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之一,后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身宽体胖、头脑简单,以及他的独门绝技“三板斧”。
很多人对程咬金的了解,几乎都来自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在这部古装历史大剧中,对程咬金的形象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剧中的程咬金重情重义,而且还特别爱打抱不平,更为重要的是他不畏权贵,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敢于直抒胸臆,堪称一位忠义节孝的大英雄。
那么,历史上的程咬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究竟是“混世魔王”,还是正史英雄呢?为何武则天都拿他没办法呢?
影视剧中的程咬金,几乎清一色地以肥仔形象为主。为人性格鲁莽、顽皮,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经常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混事。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剧集中,还把程咬金塑造成了一个小混混的形象,他手拿一把八卦宣花斧,动不动就拦路收取“保护费”。
继而把程咬金“混世魔王”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很多不明所以的看客,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程咬金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儿。
殊不知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恰恰和影视剧中塑造的形象截然相反。程咬金出生于隋朝初年,家住济州东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东阿县。
程咬金绝非普通平民,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一方权贵,堪称正儿八经的官宦子弟。父亲曾先后担任过瀛州刺史,以及济州大都督等显赫官职。
祖父曾是北齐晋州司马,可见程咬金可是地道的官二代。如果再往上追溯,曹魏时期的安乡肃侯程昱,可是他的老祖宗。
据史料记载,程咬金年少时就生得孔武有力,待到成年时身高都达到了1.9米左右。他最擅长的兵器是马槊,这种兵器有八个面,具有非常强的穿甲能力。
程咬金22岁时,正值隋末大乱世时期,彼时各地烽烟四起、盗贼猖獗,为了保护乡民不受盗贼劫掠,他牵头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保安团。
期间,在程咬金的带领下,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力量,在当地打响了名气。最终,被瓦岗军首领之一李密看中,随后率众加入瓦岗军。
李密十分赏识程咬金,为此特地将他编入四骠骑,并让他统领四骠骑之一。李密曾十分自豪地说过:“吾八千骠骑抵得上百万雄兵!”
不过当时风云变幻莫测,李密和王世充对决之时,最终沦为了历史的失败者。此后,程咬金被王世充所俘,并将他扶上领兵大将的位置。
公元619年,王世充在攻打故州时,程咬金和秦琼二人,对王世充的为人深恶痛绝,于是转而投降了唐营。
自此之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朝立国之后,程咬金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19位。
关于程咬金的身世和经历,后世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即便偶有史料也记载不全。直到1986年,陕西醴泉县发掘出了程咬金墓,才终于真相大白。
程咬金墓碑上,清晰地篆刻了他的人生经历,以及立下的不朽功勋。更令人意外的是,墓碑上记录的程咬金去世时间,居然是公元665年。
如果按照这个历史脉络去探寻,能发现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武则天做女皇时,已经是公元690年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当时程咬金已经作古长达25年了。既然如此,就能说明即便武则天想要陷害程咬金,也根本没有机会了。
据一些影视剧和演义小说的描述,武则天在即位之后,曾对李唐皇室进行了疯狂的大清洗,即便是一些功臣也没有幸免于难,唯独程咬金全身而退。
其实,并非他真的躲过了武则天的毒害,而是在武则天掌权之时,他早已经因病去世了。除非是武则天对他挖坟掘墓,否则根本没机会暗害程咬金。
令人惋惜的是,程咬金的墓虽然找到了,但发现之时却早已面目全非。从墓葬规格上来看,这座唐墓的地下部分长约50米,分为左右两个墓室。
这座古墓的结构十分坚固,原因是夯土层次分明、厚实,并非用浮土随便堆砌而成。从墓葬的形制和规格来看,确实符合唐代功臣墓的标准。
如今,程咬金的墓地已经用土回填,上面种植了大量的苹果树,每年苹果成熟的时候,远远望去一大片苹果园,显得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