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样是辅助皇帝,宰相与丞相有何不同?皇权走向极端的真相
创始人
2025-08-22 06:32:09
0

宰相与丞相猛一看是一回事,其实差别很大,两个称谓产生的时期,及内涵完全不一样。简单来说,宰相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并不是具体官职,丞相则是指具体官职,流行于秦汉,废止于明初。

宰相的起源

“宰”的意思是主宰,"宰"最早起源于商朝,是管理家务的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宰”,称"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宰”,称"家宰”,还有掌管一邑的宰,为"邑宰”,总之,"宰”为官员的通称。

相,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意思是说,宰相上对天子负责,下对百姓负责,政治丶经济丶军事丶外交揽于一身。统领百官各司其职。

宰相的历史沿革

宰相一词出现较早,宰即主宰,原指负责屠宰的人,相及相礼,指负责礼教的人。古代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祀,负责祭祀的牺牲屠宰事宜,及祭祀流程事宜的官员地位很重要,分别称为宰和相。所以,宰相最早仅仅是指代,朝中地位最重要的一类官员,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官职。

至明朝,丞相取消,皇帝亲政。《说文解字》解释道:宰相的称谓,后期还有多种不同称呼,如宰执、宰辅等,在春秋战国,不同的诸侯国,对宰相的称呼差异很大,比如,吴国称太宰、楚国称尹、秦国称相邦、两汉称相国、丞相。

到了南北朝以后,随着丞相制度的消亡,帝国由“单相制”,转变成“多相制”,一般,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都称为宰相。所以,宰相只是一种泛称呼,而不是具体的官职,丞相是宰相的一种表现形式。

丞相的历史沿革

丞相一词在战国后期就出现了,成型于秦朝末年,期间也出现过相国称谓。相国原称相邦,为避讳刘邦,改称相国。相国是指协助帝王,处理一切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而丞相的权限一般仅负责政务,不涉及军事,因而相国的权限要大于丞相。

自萧何、曹参之后,相国一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丞相制与三公九卿制的官僚机构设置相辅相成,一直流行到南北朝。元朝和明初曾短暂“复辟”,后被朱元璋废除,从此丞相制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的记载:“相国、丞相,皆司徒”。意思是说丞相也称大司徒、司徒,与太尉(也称大司马、司马)、御史大夫(也称大司空、司空)合称三公,是朝廷地位最重要的官员。一般丞相(大司徒)负责行政,太尉(大司马)负责军事,御史大夫(大司空)负责司法监察。

三公以下,设九卿,九卿以下各设司监。三公九卿的设置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按职能条块分割的机构设置,最大的弊病就是职能割裂,相互协调困难,同时皇帝家事与国事混杂,家国不分。它带来的后果就是丞相的权力过大,对皇权限制严重,这就是汉武帝发明内朝官的出发点。

从丞相制到宰相制的演变

宰相最早只是泛称呼,它变成一种制度,开启于南北朝,随着台阁制逐渐取代九卿设置模式,丞相从“单相制”,慢慢演变成“多相制”,所有的“相”,一律被称为宰相。所以,宰相制,其实就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导致相权受到皇权制约,由单一的丞相独掌朝政,变成由多名丞相共掌朝政的模式,极大地打击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这个制度最早的雏形,脱胎于汉武帝发明的内朝官制。

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发明了内朝官,让一群资历很浅,有学问的青年学者,组成他的决策顾问团,将丞相的决策权收归内朝官。如此一来,他的秘书团——尚书台的地位就凸现出来。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原指由宦官出任的尚书令)、尚书仆射是当然的内朝官,并负责内外朝之间的联络。

《金史·百官一》中提到,尚书台即后来的尚书省,到三国时期,尚书台由内朝官外移,变成正式的外朝机构,即尚书省。到了曹魏时期,发现尚书省权力太大,就又发明了中书省,以对抗尚书省。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又发展成为威胁皇权的机构,于是又诞生了门下省,以制约中书省。

随着三省制的创立,丞相制度也逐渐消亡,三省长官都称为宰相,决策模式也从丞相府,转变到政事堂,决策人从丞相一人,变成三省长官。

丞相制消亡的根源

从单相制的丞相,到多相制的宰相,这个结构的变化玄机在哪里?没错,是皇权走向独裁的需要!皇(王)权的发展是有个过程的,就像一个人的成长,未成年之前离不开监护人的保护和制约,成年后逐步走向独立。皇权也一样,在隋唐之前,一直受到宗室势力、外戚势力、门阀势力的护佑和制约。

请注意,这里用的是“护佑”和“制约”,也就是说,政治势力对皇权存在两面性,既是拥护势力,也是为害势力。这就是长期以来,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根本,丞相一般都是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总结

随着皇权的不断成熟,相权受到打压,皇权逐步走向独裁,其实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唐之后,多相制已经完全取代丞相制,到明清,所谓宰相,基本就沦为荣誉称呼,皇权已经走向极端独裁!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

2.《金史·百官一》

3.《韩非子·显学》

4.《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5.《史记·陈丞相世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俄乌战争如同一颗悬而未决的定时炸弹,不断冲击着全球的和平与稳定。近期,美...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香港举办茶具主题展览 以作品实... 中新网香港11月26日电 (罗英杰)香港茶具文物馆将于26日起举行“香港艺术家对话系列:茶之形”展览...
上海建工四建取得基于REVIT...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基于REVIT的木工翻样出图方法”的专...
苏州安鑫尔取得桌面型陶瓷3D打...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安鑫尔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桌面型陶瓷3D打印机的浆料盒升降...
山东国材工程取得一种高铝含量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国材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铝含量的氧化铝陶瓷制品的成型装置”的...
苏州铁霸取得陶瓷加工专用机床专...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铁霸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陶瓷加工专用机床”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
综生陶瓷取得带有自动上料机构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潮州市综生陶瓷制作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有自动上料机构的上釉设备”的专...
天星陶瓷取得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天星陶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今晚很多股民都在晒截图:“很遗... 11月25日晚间,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