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谁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真正的英雄?
创始人
2025-08-20 03:32:42
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是一个金戈铁马,人才辈出,斗智斗勇的时期。在三国这部历史大戏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最后的赢家?不是董卓,不是曹操,不是孙权,不是刘备,不是诸葛亮,而是西晋王朝的奠基者司马懿。

一,司马懿家族结束了近百年的历史乱局。

从公元184年东汉晚期的黄巾起义开始,历史就进入了一个你争我夺,此消彼长,兵戎相见,刀光剑影的大乱局。人心向往和平,历史期盼统一。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崛起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垮了袁绍集团,统一了北方。雄才大略的曹操有志于统一天下,结束历史乱局,推动历史进步。在他剑指南方,饮马长江之时,在赤壁却遇到了孙刘联军的顽强抵抗。赤壁之战的惨败,扑灭了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只得退守北方,到死也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志向!

刘备,诸葛亮也曾有统一天下的夙愿,但是简直自不量力。蜀汉政权既搬不倒实力五倍于自己的曹魏政权,也搬不到盘踞江东的孙吴政权。蜀汉政权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不仅不去韬光养晦,积蓄实力,还主动四处出击,这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所以蜀汉政权在三国大角逐中最先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东汉末年以来百年的历史乱局不是结束于曹操,不是结束于刘备,不是结束于孙权,而是结束于司马懿家族。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称得上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真正的英雄。不管曹操,刘备,孙权服与不服,司马懿家族统一天下的历史就摆在那儿。

二,司马懿善于韬光养晦,谋略过人。

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曹操觉察司马懿“有雄豪志”“狼顾之相”,心里非常忌讳。他提醒曹丕司马懿这个人不一般,要提防司马懿。司马懿依靠装病,巧妙示弱,韬光养晦,骗过了曹丕,骗过了曹叡,骗过了曹芳,骗过了排挤他的曹爽。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出其不意,一招制敌,诛杀了曹爽,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三,司马懿的权谋有些地方高于诸葛亮。

(一)空城计彰显司马懿的高明。

历史上如果真有空城计发生,那不能说明诸葛亮比司马懿高明,恰恰说明司马懿的权谋眼光高于诸葛亮。

自幼饱读史书的司马懿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为臣之道。曹魏政权之所以启用他司马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因为有对手诸葛亮的存在。如果对手诸葛亮不存在了,如果司马懿在西城把诸葛亮灭了,那对曹魏政权来说他司马懿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他司马懿还不成了韩信第二吗?韩信不懂历史,在九里山十面埋伏,不给对手项羽一点生路,其实这也是自掘坟墓。他司马懿可不是只懂军事,不懂政治谋略的韩信!

在空城计中放过对手诸葛亮,这是一般人看不懂的大棋局,这是大智若愚之举!

在空城计这一轮谋略大比拼中,司马懿一点不逊色于诸葛亮。

(二)五丈原,诸葛亮拿司马懿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对手正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诸葛亮率部远道而来,追求速战速决。司马懿偏偏不上诸葛亮的当,闭城不出,以此消耗拖垮诸葛亮的实力,挫其锐气!

司马懿这样拖延下去,诸葛亮必败无疑。葛葛亮忧心如焚,无计可施,只得亮出最后一个损招,派使者送给司马懿女人服装,以此羞辱司马懿出战。诸葛亮心里的小算盘,司马懿看得一清二楚。诸葛亮这等雕虫小技,对司马懿这样的大谋略家根本就不管使。司马懿将计就计,就穿上了诸葛亮送给他的女人服装,站在城楼上朗诵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以此羞辱诸葛亮。最后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死于五丈原。

在这一轮谋略较量中,诸葛亮一点也没有占到司马懿的便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谁才是三国真正的英雄,最后的赢家?历史自有评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战... 战国承春秋乱世,周王室名义上虽仍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启帝秦发端,六雄终被为秦所败,统一天下。 ...
原创 曾... 要说我国近代失去的领土中,哪里最遗憾,首先涌上心头的便是外东北,自唐朝时期就曾由我国居民频繁活动的外...
原创 战... 从这张战国初年的地图来看,楚国几乎占据了整个地图的1/2,比其余六雄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大。 因此,经...
原创 历... 古代的人们是非常注重姓氏文化的,时至今日,有的地方也重视姓氏的传承。这就直接导致了重男轻女思想的出现...
原创 李... 清朝后期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大多诟病。在当时,清朝内部混乱不堪,闭关锁国导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落后...
原创 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歌,我们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不愿做亡国奴”的反抗之声,也是鼓励中华儿...
原创 国... #暑期创作大赛# 关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解读的文章已经是浩如烟海,这里不妨...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每次时代变迁大都是进步的。对于历史上的大明王朝,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着很高的评价。明朝虽...
原创 往... 引言 “ 经济立法”在我国古代的法律典籍中并无此概念,但关于经济法律的规定却十分丰富。尤其 是在秦代...
原创 丞... 在中国古代,“宰相”与“丞相”这两个称谓频繁出现,它们看似相似,却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