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时期十大明君
创始人
2025-08-21 19:03:20
0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夏朝共传14代、17王,在此期间也出现许多的贤明的帝王,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夏朝时期十大贤明君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注:本排名为非正式排名,仅供参考。

十、姒扃(jiōng),姒泄之子、姒不降之弟。

姒扃出生没多久,他的父亲姒泄就去世了,之后便一直是哥哥姒不降教导他的。

姒扃从小聪明好学,所以一直深受姒不降的喜爱。长大后,姒不降见他沉稳多谋,各种事物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于是任命他为相国,让他总揽朝政。

姒不降在位第五十九年时,见自己的儿子都对国家的政务表现得不上心,而弟弟姒扃在处理国家政务上表现得非常出色,于是立弟弟姒扃为自己的继承人。为防止死后自己的儿子们和弟弟因王位的继承问题而发生暴乱,姒不降便在去世之前将王位禅让给弟弟姒扃。

姒扃起初不同意即位,但哥哥姒不降要他以夏王朝为重,姒扃最后只好答应。

姒扃即位后继续以哥哥姒不降的年号纪年,直到十年后姒不降去世,才开始以自己的年号纪年。

姒扃在位期间,夏王朝表面上看起来依旧是天下太平,但实际上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在日益激化。

当时国内下层的奴隶因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饥寒交迫的生活,导致后代延续缓慢,奴隶人数日益减少。上层贵族人口却发展迅速,最后导致贵族与奴隶之间产生激烈的冲突,而贵族与贵族之间也经常因为私利产生纠纷。

姒扃很想通过改革解决这种现象,但因当时的贵族势力过大,一直无法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姒扃虽然没有取得改革上的成就,但他对待国家政务的管理却是非常的认真,是一位非常善于守业的君王。

在姒扃之前,夏王朝都只有一位辅政大臣。姒扃为了更好的处理国家事物,将辅政大臣的数量增加到四位,分别为前疑、后承、左辅、右弼,以便在遇到重大事件时能够选择出最好的政策。

姒扃在位十八年后去世,其子姒廑继承夏王朝的王位。

九、夏后泄,名泄,娰姓,夏后氏,芒之子,是夏朝第十位君主,都城在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国都里村附近。)。

继位后,一方面保持父亲的政策,一方面思虑扩大夏的版图,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说,夏后泄在位期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征战四方,开创四姨臣服的盛况。

泄在位25年(公元前1730年-公元前1706年)。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又称王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欲杀,后又放之。泄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鲁语》曰:“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

泄病死后,他的儿子不降继位,不降是位有作为的君主。

八、姒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夏朝的第十五任君主,孔甲的长子。孔甲去世后,姒皋继承了他的位置,并在位长达11年。姒皋自幼就有强烈的治国为民的责任感,不同于他的父亲孔甲对鬼神的迷信和对民众的不重视。

姒皋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和民众的政策,如减轻赋税、关注民生、改革不合理的规定以及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他的治理下,夏朝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的维护,经济和文化也有所发展。

姒皋在位期间的成就包括为被父亲灭国的豕韦氏复国,废除之前的错误规章制度,推广农业生产,加强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通过一系列措施维护社会稳定。这些政策使他成为了夏朝历史上一位有为之君,使得夏朝在他治下出现了短暂的复兴局面。然而,由于姒皋未能获得长期的支持和重用,他的许多理想并未能在夏朝中得以持久实施。最终,姒皋因病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又充满作为的统治生涯。

姒皋的历史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他被认为是一个守成之君,他的政策和行为使得当时的民众受益,夏朝在一定程度上走上了繁荣的道路。尽管他在位的年限并不长,但他对夏朝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尤其是在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姒不降(前1831年~前1753),也称帝降、帝不降,夏朝第11任君主,姒泄的儿子、姒扃之兄、孔甲的父亲。姒泄病死后继位。19岁继承王位,在位59年(而竹书纪年则说是19年),是夏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病死后安葬在安邑附近。

姒不降在夏后泄三年出生于老丘(在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东约45里黄河大堤南岸的杜留乡国都里村)的夏都王宫。

姒不降十九岁继承王位,对内努力发展经济民生;对外与周边的夷族各国友好往来。姒不降六年,平定了九苑(即今嵩山东北,洛河以南的顾县镇、缑氏镇、庞村镇、寇店镇之间,属于有莘氏故地)的叛乱,并且取得胜利。

