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洋军阀倒台了,但新军阀却崛起,北伐战争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创始人
2025-08-19 20:03:05
0

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消灭北洋军阀的战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统治十几年的北洋政府就被北伐军摧枯拉朽地战斗消灭了,也让国民政府基本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明面上看的确消灭了北洋军阀,但实际结果却是冒出来一堆新的军阀,也让中原大地依旧战乱不断,民众苦难深重,那么北伐战争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了?

混乱的北洋混战时代

袁世凯死了之后,北洋军分裂为直系、奉系和皖系三大军阀,而这三个军阀下面又有数不清的小军阀,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在列强的帮助下互相争斗了十几年。

其中皖系军阀在直皖战争中被新直系和奉系击败,退出权力中枢,后又在江浙战争中被新直系击败,皖系势力一蹶不振,成为北洋军阀中最先退出的军阀,剩下的军阀你来我往,又打来打去好几年,后来觉得这样消耗下去也不是个事,各自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加上其他派系,北伐前数得上号的势力就有9个左右。

江浙沪和江西:属于直系孙传芳的势力范围;

两湖地区:属于直系吴佩孚的势力范围;

东北和山东:属于奉系张作霖的势力范围;

山西:阎锡山的势力范围;

陕西、河南以及部分西北地区:冯玉祥势力范围;

川渝地区:四川军阀势力范围;

云南:滇系军阀势力范围;

两广地区:新桂系和国民革命军势力范围;

可以说北伐前的中原大地完全是一片混乱,名义上还是北洋政府说了算,实际上还是谁有兵谁说了算,而且为了自保和争夺地盘,又各自出卖主权找列强支援,民众苦不堪言,因此这才有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苏联的支持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痛定思痛,接触苏俄后提出了“联共联俄,扶助农工”的口号,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国民党进行改组,随后建立黄埔军校以及国民革命军,这一期间,苏俄以及日后的苏联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因此北伐必须得到苏联的支持,毕竟需要苏联的资金和武器的支援,不然单靠自己是无法完成的。

不过苏联一开始并不支持,尤其是关系较好的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和军事顾问加仑被调走后,换上来的季山嘉坚决反对北伐,因为除了广州的国民政府,苏联在北方还有两个盟友,分别是郭松龄和冯玉祥,可惜一个反奉失败,一个被迫下野,苏联只好全力支持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了。

既然得到了苏联的支持,那么北伐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召开北伐誓师大会,宣布北伐开始。

北伐军和北洋军阀势力对比

70万的北洋军阀

北伐军要消灭的就是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三大势力,其中吴佩孚有20万兵力,孙传芳有20万兵力,张作霖势力最强,有30万兵力,因此北伐军面对的是70万的北洋军阀,不过虽然北洋军阀的兵力很多,但地盘太大,兵力分散,反而可以让北伐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派系众多的北伐军

北伐军被编成8个军,不过北伐军的构成极为复杂,包含了各个势力,共计10万余人,因此蒋介石虽然身为北伐军总司令,但并不能号令全军,这也为日后的新军阀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第1军

军长何应钦,为蒋介石嫡系部队,手下官兵都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含有大量共产党人,也是蒋介石唯一能完全控制的军队;

第2军

军长谭延闿,官兵为湘军;

第3军

军长朱培德,官兵为滇军;

第4军

军长李济深,官兵为粤军,有大量共产党人,也是我党当时能完全控制的一支部队;

第5军

军长李福林,底下官兵都是绿林好汉居多,战斗力不足;

第6军

军长程潜,官兵为湘粤联军;

第7军

军长李宗仁,官兵为新桂系构成;

第8军

军长唐生智,官兵属于湘军,与谭延闿、程潜矛盾很深,同属湘军但自成一派,而且是北伐后才加入。

其他

虽然北伐还有冯玉祥和阎锡山,但并没有列入北伐军的进攻对象里,毕竟北伐军力量薄弱,不可能过多的树敌,加上冯玉祥也是受到苏联的援助的,基本算“自己人”,而阎锡山也是同盟会出身,擅长见风使舵,只要北伐军能够占据上风,阎锡山也会倒向这里。

其中冯玉祥在1926年9月加入国民革命军,阎锡山则于192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

北伐中的争权夺利

北伐的节节胜利

唐生智原本在湖南,隶属于吴佩孚下面的赵恒锡,趁着吴佩孚和张作霖一起进攻冯玉祥的时候,他进攻赵恒锡,想要取而代之,吴佩孚急忙出兵,将唐生智打的找不到北,情急之下,本来就和广州眉来眼去的唐生智立马归顺广州国民政府,被编为第8军。

1926年5月,李宗仁带领国民革命军第7军1部和第4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出兵湖南援助唐生智,双方会合后顺利进入长沙,占领岳州后进入湖北,直逼武汉,双方在

泗桥和贺胜桥血战,成功渡江占领武汉三镇,全歼吴佩孚主力。

本来一旁看戏的孙传芳坐不住了,北伐军太猛了,本来看吴佩孚笑话的他直接从江西派兵向两湖侧翼进攻,企图切断北伐军的后路,北伐军第2、第3、第6军和第1军第1师进入江西作战,歼灭孙传芳主力,后乘势进攻孙传芳其他地盘,

到了1927年3月的时候,长江以南地区完全被北伐军占领,而广州国民政府也北迁到武汉

宁汉分裂与合流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各路财阀和列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对峙,也让前期北伐以失败而告终,中原大地一下子出现了三个政权互相对峙的局面,分别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政府以及武汉国民政府。

