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红军走完长征的人不少,
但全程带着手铐走完的却只有一个
,这就是朱光,一位革命队伍里的奇人。让朱光声名大噪的并非他的革命贡献,而是他堪称最会顶撞毛主席的人。
他不但爱在毛主席面前顶嘴,还敢当面抢夺毛主席的东西,同志们都恨不得多和毛主席说话,他却一点主席的面子都不给,这也让朱光成为了革命队伍里一个标新立异的传奇人物。
儒家子弟闹革命
朱光的身世相当不凡,他的老祖宗是朱熹,可以说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旋律的旧时代,
没有人敢说自己比朱光还要根正苗红了
。
也是因为自己的家世,朱光很早就开蒙,而且颇具才情,尤其是书画方面极有天赋。他最早参与的革命活动就有画列宁像。
这样一个青年才俊自然不会被我党放过,朱光加入了共青团,并直接参与了著名的
广州起义
,革命资历相当深厚。
在广州起义的相关绘画和影视作品中,总能看到起义军佩戴着用来辨认身份的领带,这其实就是朱光的手笔,正是他设计了这种辨认方法。
广州起义失败过后,朱光逃亡去了上海,后来又辗转到达瑞金苏维埃政府,在这里他再次展现了自己的绘画天赋,
苏区货币的雕版就出自他手
。
如果觉得朱光只会舞文弄墨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其实很有冒险精神,搞革命的时候就是哪里危险就往哪里冲,中央也是看中这一点,将他派去了红四方面军担任宣传科长。
在红四方面军面临历史转折的时候,
朱光毫不犹豫的投出了正确的一票
,将红四方面军推到了正确的历史道路上。
但也是因为朱光的仗义执言,红四方面军内部的分裂分子也盯上了朱光,将他关押起来。
分裂分子对朱光是不敢杀也不敢放,
于是就叫他白天戴手铐跟着部队长征
,晚上印刷宣传标语继续干宣传工作,这也是朱光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完全看不到拨云见日的希望。
好在朱光一直都没有动摇自己心中的信念,到了1936年,朱光总算恢复了自己的身份,他经历的磨难也被西北局拨乱反正。
劫后余生的朱光还没有意识到,他刚刚完成了一个记载进党史的壮举,戴着手铐走完了整个长征,这是一个奇迹中的奇迹。
朱光和毛主席
朱光还以对毛主席不敬而闻名,当然这个不敬不是因为他讨厌毛主席,而是两人的关系实在太好,朱光很多时候压根没把毛主席当成自己的领导看待。
朱光也不是一开始就认识毛主席的,他和毛主席结缘还是因为他在延安的工作出色,引起了主席的高度赞赏,称他为
江南才子
。要知道主席已经是雄才伟略之人,能被主席称为才子,朱光的确很不一般。
朱德也很欣赏朱光,后来还将他调到自己身边当秘书,因为工作的关系,朱光和毛主席经常能见面,二人志趣相投,很快就建立极好的私人关系。
朱光痴迷于读书,毛主席也是如此,
有一次一个青年作家给毛主席送来了好几本废墟里捡来的世界名著
,主席欣喜万分,没想到消息却传到了朱光耳里。
朱光一眼相中了其中的莎士比亚作品,当着毛主席的面就把书给抢走了。
毛主席一看朱光不守规矩也急眼了,连连怒斥岂有此理。但朱光却一点不怕主席发怒,
厚着脸皮说见面分一半
,还说莎士比亚的剧本毛主席看了也没用,拿给自己才是正经。
毛主席也被朱光气笑了,两人围绕书的归属权开始文斗,说白了就是胡搅蛮缠,最后主席甘拜下风,只能忍痛割爱,让朱光分走了一半的书籍。
在这件事上,一向大度的毛主席却很记仇,
后来碰到朱光就要旧事重提
,朱光也是不给主席一点面子,总会义正言辞的顶回去,敢这样和主席斗嘴的除了朱光可能也没别人了。
两人的另一次交锋则发生在开国大典前夕,当时朱光调任广州,他便顺路到北京拜访自己的老领导朱德,陪着朱老总一边散步一边聊天。
没想到这动静却惊动了就住在隔壁的毛主席,主席一见到朱光就有些不爽,就故意问他是哪一个,朱光知道这是主席出招了,只能老老实实回答自己的名字。
主席见朱光回话,连忙阴阳怪气的问他是不是不认识自己了?朱光也是斗嘴的劲上来了,就说毛主席谁不认识,驰名中外的伟大人物。
毛主席接着就说,既然认识,怎么只知道看朱老总不知道来看看我?
周围人见二人交锋满是火药味
,都在一旁不说话,准备欣赏这一出好戏。
朱光反应很快,直说自己和朱老总是本家,同宗同姓同山头。毛主席见状又开始找朱光的语病,说他排外就不怕自己见外,把你朱光给忘了?
朱光却一脸自信,说主席绝不可能把自己忘了。这下轮到主席好奇了,连忙追问为何,只见朱光气定神闲的答道:
因为我还没给你莎士比亚的剧本
。
一听完朱光这绝妙的反击,所有人都乐的哈哈大笑,连毛主席都笑的前仰后合,连说自己的嘴皮子功夫居然还是不如朱光。敢和领袖这样交锋的朱光,确实是一个十分不凡的大才子。
资料来源:
【1】革命英魂·朱光.广州图书馆[引用日期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