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元朝末年,贪官盛行,政治腐败,百姓处处受到欺压,当时各地区农民起义接连不断。也是在此背景之下,一位草根皇帝应运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世人对于朱元璋的评价也多为正面,如: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
事实上朱元璋的确可以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草根皇帝,因为他本不是皇室出生的贵族,相反朱元璋的经历要比很多普通人更为凄惨。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他也只能靠放牛为生,在长大之后朱元璋加入到红山军开始反抗元朝,在此期间他立功无数。
在1368年时,朱元璋击退了各路起义军,并在应天府称帝,国号为大明。自朱元璋登基之后,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就彻底宣告结束,全国各地战乱平定,最终形成统一之势。因为经历过那些苦日子,所以朱元璋知道该怎样治理国家,在他在位期间,朱元璋多次开垦荒地,并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提倡农民种田,有了朱元璋的有力指挥和政治指导,被元朝折磨的破败不堪的社会逐步恢复生产力。
事实上草根皇上不仅懂得如何爱民,更懂得怎样管理朝政,这也是他为何能够从一个不起眼的乞丐逐步走上皇位的原因,虽然说朱元璋也曾杀害无数人,但却不能否认他在位时的政绩,而且他也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中最勤奋的皇帝。
比起历朝历代的其他皇上抱怨政务繁忙,朱元璋似乎从来不怕自己工作量的压迫,而且自他当上皇帝之后几乎没有一天是休息的。除了勤政以外,朱元璋也非常勤俭节约,这完全扭转了古代皇帝的奢靡生活作风,即便是为他修建宫殿时,朱元璋也主张牢固即可,无需注重是否华丽。
平日里他所吃的食物大多也都是普通的家常便饭,根本没有所谓的山珍海味。
爱国爱民且懂得执政之道,这样的皇帝也是百姓心中爱戴的君主,所以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政通人和、百姓安乐,即便是后世也屡屡称赞明朝开国皇帝的圣明。但正如我们所说的一样,朱元璋并不是没有污点,相反他也有很多被人诟病的地方。除了那些歌颂朱元璋政绩的文人以外,也有一些学者对朱元璋持批评态度。比如有史学家认为朱元璋就是残暴无人性的皇帝,而他在位时所表现出的行事风格也影响了后续历朝历代。所以才致使在他之后的几百年里,百姓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朱元璋见识过社会的腐败和残忍,所以后来他才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结束了元朝末年20多年的混乱局面,若这样看起来,朱元璋的确功不可没。所以在一些人看来,贫苦出身铸就了朱元璋浑身本领,但同时这也是他身上的致命缺点。
毕竟古往今来各朝各代的皇帝几乎都是世袭制,即便是开创新朝代的人大多也有着深厚的背景,可朱元璋却与其完全不同,因为朱家祖祖辈辈都是普通农民,毫无贵族背景。
而且朱元璋因为出身苦寒,所以内心也一直遗留着小民意识,心胸不够开阔,自尊心强,但同时也过于自卑,除此外朱元璋生性多疑,喜爱猜忌别人,所以后来他在做上皇帝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常常使用残暴的手段解决后患。
而朱元璋最受诟病的地方就在于他经常滥杀群臣,不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他维护政权的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却建立在鲜血之上,所以也有人称朱元璋当时实施的就是恐怖政治。因此在那个时期朝廷群臣都知道朱元璋的性格,他们说话做事也尤为小心谨慎。此外,朱元璋的滥杀手段不仅体现于对官员的整治上,甚至有时连普通百姓都不放过。
一直以来朱元璋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到庙里烧香拜佛以此来祈祷国泰民安。众所周知,在拜佛时必须要内心虔诚,而且要下跪俯首磕头,这表示对佛的尊重,只是这只是普通人的拜佛方式。作为九五至尊,朱元璋向来只接受别人的跪拜,又怎么可能给别人下跪呢?所以有一次朱元璋到庙里拜佛时就问到庙中的方丈:别人拜佛都要下跪,难道朕也要下跪吗?
其实这个问题本就非常尖锐。如果主持回答不必下跪则表现出对佛祖的不尊重,但如果要让皇上下跪则是大逆不道,而且若自己的回答稍有不慎可能惹怒皇上就会搭上全寺庙人的脑袋,所以当时方丈沉默片刻后说了8个字,那就是:真佛不必参拜尼佛。
结语
听罢朱元璋哈哈大笑,显然他对主持的这个回答非常满意,也正因为这8个字救了全寺庙人的性命,而且朱元璋在临走之前还想赐给这个寺庙众多宝物。
参考资料:《赞明太祖》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