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统计,中国上下五千年之间,使用过或者正在被使用的姓氏多达20000个,但是
许多姓氏其实都是起源于地理环境的,如今却分布得全国到处都有,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人口迁移的功劳了。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次人口迁移就是山西洪洞的大槐树移民,
这场移民的开始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但是迎来高潮的时间还是元末明初的时候。
据史书记载,
自明朝建立到永乐十五年之间的将近五十年间,有800多个姓氏的人口从大槐树下移民到全国各省地
,也正是因此,洪洞大槐树成为了许多姓氏写在族谱上的起源地。
中国人向来都是“安土重迁”的,认为家乡是一个人根,只要人活着终究要落叶归根,
那六百年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了背井离乡呢?
一、发生人口迁移的原因
人口迁移发生的原因其实并不难能理解,
无非就是原本住的地方因为种种原因没法继续住下去了,于是只能去其他地方找活路
,就算“安土重迁”深入人心,但是事关生死存亡时,只有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次战乱时期,远到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近到中国近代的巨变,而人口迁移往往就是随着战乱进行的,
当一个地方的生存环境被战争摧毁之后,人们就会本能地想方设法找到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于是就产生了人口迁移
。
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发生在元末明初也有着自己的道理,南宋灭亡之后,元朝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
尽管元朝国祚只有短短九十年,但是这期间汉人为了反抗少数民族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可不是在少数
。
再加上元朝的时候频频发生自然灾害,让百姓失去了生存的倚仗,以及元朝统治阶级将汉人当做奴隶肆意盘剥迫害
,最终导致民不聊生,
人口从南宋时期的8000万人减至元末明初的6000万人
。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的人口变得严重不均衡,于是一些经受了战火严重摧残的地区的
人们便开始寻找更好的住所,因此元末明初的人口迁移就开始了
。
那为什么山西洪洞成为了移民的起始点呢?
那就要说到人口迁移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
官方政策
。
元末明初的时候,
经过了连年战争之后,全国各地形成了人口严重不均的局势
,大片土地荒芜没有人开垦,因此
明朝政府为了恢复人口数量并发展生产,就下令让山西的百姓迁移到其他地方
,让全国人口均匀起来。
之所以选择山西,是因为
山西当时是全国人口集中的大省
,因此最终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就成为了人口迁出的起始点,
超过800个姓氏的众多百姓从这里出发前往全国各地,开始新的生活
。
二、移民过程
想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一定是非常艰辛的,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将命令最终下达到民间,最终顺利实施。
而对于原本就居住在山西洪洞的那些老百姓们来说,移民政策无异于晴天霹雳,许多在洪洞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家庭就这样被迫分崩离析,各自奔向天南海北,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很可能一辈子都再也见不到面,
因此这个政策在民间是非常受到抵制的
。
但是皇命难违,
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刚开始进行第一批人口迁移的时候顶着上级和民间的双重压力,最终还是决定暴力执行
,将反抗的人全都拘押了起来,然后排除官吏押送着一支支队伍从洪洞出发。
但是这样的暴力执行哪能用多了,明朝刚建立,此时根基还不稳,要是引起了民愤再发动起义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在得知这件事后查办了一批暴力执行的官员,然后下令今后进行人口迁移要通过发放救济金的形式来鼓励百姓主动服从
。
就这样,经过一批批移民进行之后,洪洞的百姓逐渐接受了这种温和的方式,官服工作也变得不那么困难起来。
但是更难的过程是在迁移的路上,据说当时有很多百姓为了逃避移民,离开的时候假装服从,然后等上路之后就逃跑,去寻找自己的家人们。
为了防止这样的行为频频发生,于是官吏在送百姓前往目的地的时候就会将整个队伍用麻绳连接起来
,每个人都被用绳子将手绑在背后,这样队伍就形成了一串,既方便官吏管理又杜绝了逃跑现象,一举两得。
在传说中,这样的管理方式也导致了中国人两种习惯的产生,
一个是将上厕所称为“解手”的语言习惯,另一个是平时没事站着的时候就习惯性将手背在身后的习惯
。
第二个好理解,就是
因为当时迁移的先民们在路上习惯了手被绑在身后,到了目的地之后也没能改掉这个习惯,于是后代也有样学样流传了下来
。
而第一个则是因为当时在路上,
百姓想要上厕所就要告诉官吏将绑手的绳子解开,这样下来,“解手”就逐渐成为了上厕所的代名词
。
但是具体由来是不是这样已经不可考,这仅仅是一个推测的说法。
三、移民成果斐然
据史书记载,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到公元1417年永乐十五年这之间,在山西洪洞县进行的移民活动总共有18次
,当时的百姓们在大槐树下登记好自己的信息之后便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移民之路,从洪洞奔向了其他18个省市,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移民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最初朝廷最初设想的目标也都逐渐达到。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效果就是
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在古代的时候,国家国力是否强盛基本是能够和人口数量划等号的,而洪洞大槐树移民最想要解决的也是国家人口连年降低的问题。
在进行了移民之后,全国各地区人口逐渐平均,
百姓在新家园进行发展的时候的空间也就变大,分到的土地也就变多了
,土地是古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有了土地之后百姓自然愿意生育后代来经营家产,因此人口数量就这样逐渐增多了
。
随着人口迁移,
土地开荒也逐渐完成
,
元朝时期因为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荒废得土地经过几十年之后重新被移民开垦耕种起来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大明全国的耕地数量甚至比宋朝的时候还多,
比明朝开国的时候的耕地数量翻了甚至四倍有余
!
而土地开垦数量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
粮食产量增加
,
有了土地,百姓就愿意生育,愿意生育就有劳动力进行耕种,有人耕种就有收成,有了收成百姓就更愿意生育,最终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明朝的良性循环
。
同时,不管是人口增长还是粮食产量上涨,最终利好的都是富国强兵,都是有利于明朝发展强大的,而
人为推动的移民又能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民族交融,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一点
。
结语
大槐树移民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在六百年后的今天,全国各地的人们查阅族谱的时候可能都有家族能在族谱最开始的地方找到山西洪洞大槐树
,而大槐树也逐渐成为了一些人寻根之旅的目的地,
将全国人民的血脉系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