姒不降十八年,任命诸侯国豕韦的彭伯为大理(夏朝最高司法官),同时任命其弟姒扃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大臣。

此后数十年,夏王朝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姒不降三十九年,任命姒扃为相治理朝政。姒不降有意把王位传给弟弟姒扃,又恐怕死后儿子们争权夺政,就决定在生前把王位传给姒扃,自己在旁监国。

十年之后,姒夏王不降崩,葬于老丘,享年88岁。

六、伯益,也作伯翳、柏翳、柏益、伯鹜,又名大费。伯益是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的后裔。伯益年轻时就非常聪明,才智超群,《吕氏春秋勿躬》说他发明了以封占卜岁时吉凶的方法,而且最早发明打井取水。由于伯益富有聪明才智,禹就向当时中原氏族联盟政权首领帝舜推荐了他。后来舜派伯益辅佐禹治理水患。在帮助禹治水的过程中,伯益立下了大功。

禹在治水成功后受赏时对舜说:“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大费(即伯益)也有很大的功劳啊!”于是舜也对伯益大加奖赏,说:“费呀,你帮助禹完成了这件功业,我赐给你白色的旗,以后你的子孙一定会昌盛的!”舜的话果真灵验,后来伯益的后嗣确实非常繁盛舜出于对伯益的信任和器重,于是把自己美丽的小女儿姚氏嫁给了他,并且将伯益封于费,因此伯益又叫大费,或称费侯。

由于善于狩猎和畜牧,伯益被封为九官之一的虞官,负责治理山泽,管理草木鸟兽,并协助舜调驯鸟兽。由于伯益在长期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的语言和习性,因此他在畜牧方面功绩卓著。大禹继承舜的王位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

不仅如此,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经告诫大禹:凡事都应该有前瞻性,考虑事情要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可放纵于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私欲;治理国家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骄傲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

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更是表现出远见卓识。舜在位时,三苗族离心离德,于是舜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应该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最终归顺。据说,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后来根据这些素材撰写出了《山海经》一书。

伯益是一个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的关键性人物由于伯益德才兼备,大禹在晚年立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让自己的儿子启为臣。夏禹在位10年,东巡会稽时逝世,临终前遗言传位给伯益。据说伯益为夏禹守丧三年后,将王位禅让给了夏启,而自己在箕山之北隐居下来。于是夏启即天子之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原来氏族社会的“公天下”禅让制终于被阶级政权的“家天下”世袭制所取代,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跨人奴隶社会。

夏启即天子位之后,便开始消灭伯益的势力。在夏启六年,启将伯益杀死。传说伯益被害时,已年过200岁。伯益死后,夏启以隆重的礼仪厚葬了伯益,而且每年都以牺牲来祭祀他的亡灵。夏启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出于内疚,但更可能是笼络人心之举。伯益虽然被害,但他的家族后裔却十分繁荣昌盛,赵、秦、徐、马、梁、黄、江等10多个姓氏,都尊他为始祖。

五、姒槐,姓姒,名槐,又名芬,又称芬发、后芬、祖武、帝魁、帝槐。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任王。姒槐的祖父是夏王朝八任王姒少康,父亲是九任王姒杼。

姒槐于少康二十四年(癸卯,前1938)出生在夏旧都斟寻。公元前1915年,他的父亲姒杼在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即帝位,命他驻守斟寻。公元前1910年父亲迁都老邱,命他驻守原邑。后来父王领兵东征,又命他驻守帝都老邱监国。

公元前1889年他的父亲姒杼去世,他在老邱即位,是为帝槐。以戊申年(前1873)为帝槐元年。

姒槐即位的时候,夏王朝在九任帝姒杼多年北伐东征的基础上,疆域不断扩大,北至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东至东海(即黄海)之滨,诸侯来朝,九夷顺服,国势日益强盛。但是,姒槐并没有就此息兵,让百姓过和平安定的日子,而是继续对外征战,大批的青壮年被迫走上战场,众多幸福美满的家庭被强行拆散。战争给统治者创造着取之不尽的财富和权势,而留给劳苦大众的却是可怕的贫困和死亡。