其中武汉国民政府受到蒋介石和张作霖的威胁,刚到武汉的汪精卫在中共的帮助下迅速取得武汉国民政府的领导权,和掌握军权的唐生智一起力图控制武汉的局势,此时南京和武汉方面极力拉拢有着控制津浦线且有四五十万兵力的冯玉祥支持。

武汉方面的拉拢手段是批准冯玉祥的军队扩编为七个方面军,同时统辖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和宁夏的五个省,成为北方唯一的领袖,而蒋介石则更加慷慨,许诺每个月给军饷250万,并且赠送冯玉祥迫切需要的山东地盘。

看到冯玉祥迟迟不肯表态,蒋介石亲自前往徐州和冯玉祥会晤,冯玉祥在对比利害关系后声明帮助蒋介石,敦促武汉方面和蒋介石通力合作,继续北伐。

而武汉方面,由于共产国际准备武装工农成立新军,并且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引起国民党不少军官的不满,最终引发“马日事变”,为了防范中共,汪精卫清党的同时又极力进行倒蒋活动,双方积极备战各自北伐。

1927年8月,蒋介石和孙传芳残部继续激战,却被其趁机占领了徐州,也让蒋介石想要靠徐州大战之威压武汉一头的希望破灭,处境困窘,抓住机会的桂系李宗仁首先发难,逼迫蒋介石下野东渡日本,李宗仁则掌握南京方面实权,以实现武汉和南京的合并,最终李宗仁和唐生智达成协议,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的同时汪精卫却受到攻击下野。

不甘心的汪精卫联络在武汉的唐生智等人反对李宗仁,双方爆发大战,唐生智战败流亡日本,李宗仁则大量收编唐生智旧部,并将两湖地区完全纳入桂系势力范围,但桂系的强势崛起引起各派的忧惧,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名要求蒋介石回来主持军政。

归来的蒋介石联合失意的汪精卫和唐生智等人策动不满桂系的张发奎,黄琪翔于广州另立政府,成功复出掌握大权。

东北易帜,形式上的统一

蒋介石复出后继续北伐,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势如破竹,当然冯玉祥是因为之前的许诺,而阎锡山则是许诺战后把河北、平津的人事任免权交与阎锡山安排,这才促使了阎锡山北进的决心。

1928年6月1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发布停战令,随后向山海关外退却,但乘专列返回东北的时候在皇姑屯车站附近被日军预先埋设的炸药炸伤,不治而亡,孙传芳则宣布下野,其残部纷纷向北伐军投降。

1928年6月11日,北伐军进入北京,奉军彻底退出关外,北洋军阀覆灭,而南京国民政府也发表《对外宣言》,宣布北伐完成,加上与新奉军首领张学良达成协议,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基本实现了统一,但内部依旧派系林立。

派系林立的国民政府

1928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国民政府成立典礼,但实际上只能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几个省,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都在其他几个势力中,在开封、太原、武汉、广州分别成立政治分会,分别由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分别控制,除此之外还有在东北的张学良,可以说除了西南地区之外,其他地方都被这些人瓜分。

但他们本来就是因为利益走在一起的,必然还有其他矛盾,除了张学良可以自给自足,其他五个势力的总兵力超过220万人,当然为了维持地盘,肯定不会裁剪,每年的军费就得8.7亿元,对比国民政府才2.1亿的承受量,肯定扛不住,因此为了争夺有限的军队编制和职位,双方不久又开始大战。

1929年蒋介石和李宗仁爆发蒋桂战争、蒋介石和冯玉祥的蒋冯战争、1930年的中原大战、1931年石友三反奉战争等等一系列大战,规模程度不必北洋军阀的混战差。

失败还是成功的北伐?

现在来看,北伐战争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呢?一方面看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北洋军阀,从结果来看的确达到了,吴佩孚和孙传芳全部被打倒了,奉系也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的确完成了统一。

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北伐战争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目标,虽然旧的军阀被打倒了,但却冒出来新的军阀,也因此这种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因为后面依旧战乱,人民苦难深重,他们在各自地盘上任免官员,收取赋税,征兵征粮,俨然一个个独立王国,蒋介石根本管不了,也因此蒋介石益智处心积虑的想要削弱他们,这才不断爆发战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 两个超级...
原创 宋...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自公元42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灭掉南陈,一直持...
蛇年新春万象 | 这个春节,2... 这个春节假期,除了访亲友、逛集市,到博物馆观展已成为群众“过大年”的新选择。 2025年春节,延边博...
从苏州古城的保护实践谈起(博古... “苏湖熟,天下足”,历史上苏州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所在,也是江南地区文化中心所在。苏州2500多年的发展...
原创 历... 纵观古代史,窦姓太后有很多,但其中最知名的非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莫属,她本出身平民,却因机遇成为了西汉...
原创 秦... 1974年,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被发现,由于兵马俑是陪葬性质,兼之当地地理环境与史书记载...
原创 中... 经西方史家的研究,宋代时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而且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其它文明地区。 蒙元入侵初期...
原创 中... 引言:“从此知识入万家,寒门子弟竟开花。”这句警示并激励着我们追求知识的道路。然而,谈及知识的普及,...
原创 唐...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逝,他留给后继者是一个版图日臻丰满、国力日益强盛的大唐。唐高宗李治继位后,继...
原创 不... 中国人自古就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乳名,也叫小名,是家里长辈和玩伴叫的,古人认为小名越贱越好,这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