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说赵云。
赵云是典型后世出名的三国武将,生前得不到重用,临死都没有封侯。蜀汉末期,刘禅才想起历史上还有这么个救过自己的恩人,才勉强追封了候。
历史学家点评赵云的时候,免不了夸他几句的。在刘备手下得不到重用若是去曹营东吴呢?历史学家认为一样得不到重用。这就与他的性格密切相关了。赵云是明白人,但是不懂得若愚。
?
举例,刘备欲攻打东吴,众臣子无一反对,唯有赵云站出来据理力争劝阻刘备攻打曹操,曹操占据天下之大不义,刘备是天下之大义,大义打大不义,天下人都会站在刘备这边。他说的话有错吗?历史证明他的决策完全正确,但后遗症是刘备以后看赵云怎么看都看的碍眼。他得罪了主公。
攻下四川,刘备兴高采烈的说把打下来的土地分给臣子吧,大臣们高高兴兴等待分地的时候,赵云又出来了,百姓穷苦,应当归还土地,利于生息,保我蜀汉根基。这句话也没错,但是大臣们不乐意了,恨不得上去一人踹他一脚。赵云又得罪了勋贵集团,赵云就是再有能力,当封疆大吏也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好的,手下人不支持,刘备也无奈。
?
这说明,人太理性是不行的,社会上混要抓人性不要抓理性。
但是刘备是知道赵云为人的,虽然耿直了些,但作为后继人的保护神也是最好的。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人比赵云更赤胆忠心,因此刘备临死托孤,先是把诸葛亮拽到床前,说,兄弟啊,我快死了,蜀汉就交给你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给谁面子。诸葛亮感激涕零。然后又把赵云拽到床前,说兄弟啊,我快死了,刘禅这小子就交给你,你可要保护好他啊。
?
这句话言者有意听者无心,赵云愣是没听明白,但是诸葛亮听的真真的,这是给自己留了一手啊,嘴上说的怎么干都行,但是不能动刘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