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的肩膀上,黄金家族继续书写着马背上传奇的壮丽史诗。1227年,他们铲除了西夏;1234年,与宋朝携手覆灭金朝,南宋与卧榻之狼的领地最终交汇在一起。然而,灭金之后,蒙古与宋的战争迅速全面爆发。蒙古大军势如破竹,宋军节节败退。到了1279年,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被陆秀夫背着跳海,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44年。有些史学家认为,即便战败,南宋军队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也是一种荣耀。那是一段令人敬畏的岁月,蒙古大军向着征服世界的目标勇往直前,而南宋军队则在逆境中奋勇抵抗。他们的勇气从何而来?
忽必烈在1274年发出征伐宋的诏书,到1276年临安沦陷仅仅两年。甚至大规模的对峙也只发生了一次,就在1274年6月,伯颜率领20万大军,张弘范为副,吕文焕水军领先,顺着汉水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权臣贾似道求和无果,13万的宋军舰队迎战元军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然而,面对庞大的元军势头,13万宋军竟然未经一战就土崩瓦解,元军乘胜追击。除了少数将领外,其余官员闻风而降。到了1276年,伯颜率军进攻临安,俘获了宋恭帝、两宫太后以及大批皇室宗亲,就如此轻松地结束了南宋。
南宋的覆灭难道是实力的差距吗?当然不是。即便是在崖山海战这场最后一搏,也并非因为南宋军队的实力不济。在这场战争中,南宋拥有着8060万人口,占世界GDP的27%,拥有岳飞、韩世忠、张浚、吴阶、辛弃疾等名将。掌握着四川、湖北、湖南、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粮草充足,而且是在主场进行战斗,为何不能一战而胜?南宋的战争潜力十分巨大,最低也能武装500万军队。我们以二战为例:日本7800万人口,960万军队;德国6861万人口,900万军队;苏联1.7亿人口,二战结束时军队达到1200万,战争期间减员2800万;美国1.3亿人口,二战结束时军队1100万;英国4700万人口,二战结束时军队700万。南宋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和资源,理论上是可以与蒙古大军抗衡的,而不是在44年的战争中节节败退。
然而,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却要从钓鱼城之战说起。蒙宋战争爆发后,1235年窝阔台和蒙哥同时向中原扑来,分别主攻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一场凶险的夹击之势。如果攻下长江上游,就能沿江而下直取江南。起初,元军虽然连下20余城,但在攻坚合川的钓鱼城时却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经过激烈的36次战斗,元军无法攻克,守城的宋将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让城池坚如磐石。1251年蒙哥即位,钓鱼城仍然屹立不倒。在这场焦灼的战争中,蒙哥的心情变得异常抑郁。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改变乾坤的人出现了——郭保玉的二儿子郭德山提出了一个危险而巧妙的计策。他建议在与宋军对峙的同时,派遣一支大军穿越云南,先灭大理,然后大迂回包抄宋军。这个计策看似危险,但却充满了谋略。大理位于宋的西南,是我国最南端,而南宋临安(今杭州)则位于蒙古大军的攻击路线的东侧。一旦攻克大理,南宋将彻底被包围,只要蒙古大军不断勒紧绳索,南宋的灭亡将是迟早的事情。在这场看似无解的围棋局中,大多数文史学家将襄樊之战看作是南宋灭亡最关键的一战。
实际上,即便没有襄樊之战,南宋同样注定要灭亡。蒙宋战争的爆发可以追溯到1235年,窝阔台和蒙哥分别向中原扑来,展开了一场四面合围的夹击。窝阔台主攻山东河南,而蒙哥负责四川。这一策略看似毒辣,如果能够攻下长江上游,就可以直取江南。在初期,元军虽然连下20余城,但在攻坚合川的钓鱼城时却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元军数次攻城无果,守城的宋将充分发挥地形的优势,使得城池坚如磐石。1251年蒙哥即位,钓鱼城依然坚不可摧。在这场焦灼的战争中,南宋命悬一线。1258年秋,蒙哥、忽必烈和兀良合台率领4万大军三路攻打南宋。在张玉和王坚的铁腕反击下,蒙哥于1259年7月(有一说是8月11日)被飞石打死在钓鱼城,元军被迫撤退。然而,1268年新大汗忽必烈调整战略,决定放弃在四川的死缠烂打,先夺取江汉平原的襄阳与樊城,打开江汉门户,长江下游再无险可守。于是,襄樊保卫战开始了。汉军另一位将领张弘范建议,元军四路大军齐聚后并没有立即进攻城池,也没有利用弓骑兵进行骚扰。相反,他们在城外筑墙,日复一日,将襄樊与樊城包围其中,形成了长达百余公里的围墙。元军的这一“围城”战术让襄阳与樊城陷入困境,守军多次试图突围,却屡屡失败。1271年6月,贾似道命范文虎率领10万大军水陆并进,解围襄樊。然而,经过三年的土工作业,原本马背上的蒙军士兵如今都变成了熟练的工匠。在本末倒置的情况下,战斗演变成了一场攻坚战,宋军损失惨重。接下来,蒙军从华北调来北方汉人水军,宋军的优势迅速消失,援救行动以失败告终。元军开始反击,新制造的回回炮昼夜猛轰两城,守将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围城战就这样以南宋军队跪地而终结,丧钟悠悠。吕文焕投降后,借助其影响力,蒙古大军轻松夺取了两岸许多城市,草原民族完美地诠释了“摧枯拉朽”的寓意,两年后,最后一个赵宋王朝的皇帝也被俘虏。南宋的灭亡,原因众多:权谋的混乱、官僚的腐败、军队的软弱、社会风气的奢靡浮华等,无数稻草落在缺钙的江山上,使得亡国的命运早已注定。
综上所述,南宋的灭亡是一场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段历史中,巨人的肩膀上黄金家族继续前行,马背上传奇的壮丽史诗也写下了终章。蒙宋战争是一场充满波澜的历史巨剧,南宋的灭亡既有蒙古大军的强大实力所致,也有南宋内部的种种问题共同促成。这场历史的交响乐章,既有战争的惨烈,也有智谋的较量。或许,南宋的灭亡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转折点,而巨人的肩膀上的黄金家族,则在这个转折点上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