姒槐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不过他的用兵方略与父亲有所不同,他父亲是往北往东用兵,他却把攻伐的方向转往东南的淮水(即今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支流秦淮河)流域。他认为父亲已经征服了北方和东方,这南方和西方理应由他来平定。其实,当时的淮夷(古族名,亦称南淮夷,主要分布在淮水中下游以至海滨)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方国,与夏王朝历来是各守疆域,互不侵犯。但是姒槐自恃国力强大,强行逼迫淮夷称臣纳贡。淮夷不肯屈服,夏王朝便借机向淮夷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远在淮水流域的淮夷不得不臣服。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后芬就是姒槐,帝槐三年(庚戌,前1871),东方的九夷族陆续来朝中进贡。九夷:一说指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和阳夷,一说指玄菟、东浪、高骊、满饰、凫臾、索家、东屠、倭人和天鄙。其实两种说法都不准确。古时“九”为多的意思,九夷应该是指众多的夷族,并非是只指固定的九个部族,这里应理解成有众多夷族方国来朝中进贡。

帝槐十六年(癸亥,前1858),洛汭(今河南巩义市东北)的诸侯伯用与河邑(今陕西华阴市潼乡)的诸侯冯夷因边境的问题发生了冲突,双方互不相让。姒槐得知后,立刻宣召二人入朝,从中调合,平息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冯夷就是传说中的河伯。史载:“冯夷,华阴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抱朴子,释鬼》)。

帝槐二十三年(庚午,前1851),姒槐封昆吾氏的后人于有苏(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北沙河市西北),据说有苏氏是祝融之后,己姓。后世殷商时期,商纣王伐冀州侯有苏氏,有苏氏献女妲己为纣王妃。该有苏氏即昆吾氏之后,有苏氏族人后世大部分改姓为苏。

帝槐二十六年(癸酉,前1848),夏朝始建监狱,称作“圜土”。史书载:“若无授无节,则准圜土内之。”(《周礼,地宫,比长》)意思是:如果不执行国家的命令,不遵守法律,就要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东汉史学家郑玄作注说:“圜土者,狱城也。”《墨子,尚贤下》云:“昔者傅说,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傅说是商朝帝武丁的宰相,他年轻时因获罪被关进监狱,带着索链为商王朝筑城。这里所说的圜土就是监狱。

可见,姒槐统治下的夏王朝,不仅对外实行扩张政策,对内也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手段。为了镇压那些反抗他的民众,他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圜土(监狱),他们给获罪的人戴上刑具,关进牢狱,让他们象牲畜一样充当苦力。

姒槐对外发动战争,疯狂地屠杀夷族方国的民众。对内施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人民遭受了无尽的苦难。从当时人民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时代的罪人。但是,战争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他应该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儒家说:“忠孝不能两全”,对于帝王功过的评说大概也是如此吧。纵观历史上那些所谓有作为的君王,他们哪一个不是杀人如麻的战争狂!他们的一切丰功伟绩,都是用人民的血汗写成的。

姒槐五十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九年,卒于帝槐二十八年(庚申,前1861),终年七十八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夏王槐、后槐,谥号帝槐。

四、姒杼(前1953年-前1895年),姒姓,名杼(亦作予,或作季杼),又名宁、伫、宇、相曼、舆,姒相之孙,姒少康之子,夏朝第七任王,在位17年,享年58岁。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死后葬于安邑附近,其子姒槐继位。

人物介绍:《竹书纪年》记载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镇附近),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予统治时,夏朝进入鼎盛期。

杼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

杼精明干练,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中兴夏朝。

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命长子杼领兵攻打弋邑,寒浞的次子寒戏领兵迎战,被杼击败,杼杀死寒戏,收复了弋邑。

在位期间,决定完成少康的遗愿,攻打东夷。首攻东夷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杼的军队被东夷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遭受损失,无法前进。退回国都后,他发明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族。除了东夷,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只胞族,擒获了他们的首领。使东夷各族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

三、姒少康(公元前1972年~公元前1912年)又名杜康,姒相之子,夏朝君主。姒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姒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虞国(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任庖正,在此期间酿造出了酒。

