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时局反败为胜的?
创始人
2025-08-19 20:32:05
0

历史上因为一个人出现,战役反败为胜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过笔者想要说明一点的是,这些“扭转乾坤”之人,不仅仅有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更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笔者今天就说一个小人物。

1935年1月1日,贵州省瓮安县,乌江,江界河渡口。

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三连连长毛振华,带着7名战士,每人喝完一碗团长耿飚敬的热酒后,纵身跳入水温接近零度、水流湍急的乌江中。

甩掉尾追的国民党军、进占黔西北重镇遵义,这是中央红军今后一段时间的战略目标。而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就是首先要跨过贯穿贵州境内的乌江。然而此时的红军所面对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乌江上既没有桥,也没有可供红军使用的渡船,对岸还有黔军的一个团。

上级把突破乌江的任务交给了最擅长打运动战的红一军团,并且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指挥。刘伯承赶到红四团后,和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一商量,决定组织突击部队正面强渡,同时由工兵部队架设浮桥。

毛振华等8名勇士的任务就是泅渡上岸,建立滩头阵地,同时将一条缆绳拉到对面,为工兵部队架桥做准备。

冒着小雨和阴冷刺骨的江风,毛振华等8位勇士头顶手榴弹、提着驳壳枪勇敢地向对岸游去。可是还没到江心,对岸的黔军就发现了,一阵密集炮火打过来,一名战士壮烈牺牲,缆绳也被炸断,毛振华等7人被迫折返。第一次乌江,宣告失败。

泅渡失败,红四团决定改为偷渡。仍然是毛振华带队,18名勇士乘坐3只竹筏,趁着夜色行动。这一次黔军没有发现,可是江水太急,两只竹筏很快被冲了过来,毛振华乘坐的那一只不知去向。第二次渡乌江,也失败了。

此时军情已经万分紧急尾追红军的国民党军就在100公里开外,3天后就会赶到,红军如果不在两天内渡过乌江,那乌江之战很可能变成第二个湘江之战。湘江之战红军还有浮桥可以通过,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代价,最终还是过去了。然而此时的乌江桥、船皆无。

这个时候,一位名叫石长阶的19岁战士的出现,奇迹般地改变了红军的命运。

渡江行动连续两次失败,但是架桥任务不能停。红一方面军工兵连连长王耀南,是被毛主席称为“工兵专家”的优秀指挥员。红军长征一路走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任务都是他带着工兵连完成的。可是此时面对流速高达4米/秒的滔滔乌江,他也是望江兴叹。他问了当地老百姓,自古以来乌江两岸人民的交往,都是靠渡船,从来没有架桥的历史。而此时别说没有船,连架桥的工具也是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都没有,该怎么办?

王耀南

就在王耀南纳闷的档口,石长阶来了。

石长阶从小就是在江边长大的,他建议用竹子做篾绳、铺桥面,而乌江两岸又是盛产竹子的地方。

这一提醒让苦思冥想的王耀南茅塞顿开,对,马上组织人砍竹子。

进山砍竹子的时候,石长阶还提醒王耀南不能见竹子就砍,应该区分公竹和母竹,如果全砍了就等于是断了两岸老百姓的生计。

接下来的事证明,石长阶这一提醒起到了重要作用。

砍竹子、扎筏子、架浮桥都是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靠区区一个工兵连在短时间内,无论如何是完成不了。而此时距离上级要求的渡江时间只有不到20个小时了。

王耀南于是带着人、拿着钱到附近的村庄里找老百姓帮忙。当地的老百姓大多是被反动派压榨到身无长物、家徒四壁的穷苦人,用贵州方言叫“干人”。当他们听说了红军的政策,纷纷赶来帮忙。

什么是人民的子弟兵?什么叫民心所向?红军战士大多出身于社会最底层,此刻处在生死关头却还惦记着竹子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他们不会为了自己夺路逃生而断了老百姓的生路。老百姓见过的军队多了,像红军这种做派的还是头一次看见。黔军是本乡本土的,除了抓丁派饷、鱼肉乡里什么也不做。红军虽是外乡人,却是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细致到砍竹子还区分公母,热情到每砍一棵还留下10个铜板。

正是因为红军这种深深扎根于劳苦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每到关键时刻总会得到老百姓的全力帮助,总会获得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下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从乌江岸边这一幕,也许就能找出答案了。

数以千计的老百姓帮着工兵连砍竹子、扎竹筏、架浮桥的忙开了。他们常年生活在乌江边,对砍竹子、扎竹筏的活儿再熟悉不过。

1月2日,数百个扎好的竹筏被推进了乌江,一部分由红四团的突击队乘坐,冒着对岸黔军的炮火实施强渡,一部分则由工兵连和老百姓用作架设浮桥。

架桥和抢渡一样激烈,都是在枪林弹雨中进行的。寒风刺骨、江水冰凉的情况下,石长阶一会下到江水里扶住用装满石块的竹篓做成的桥墩,一会又爬上去铺上用三个竹筏叠在一起的桥面。

突击队在强渡乌江时,被称作“神炮手”的赵章成带着一门迫击炮来了,准确无误地摧毁了对岸的黔军碉堡。昨天晚上乘坐竹筏失联的毛振华连长等6人,也在突击队强渡时突然杀出,夺取了另一处敌军碉堡。

就这样,当突击队把红旗插上对岸、肃清了残敌时,乌江历史上第一座桥梁也宣告完成了。从砍竹子到最后完工,红军只用了36个小时。36个小时完成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无怪乎毛主席在走上浮桥时兴奋地直呼:“我们红军中有神人!”

乌江之战以红军的胜利而告结束,当国民党军赶到时,只能是望着滔滔乌江水而无动于衷了。而那位想出用竹子架浮桥、为老百姓着想的19岁战士石长阶,因为在架桥时被流弹击中,满含热泪望着红军滚滚而过后,便永远的长眠在乌江边了。生命短暂,征程伟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广... 广西果德县,一个民国时期的建制县。设置于1915年,撤并于1952年,果德县的县制历史,前后不过37...
原创 1... 1950年,我军在甘肃捕获一名女匪首,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这位女匪首是14年...
历史上的今天 | 美国考古探险... 1926年2月8日,一支由美国考古学家西尔万斯·莫利率领的探险队,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了一座巨大的...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他创造... “人生在世应如杰出人物,逝去后同样要留名!” 大宋才女李清照在渡过乌江时,突发灵感联想到项羽,因对这...
原创 老... 1980年,北京颐和园,骑在石马上的小朋友。这样的一幕,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 1980年,北京颐和...
原创 从... 曾经给大家讲过晚清湖广总督官文小妾做寿的旧闻轶事,请柬雪片也似,却无一人捧场,乃至听说本省巡抚胡林翼...
原创 为... 大家都知道,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来说,李善长和刘伯温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这两人决定了他是否能建立王...
原创 争... 标题:勒拿河:流淌的历史与争夺导语:勒拿河,世界第11长的河流,曾引发清朝与沙俄的激烈争夺。它的平均...
原创 无... 曹操墓在河南安阳的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一些韩国大学教授对此却持有不同看法。其中一位姓郑的教授声...
原创 虎...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将带你一同遨游知识的海洋。 我们回到武德四年(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