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是魏蜀吴三者中,国祚最短的一个政权,而且该政权存在四十余年,一直偏安一隅,从未打出蜀地。对于此事,大多数人把责任归到了后主刘禅身上,认为正是因为他的昏庸无能,才导致了蜀汉不但不能复兴,还迅速亡国。因此,有人称,如果诸葛亮遵照刘备的临终遗言,在认为刘禅不可辅的时候,篡位登基,成为蜀汉的一把手,情况就会发生改变,甚至能够让蜀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么,如果诸葛亮取代刘禅,成为蜀汉之主,他能够一统三国吗?
小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想必大部分网友这是这个答案。先不说诸葛亮本人心怀汉室,又忠于刘备,不可能行篡位之事,也不说刘备的遗言是真情还是假意,也不说诸葛亮本身对刘禅的能力,非常认可,曾称赞刘禅“天资仁敏”、“器量甚大”等。单说,如果诸葛亮抛开一切,选择了登基,他也不可能一统三国。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蜀汉不能复兴甚至入主中原,原因复杂
虽然一个国家,或者说一方势力的兴衰,与领导人有着极大的关系,但领导人的能力,却不是一个决定兴衰的唯一因素。蜀汉之所以不能复兴,是因为益州疲敝,缺乏人才,缺乏人口,以及刘备生前发动的夷陵之战败光了老本;蜀汉之所以不能入主中原,是因为荆州丢失,隆中对破灭,以及国力与曹魏悬殊,等等。这些原因就算换一个领导人,依旧会存在,所以就算诸葛亮上位,也无力一统三国。
二、刘禅时期,诸葛亮本就算一把手
虽然诸葛亮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做臣子的本分,从未萌生野心,对皇位产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但是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刘禅的辅政大臣以及相父,蜀汉的丞相,他在刘备去世之后,一直都是蜀汉的一把手,不管是前线军事,还是后方政务,他都一把抓。与此同时,刘禅也说了“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之言,自觉把自己摆在了傀儡的位置上。而且,刘禅非常信任诸葛亮,从未给他拖后腿(因怀疑将诸葛亮,从前线将其召回,仅是演义中的故事),所以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一把手一事,根本不必假设,诸葛亮本就有实无名。
三、诸葛亮做不好一个国君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说,诸葛亮虽然擅长之军,将是将略不足,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能力较差。比起率军打仗,他更擅长处理后政。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作为一个皇帝,不就是主要处理政务吗?可是真实的诸葛亮,虽然擅长处理政务,却事事亲力亲为,不擅长统筹全局,更不擅长知人善任,这一点从他提拔马谡、重用杨仪等,便可以看出。所以,诸葛亮最合适的定位是能臣,而非君主。
四、蜀汉会出现内乱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诸葛亮取代刘禅,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爆发,不但无法使蜀汉发展壮大,还可能导致蜀汉更迅速的灭亡,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就存在一个正统问题。在封建社会中,虽然卖主求荣的小人很多,但忠义之士也不少,其中不乏愚忠之人。例如曹魏方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虽然作恶多端,却代表着曹魏宗氏的曹爽,依旧得到了桓范等人的支持。如果诸葛亮夺取了蜀汉的皇位,那么蜀汉内部也会变得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内有南中,外有东吴、曹魏,蜀汉除了灭亡,好像没有其他路可走。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莫说仅是在刘备眼中,诸葛亮“才十倍于曹丕”,就算诸葛亮的才华再高,碾压众人,他取代刘禅自立,也做不到一统三国,甚至会导致蜀汉更加迅速的灭亡。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