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7岁小孩的一句话,便决定拜对方为师,这到底是有多聪明?
创始人
2024-11-28 10:53:39
0

原标题:孔子因7岁小孩的一句话,便决定拜对方为师,这到底是有多聪明?

孔子是名垂千史的一代儒学宗师,竟然会因为一个7岁小孩的一句话,就觉得拜他为师。

那么学识渊博的孔子,为何会拜一个年仅7岁的小孩为师呢?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传,孔子曾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在路上遇到过两个7岁左右的小孩,他们站在路边争论一些什么事情。

孔子便好奇地上前去询问了一番,这才得知原来这两个小孩竟然在争论到底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远。

其中一个小孩认为,一天之中,当属早上太阳离地表面最近,中午离地表面最远。而另一个小孩则认为,一天之中,应属中午太阳离地表面最近,早上离地表面最远。

两个小孩见有人过来,便让孔子给他们评评理,到底谁说得才是对的。孔子一时无法作出判断,便让两个人分别说出自己持有观点的理由。

认为早上太阳离地表面最近的小孩说:“每天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太阳就跟车盖差不多大小。但是等到了中午,太阳却跟盘子差不多大小。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推断,太阳当然是早上的时候离地表面最近了!”

认为中午太阳离地表面最近的小孩则说:“每天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是一天中最凉快的时候。而每到了中午的时候,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参考靠近火堆更热,远离火堆更冷的远离,太阳自然是中午离地表面最近了。”

这两个小孩说得都很有道理,孔子也不能判别到底谁对谁错,因此,还被两个小孩嘲笑了一番。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两个小孩中的其中一个,便是孔子拜师之人。

孔子与这个小孩的缘分还不止于此,有一次孔子与弟子去游历时,又遇到了这个小孩。

当时这个小孩正在路中间用土堆成一座城玩耍,正巧这堆土城挡住了孔子与其弟子的去路。

孔子的弟子便上前请求这个小孩能否将道让出来,他们正在赶路。

这小孩面对比自己大那么多的人一点不害怕,还说道:“向来只有马车绕城而走的道理,从来有听说过为马车迁城的说法。”

孔子听到小孩的话后十分惊讶,竟有7岁小孩能说出此番道理的。他便下了车,看见眼前这个小孩,竟然是前些日子辩日的小孩。

孔子留下一句“后生可畏呀”,便绕道而走。

可缘分这件事,就是妙不可言。

没想到,在有一次出行时,孔子又与这个小孩再次相遇了。

看见小孩的父亲在地里面锄地,孔子便上前问道:“你每天都在地里面劳作,你可知自己每天挖了多少锄地吗?”

小孩的父亲一听这个问题,便愣住了。自己虽每天都在地里面劳作,却从未数过挖过几锄头。

小孩见到有人为难自己的父亲,便上前询问孔子:“你每天都乘坐马车出游,你可知你的马每天跑过多少步路吗?”

小孩的这个问题让孔子一下子就傻眼了,没想到一个7岁的小孩,竟然有这番辩驳之力。孔子对这个7岁小孩便更加另眼相看了。

孔子便询问道这个小孩叫什么名字,小孩回答自己叫项橐。听到项橐这个名字,孔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孩是在当地有“神童”之称的项橐。

传言项橐从小就很聪明,而且很会举一反三,尤其善于辩论。孔子便决定再考考他,看看传言是否属实。

孔子问道:“你可能说出天上有多少颗星辰,地上有多少颗五谷?”

这个问题,如果要说出一个数字来的话,相信没有人能回答得出来。孔子以为用这样的问题可以难倒这位神童,可是结果却大出所料。

项橐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露出难色,而是笑了笑说道:“如果我答出了你这个问题,你可否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敢不敢拜我为师。”

孔子看着眼前这个猖狂的小孩,心想虽有神童之名,不过也只有7岁,能有什么难倒我的问题,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项橐说道:“天高自不可丈量,一天一夜便为星辰;地广亦不能尺度,一年一茬便为五谷。”

听了这个回答,孔子笑了笑,竟无法挑出一点错处来,只好算是项橐把这个问题回答正确了。

轮到项橐问孔子问题了,项橐问道:“你可知人有几根眉毛?”

听到这个问题,孔子愣住了,他竟完全回答不上来,只好认输了。

孔子也言而有信,设好香案,心服口服地拜项橐为师了。

项橐的智慧还不仅仅是跟孔子之间的故事,相传曾经有一位官差听闻项橐颇有些才气,便在一次路过项橐家门时,想去见识一番项橐的聪明才智。

于是,官差谎称自己和自己的马都饿了,想在项橐家里吃一顿饭。

项橐父母为人善良,平日里也热情好客,便问官差想吃点什么?没想到,官差提出,要吃二十样菜。

这可把项橐难住了,家中也没什么食材,怎么可能做得来二十样菜。项橐见父母亲十分为难,便上前说道:“这有何难?”

说罢项橐便吩咐父母亲,只需烙一个大饼,并在大饼上放上大蒜和拌酱,再准备两盘韭菜,一盘生的一盘熟的即可。

他的父母觉得这怎么可能糊弄的过去呢?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只能按照项橐的去做。

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把饭菜摆上桌后,官差拍案大笑道,不愧是神童,果然不同凡响啊。

待官差走后,项橐的父母好奇道:“为何要故意这样上菜呢?”

项橐笑着回答道:“生熟两道韭菜,便是二韭(九)十八,再有了拌酱和蒜,便为二十。”

项橐的聪慧过人,没过多久便被诸国都觊觎上了。

相传有诸国都派人前去请他自己国家去居住,但是项橐是独子,不愿留下父母远离家乡。

为了躲避诸国,便上山在一处山洞中躲清闲,可是时间久了,在山上生了重病,最终因救治无效而死。

项橐去世的时候年纪尚小,据史料记载,大致为10到11岁左右,后被世人成为“小儿神”。

不得不说,就算是神童,也有自己的烦恼啊。他年纪小小便去世,真是天妒英才了吧。

#三分钟讲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奥匈帝国皇储大公与其妻子在阅兵结束后...
建德文史 | 宋代严州浮桥考 说起新安江/建德江上第一桥,大家不由得想起白沙大桥。 根据《建德地名志》记载,白沙大桥于1959年1...
原创 孔... 在我个人的认知当中,诸葛亮毅然决然地选择北伐,实则是迫于无奈、情非得已的举措,其背后存在着三大难以回...
原创 努... 1616年,辽东地区的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二十年后,皇太极却将国号改为“大清”。皇太极...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放眼世界,被称之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国家,只有中国的历史是从未...
原创 黑... 黑白历史大话管仲1,诸葛亮为之神往的贤相,早年也是loser 管仲之出名由来已久,原因也很简单,他算...
原创 这... 说起穿越的话,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个穿越梦,毕竟谁都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古代有所作为。不过这种事情,也只...
原创 民...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孙中山 民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不过...
看古城如何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讲... 江苏徐州古称彭城、涿鹿,建城史已有2600多年,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