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近代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了巨大的挑战。
西北边陲和东南沿海同时拉响警钟,深处内忧外患的清廷无力挽回这种局面。
国家高层展开了一场巨大的讨论,究竟是保东南沿海还是保西北边陲?
最终清廷决定派出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西北边防事务,最终左宗棠不负众望收复了新疆。
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面对主动投降的叛军,左宗棠并没有网开一面而是选择格杀勿论。
左宗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的背后又有哪些考量,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一、西北边防,拉响警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正式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用钢枪铁炮打开中国的国门。
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闯入北京焚毁圆明园,让西方列强看到了清廷的软弱无能,便更加肆无忌惮的蚕食中国。
与此同时,国内在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也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太平天国运动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展开,一时间大半个中国都陷入了战争的危机。
外部有西方列强的觊觎,
内部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清廷在如何应对上明显出现了力不从心的一面。
战争会消耗国力,更确切地说需要银两来支持。
清廷仅在对列强的赔款上就已经流失了大量的白银,更别提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当中所消耗的军饷了。
这些压力最后都被转化成沉重的税负分摊到了百姓的身上,老百姓们不得不面对这些负担来负重前行。
这些场面也被西方列强们所看到的,这更刺激了他们进一步蚕食中国的想法。
英国和沙俄便在这样的想法当中向现实迈进了一步,他们把魔爪伸向了我国西北的广袤土地。
沙俄利用地缘优势开始接触我国西北新疆地区,而英国人也开始采用扶持代理人的方法把目标瞄准了喀喇昆仑山以北、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
他们把宝押在了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的身上
,就这样阿古柏开始了入侵新疆的军事行动。
这场军事行动进行得很顺利,从我国的伊犁地区开始侵入,势如破竹一般进入新疆地区。
一时间我国的南疆和北疆都被阿古柏的大军所占领,行政中心乌鲁木齐也落入敌人的手里,边防的压力直逼甘肃。
这样迅猛的入侵当然引起了清廷的重视,但重视归重视,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谁也没法拿主意。
二、海防还是塞防?
此时的紫禁城,一帮军机大臣们陷入了焦虑当中,他们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面对当前国力疲弱的场面,国家不足以拿出资金去同时应对西北和东南两个方面的危机。
现在的清王朝正在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以现在的能力恐怕只能保住一边,究竟该保哪一边?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快速走向工业化道路并开始了海外殖民的步伐,他们公然侵入了宝岛台湾。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洋务运动成果,果断选择保海防,避免再出现攻陷北京的悲剧。
以左宗棠、王文韶为代表的军机大臣更倾向于保西北塞防的战略,他们也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西北不能丢。
此时不光沙俄勾结了阿古伯,连英国人也找上了阿古伯,并提出事成后开设口岸等“分赃”的协议。
左宗棠在奏折中向清廷表示如果丢了新疆就会丢了蒙古,蒙古一旦丢失京师就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这一道沉重的奏折引发了统治者的深思,最终清廷果断采纳了左宗棠的做法
,
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处理边防危机。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它并不是中原王朝的负担,而是我们的大后方。
正是因为有了新疆这占据国家领土六分之一的地方,我们才能拉长战略纵深,有支持东部的大后方。
这里如果经营好了,还可以凭借地缘优势成为我们在中亚、南亚发挥影响力的前沿阵地。
左宗棠被委任成了钦差大臣,那么对于他而言收复新疆就是必须要做成的事。
但显然他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家富裕了他足够的权利却没有军饷、兵力来支持收复新疆的大业。
边塞危机持续加剧、刻不容缓,左宗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三、不留生俘,荡平新疆
左宗棠首先解决兵源的问题,在洋务运动中他操练新军,这支来自家乡的军队被称为“湘军”成为收复新疆的主力。
朝廷无法提供军饷,就只能自己筹措军饷,
好在洋务运动时左宗棠还是经营有方,且有胡雪岩这样的红顶商人资助。
考虑到朝廷赋税严苛,他缓解了西北民众的税务负担凝聚了人心。
就这样左宗棠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西北,踏上了收复新疆的征程。
他经过分析率先向阿古柏军队最弱的北疆地区用兵,训练过的“湘军”很快就收复了乌鲁木齐,振奋了人心。
在向南疆阿古柏占领的核心区域用兵时不少阿古柏的守军见大事不妙便开始投降。
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格杀勿论,这一命令让不少人感到诧异,这与我们所认识的优待战俘相违背。
但作为最高的军政长官,也是收复新疆的第一责任人所下达的命令,大家必须严格执行。
左宗棠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这是不是有些过于残忍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命令,左宗棠还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他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来收复新疆,不能有任何差池,所以宁可选择严刑峻法也不允许有纰漏。
另一方面,阿古伯的军队组成复杂,来自中亚不少部落、势力的军事力量都有。
一时间看到清廷占了上风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战术性的选择投降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在这样严格的统领军队指挥战争之下,阿古伯的力量迅速衰败,最终死在了库尔勒地区。
左宗棠也迅速收复了库尔勒、托克逊、喀什等南疆城池,阿古伯的残余势力也相继兵败逃亡。
在西北猖狂的沙俄势力和英国势力一时之间也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四、胜利的战果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获成功,这一次军事行动对近代的中国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收复了我国六分之一的土地,大片的失地得到收付,保留下来的西北地区疆域一直持续到今天,避免我国领土缩小。
在屡战屡败的近代抗击外国军队入侵的战争中,这是少有的胜利,提振了军心。
他的行动重创了沙俄和英国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布防,避免了我国西北被这些敌对势力的介入和渗透。
正是因为左宗棠的这番努力,才让身处动荡之中的中国有了一个坚实的大后方
,让帝国主义列强也看到我们并不是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的。
这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军民的士气,不再处于鸦片战争的低迷当中,让我们有信心去探索未来的道路。
除了这些重重的好处外,左宗棠收复新疆还对我国工业化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满足西北用兵的需要,左宗棠将一些军工局布置在了兰州地区,作为军队的大后方,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进程。
让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再局限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线,也促进了西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现在兰州的工业化最早就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对整个河西走廊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这次军事行动也成为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绩,他用全部的努力换来了晚清短暂的喘息。
他采用屯兵生产和作战结合的方式开垦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平战结合维护了地区稳定和区域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
结语
别看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采用如此狠的政策,一时之间让人难以理解,但他取得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我们能有今天富饶的新疆,享受着瓜果飘香、民族融合的红利,多亏了近代有左宗棠这样爱国将领的贡献,不然只会给我们今天徒增遗憾罢了。
我国西北地区也因此迈入了近代化的大潮当中,同我国内地一样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在众多近代历史当中,我们大多数是不愿意去面对这些残酷的屈辱史的,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是个例外。
他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还有的希望,让我们知道坚持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让新疆牢牢的成为我国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他,历史可能就不会是这个样子,我国的领土疆域或许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我们感激他更感激那个时代为我们付出的所有先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