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兴(1771-1853)系陈氏第十四世,他对陈王廷创编的拳套进行整理由博返约,创编了陈式太极拳一路和炮捶(后称陈氏第二路),此即至今仍广为传习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亦称大架)。陈有本(1780-1858)与陈长兴同辈,他根据健身需要,去掉老架中的某些比较难的动作,编成新架太极拳,亦称小架。陈清平(1795-1868),也称陈清萍、陈青平,陈氏第十五世,陈有本弟子、族侄。他在师传拳架的基础上,又创编了一套小架。因陈清平于温县赵堡镇设馆授拳,故时人称其拳为赵堡架。杨露禅(1799-1872),名福魁,河北永年人,从陈长兴学艺,学成返里设教,后出任京师瑞王府教练。为适应达官显贵缺乏运动和体弱年迈的体质,他删改了陈式老架中的发劲、跳跃等难度较大的动作,创编了一套式架大气、动作舒缓的绵拳,后称杨式太极拳。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河北永年人。他善文好武,初从杨露禅学得陈式老架,后从温县陈清平学陈式小架,结合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钻研,创编出武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