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支罗向总兵是否真有其事?
文/赵青松
道光《施南府志》和光绪、同治《利川县志》记载:向有功,万历时总兵,有功墓,在县北一百五十里支罗,即其故里。又记,向儒选,有功之子,天启游击。
咸丰七年《向氏族谱》、民国十五年《向氏续谱》记载向儒选:字尚鄕,万历三十六年丙午七月二十七,四十六岁亡于辛卯九渡屯葬利川东门外官都坝(今利川六合路一带)。生子有功、有德、有仁、有义、有典、有训、有谟、有诰八个,族谱更有《八男记》一篇说儒选生八子,个个人中龙凤。
地方志与族谱结合审阅,所记人物应该是同一人,然而地方志与族谱记载却把父子二人关系截然不同,到底谁正确呢?
谱记,成化四年戌子岁向泰衢攻鞑靼于大同有功封为卫师将军,其子东山初为归州(秭归)牧正,谢仕迁施州卫,生两子,长正河次正海。正海生通、享儿子,享于正德年间落业五房村。世世孙孙以为始祖。享生儿子万彪万仁,万仁生四子儒达,儒逵,儒选,儒逊。
向有功,字建鸿,生于天启五年,葬于十二保聂家嘴宅后。(十二保聂家嘴,现在谋道太平村聂家祠堂,根据谱书墓形图标注,其墓在蚂蝗坝天主教堂右侧小山包)。其子向师韩,字闻凤,生顺治五年戌子二月初三,四十七岁殁,葬衙门坪石板塘,配牟氏二生子长云次廷。
向有功撰《遗嘱序》记,伯祖万彪配牟氏生儒连,后迁四川,仁祖配李生儒达,儒逵,儒选,儒逊。四人并连则弟兄五人,故住名曰五房村,业系曾祖插界报粮所属者虎头坝、水坝、羊合坝、合塘坝、马槽溪、九渡屯、板料溪、等处。
一九八四年版《湖北省利川县地名志》记凉雾池谷大队,五枫村,地槽南偏东,900米,100人。该村原长五根大枫树,故名。实地调查,地名五枫村的地方,至今人们还是叫“五房村”。看来不论志书根据什么,怎么记载,人们口耳相传的老旧地名依旧顽固的存在乡野之间,传在人们的口头之中。序文里胡九渡溪,板料溪,五房村,这些古旧老地名依然存在。
光绪五年大庆月眷录《牟氏族谱》(凉雾)记:先考凤卫侯,行三讳文绶,字章甫,生于万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命娶一品夫人向氏,改葬本村,母存日,已娶继母向氏,两母乃胞姊妹,施南五房村人。舅氏向汝连,总兵向汝选两母之胞兄弟也……甲午年生长女,适表兄向师韩……姐氏大适表兄总兵向有明……祖母张氏,继母向氏,叶氏,俱无出,皆能启相晤家者,我后人毋分嫡继,一体承祀。
向氏与该地望族牟氏世亲久矣,享祖,海祖配牟,连、达、逵弟兄及后嗣配牟氏者众多。而向儒选与凤泗将军牟文绶属于调换亲,牟文绶娶了向儒选的姐姐,向儒选娶了牟文绶的妹妹。向有功的儿子师韩娶牟氏。向氏族谱与牟氏族谱高度吻合。
向有功《遗嘱序》中记,本朝定鼎,查阅前人功劳,宠恩报续予荫袭总兵职,诸弟荫袭百户职。上命弟兄镇守支罗,将先祖之田业面付与有祚等,命其看守坟茔,历年挂扫。向有功在清初携弟兄镇守支罗,始迁船头寨官家坪。
故笔者认为,地方志在近两百多年的历史断代后的记载,可能有误,对于父与子的关系问题我们更应该尊重族谱,虽然族谱在记载家族人物或撰写赠文序言等方面有可能拔高或者攀附之处,但对于祖孙次序辈分长幼考察是极为认真的。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青松话说谋道古镇(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