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我军和蒋军和谈破裂,双方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交战,最终我军获得了胜利。在三年多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有很多蒋军高级将领战死,如张灵甫,黄百韬,还有大批高级将领被俘虏,如杜聿明,王陵基,王耀武等人。
除此之外,其实蒋军大批地位比较高的高级将领们绝大多数都逃到了台湾。在国军的军衔中,一级上将一般来讲很少有人获得,一般要么是之前支持蒋介石当时军阀,如冯玉祥,要么是军界某方面的一把手,如何应钦等。其实在解放战争后,逃往台湾的一级上将有五个人,他们分别是谁?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粤军统帅陈济棠
陈济棠是粤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早期也是一个较为有实力的军阀,且在军界声望也比较高。由于密谋和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联合企图拉下蒋介石,事情败露后他被老蒋削掉了兵权。值得一提的是,陈济棠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有点能耐,把广东治理得还不错。
1950年,陈济棠也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此后一直担任了一些闲杂职务,没有了军权。后兴办了一些学校,搞教育事业还算成功,因为突患脑血管栓塞症,63岁的他去世了,葬于台北市新北投。
桂系实力派白崇禧
白崇禧有着小诸葛之称,是国军少有会打仗的高级将领之一,在军事造诣上颇高。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虽然明争暗斗了不少时间,但白崇禧手里依然有强大的桂系部队,让蒋介石也颇为忌惮。解放战争后,白崇禧没有听从李宗仁的建议,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到了台湾的白崇禧如自投罗网,只担任了一些虚职,手里再也没有了军权,任凭蒋介石的摆布了。晚年白崇禧过得比较憋屈,受到了保密局的监视,在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身边的副官发现他死在了卧室,死因不明,但很多声音都质疑蒋介石。
小委员长陈诚
陈诚可以说是蒋介石的忠实粉丝了,他对蒋介石的忠诚度超过了一般人,老蒋对他也非常信任。陈诚在国军地位很高,掌握了大量军权,有着属于自己的派系,隶属于蒋介石的中央军。
陈诚在解放战争时期表现较差,随后被蒋介石派往后方建立大本营台湾,担任了很多重要职务。陈诚在治理台湾方面成就比较大,在搞建设方面的能力远大于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1965年陈诚病死台北,蒋介石等人亲自悼念,对他的去世真诚哀悼。
蒋军大佬何应钦
何应钦在军中地位很高,从北伐战争就已经是主要指挥人物了,地位一度威胁到蒋介石,担任了国防部部长职务,主管军事。由于在西安事变时期,主张派兵攻打张学良被蒋介石怀疑,此后地位逐渐降低不少。
解放战争时期,何应钦的地位大不如从前了,没有了直接指挥掌管军队的能力了,再加上受到了蒋介石的猜忌,他担任了一些虚职。此后何应钦知道自己的处境,对外不争权,对内做好自己,夹着尾巴做人,同时心态良好的他,活到了97,在台北去世。
晋绥军创始人阎锡山
阎锡山早期也是实力军阀的代表人物了,是晋绥军的创始人,有着山西土皇帝之称号。阎锡山这个人物不太好评价,好的方面他新办教育,也算是为民谋福,不好的方面他曾经联合日本入围剿我军,且在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的主要敌人之一。
太原失守前,阎锡山带着大量财富到了台湾,结束了他对山西四十年的统治。由于蒋介石防着阎锡山,退守台湾后不受蒋介石的待见了,仅仅提供了他一些虚职,自此阎锡山没了实权,日子也不太好过了。此后自知处境不好的阎锡山开始低调了起来,在1960年去世。值得注意的是,张学良虽然也是一级上将,且人也去了台湾,但他在西安事变后不久就被撤职了,所以到达台湾的张学良已经没有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