之后面对的对手刘备和孙权同日而语。曹操在打北方诸侯的时候,这些诸侯严格地说,都是一些混世魔王,比如曹操和刘备开战的时候,最担心的是袁绍从后面主动出击打他。
但袁绍偏偏不听田丰的话,就是不出兵,这才给曹操以机会。然后袁绍的两个儿子没有趁曹操南下的机会,偷袭曹操的大后方,反而在一边内讧,这再次给了曹操机会。可以说,郭嘉之所以成功,是他非常了解袁绍、袁绍儿子、吕布这些人的弱点,知道他们不会打仗,因此让曹操打时间差,曹操因此打赢了。
诸葛亮对于法正的能力也相当佩服,在刘备败逃白帝城时,诸葛亮曾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一代枭雄曹操,对法正也相当欣赏,一直想得到他,却未曾如愿。曹操曾公开说过:“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可见曹操对法正垂涎已久,未得法正,估计曹操死不瞑目。
他的军马对于成都的威慑力被刘备所用,可以说是刘备能够''和平解放成都''的决定性因素,这保证了成都的顺利交接,保证了刘备本部保存实力。所以一个本已有威名,又有立功,且带领相当数量军马的将军,对刘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有了马超对刘备的力挺,刘备才能如此的顺利。
而马超的战绩也是十分耀眼的,可以说比黄忠魏延出彩。他速败张郃,割须弃袍,力挫许褚,勇战三爷。正是因此,时至今日,不少人称其不死,蜀汉也不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刘禅必得天下。而其病逝后,在刘禅时期他被追谥为威侯。他还有一个一女儿嫁给了安平王刘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