虞国君主虞思将其女二姚许配于姒少康,帮助姒少康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姒少康志在复国,派间谍女艾于浇,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灭寒浞,建都纶城(虞城县西三十五里),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姒少康大有作为,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是后相的遗腹子,启的曾孙,禹的玄孙。在后羿“因夏民代夏政”,太康、仲康相继死去,后羿又把仲康的儿子后相也躯逐出去。这样,后相只得投奔同姓诸侯斟灌,在这种情况下,原夏王朝的一些拥护者也纷纷投靠斟灌氏。随后,寒浞阴谋杀死后羿,霸占了他的妻子、财产,掌管了夏的朝政。他又担心后相的势力壮大复兴,于是寒浞又派儿子过浇杀了斟灌,后相逃往斟寻。过浇又追杀至斟寻杀死后相。

后相妻已怀有身孕,在战乱中从墙洞中爬出,逃回自己的娘家有仍氏。不久后相妻后缗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少康。少康从小聪明过人,并在他母亲的教育下,立志要报仇雪恨,夺回自己的国家,复兴夏王朝。

这时寒浞已死,政权已由过浇掌握。当过浇听到后相有一遗腹子在有仍那里的消息后,即派人前去捕杀。少康逃往虞国。虞君把少康隐藏起来,并把纶地送给他。从而少康在纶地逐渐积蓄力量,终于“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同时,有原夏王朝联盟人员前来汇合,和招收斟灌、斟寻二国的残余人员,形成少康复国的力量。

少康历数后羿、寒浞、过浇的罪行后,杀奔夏邑推翻了过浇的统治,夺回了王位,恢复了夏王朝,经过三年的恢复生产和稳定局势后,即进行治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国力等一系列措施,促使国家的巩固与繁荣,因而国家威望很快得到了提高。即“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史称为“少康复国”或“少康中兴”。少康能够中兴,从根本上说,既取决于少康的能力与手段,也有后羿、寒浞、过浇的腐败、贪婪、奸诈、凶残等违背客观要求不得民心的行为,只有从这二方面去观察,才能认识少康中兴的实质。

历史评价: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因此,姒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我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时期,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二、姒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禹和涂山氏族女子之子,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

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

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享年约78岁。

姒启取代伯益继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禅让制从此被世袭制取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姒启去世后,直接把皇位传给其子太康,从大禹到姒启,再从姒启到太康,祖孙三代人的传承彻底终结了儒家学者们推崇备至的理想政治制度-禅让制,并为后世开启了一个新的制度-世袭制。传说姒启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以供享乐。

一、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來黄垍頭帝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大洪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南阳为都城,国号夏后。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夏禹平生:

大禹治水是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我们熟悉的传说故事,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在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中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更是流传至今,这也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重大历史转折,大禹治水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声望,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部落实权,为夏禹取代舜帝奠定基础。

三苗的侵扰,是远古时期比较严重的边患,自黄帝时期到尧舜禹时期几百年就与三苗战争不断,少昊、颛顼的时候,三苗继续作乱,尧、舜曾经领兵征讨,三苗只是暂时臣服,然后复叛,反反复复,到了大禹时期,北方的华夏族部落联盟在禹的带领下,同南方的三苗部落联盟为了争夺奴隶和生存空间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持续数十年,最终以华夏部族的胜利而告终,禹成功消灭了对自己地位构成威胁的竞争者,“禹征三苗”之后,有关“三苗”、“有苗”、“苗民”等称呼在中国史籍中逐渐消失不见,三苗族群遂告瓦解,这场战争进一步激化和破坏了旧的原始社会制度,直接推动了夏朝诞生和古代民族的融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内容。这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例如...
原创 原... 诸葛亮一生征战四方,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丞相,深受后人敬仰。但在他最初的选择中,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靠曹操呢...
蒋小田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 蒋小田,1981年生于安徽黄山。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
威海鑫盛威机械取得一种木工锯床...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威海鑫盛威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木工锯床的圆盘锯防护装置”的专利,授...
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文雅,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原创 蓝...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位备受瞩目的开国将领,他的名字与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紧密相连。然而,严格来说,蓝玉并不是...
仰韶彩陶取得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仰韶彩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末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朝鲜谁都不服,却主动将三位中国... 朝鲜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占比不大,可脾气那叫一个硬气,向来不惯着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多人...
河南省纪委监委:刘国松被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巡视员刘国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
特朗普把话带到,高市早苗还是拒...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