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对于大家来说是熟悉不能再熟悉的事情了。但这只是一本小说,在历史上也的确有着魏蜀吴三国,虽然没有小说中写的那么奇特,但所谓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也是真实存在的。而我们这一次要说的,就是夷陵之战。
说起夷陵之战,对于蜀国来讲可真是一个莫大的耻辱。那一场战争,是蜀国对吴国用兵,刘备本以为志在必得,几乎把蜀国的精锐之师带出,但没想到一朝尽丧。在这之前,蜀国是何等的风光,实力也是最为强大的时候。襄樊之战水淹七军,让魏军大败,曹操甚至都生出了无法统一三国的绝望想法,害得他不得不迁都。
当时蜀国看见魏国士气低迷,关羽正在指挥士兵攻打樊城。曹仁一直在城中奋起抵抗,关羽始终都没有拿下这个城池。关羽无奈,他想从荆州调兵前来,助他攻城。当时蜀国的风头正盛,东吴看见蜀国实力日益强大,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东吴看着蜀国和魏国在争斗,自己一直是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
处在荆州之地附近的东吴守将名叫陆逊,说起这个陆逊可真是所谓扮猪吃老虎啊。他让关羽一直都以为他是一个书呆子,只会纸上谈兵,不堪大用。实则关羽的任何调动,他都了如指掌,他所等的就是一个机会罢了。这个时候关羽调遣荆州大部分兵力前往樊城,这让后方的军力有了一个很大的空缺,这才让陆逊知道机会来了,这才有了后来夷陵之战的惨败。
都说做事情不能冲动,陆逊看见关羽将大部分兵力带走,他和吕蒙商量好,由吕蒙率兵夺取荆州,自己则派兵堵住关羽的后路。这才让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在得知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死后,刘备自然是按耐不住,对于东吴这个凶手,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带出蜀国最为精锐的十万将士,进行讨伐。
虽然声势浩大,但东吴早就有准备。在这期间,张飞还被手下的两名大将给害死,张飞是刘备的三弟,接连两个兄弟死亡,刘备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对于那两名大将也是恨之入骨。那二人生怕他人追杀,就投奔了东吴,给东吴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报这也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大败。再加上刘备那个时候,本来就是怒火中烧,很多事情他已经无法冷静的思考,在夷陵之战的用兵上出现了很多错误,这让蜀国在这里大败,精锐全都在这里丧失殆尽。最终只有刘备和极少数人逃回白帝城。
夷陵之战的失败可以说让蜀国元气大伤,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壮举将会变得十分艰难。此时的蜀国是最为虚弱的时候,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东吴不趁机攻打蜀国呢?
其实这里面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要知道,当时是魏蜀吴三分天下,各个国家的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其实东吴内部很多人也想让孙权进攻蜀国,获得土地。但要知道,北方有魏国正在虎视眈眈,如果自己倾巢而出尽全力攻击蜀国,那么自己后方的东吴该怎么办,如果魏国进攻东吴,自己又远在巴蜀之地,根本无法转圜。东吴自然是不会做这个丢西瓜捡芝的事情,其次就是对于他们来说,就算蜀国现在实力没有之前强盛,但依旧不是好对付的,搞不好,跟蜀国跟魏国联手把自己灭掉,到时候就会悔之晚矣,所以东吴还是不敢对蜀国用兵,还是希望以后能有余地,将来好一起对抗魏国。毕竟魏国在三国之中实力是最为强大的。
不得不说,三国里面的每一个眼光都是十分长远,不会计较眼前得失,而是看长久的利益。正是因为这样,东吴是魏国最后才灭掉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