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最迷糊的大臣:宣旨忘内容回去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创始人
2025-08-19 18:05:42
0

“陛下,老臣突发失忆,能否请您再说一遍您之前所提及的内容?”

皇帝刚刚下达圣旨,这位老臣转身走了几步就忘记了,甚至毫不掩饰地向皇帝坦白真相,难道他不怕受到皇帝的惩罚吗?

这位健忘的老臣指的是谁呢?传闻皇帝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给予了丰厚的奖励。

外刚内柔

这位健忘的大臣是隋朝著名的人物,叫牛弘,因其工作态度认真,受到隋朝两位皇帝的重视。

牛弘刚出生时便经历了一段颇为神奇的事情。在那个特别重视男性孩子的时代,竟然有人为牛弘算过命。

相面师一眼就看出了牛弘的非凡之处,立刻对牛父说道:“你一定要好好教育你的儿子,将来他必定会成就伟大的事业。”

当牛父听到“大富大贵”这几个字时,他非常欣喜,因此他多给了相面者一些铜钱,最终他快乐地抱着孩子离开了。

牛弘在童年时期展现出非凡的聪慧,听说他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如此卓越的天赋让人赞叹,此外他对学习的热爱更是使他受到众人的称赞,常常被称为神童。

尽管他非常聪明,但牛弘始终没有赢得大家的喜爱。

无论是在读书时期还是后来担任官职,许多人对牛弘的初始印象都极为糟糕。

牛弘当时身材魁梧,十分壮硕,个头也很高。他的嘴角布满了许多弯曲且长度不一的胡须,面容看起来颇为凶狠,跟张飞和李逵差不多。

牛弘这个人平时不太爱和别人开玩笑,且在学习或研究问题时显得十分严肃,仿佛随时会把人吞噬一样,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地会避开他。

然而,有一句古话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不可仅凭外貌判断一个人。”尽管牛弘的外表看起来可怕,但实际上他十分温和善良,并且很少发火。

牛弘在上班时常常骑着一辆牛车,他对那头老牛非常宠爱,并且细心照料。没想到,有一天这头老牛竟被他人所射杀。

弼弟是杀死老牛的真凶,正是牛弘的弟弟。

牛弼是个非常嗜酒的人,每次喝到酩酊大醉总会惹出麻烦。

兄弟和睦相处大智慧

这次牛弼喝醉后,竟然感到了一种奇怪的兴致,居然想和别人一较高下,练习射箭。

如果想要进行箭术比拼,选择宽阔的户外场地也未尝不可。宽广的空间不仅能使心情愉悦,还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

不过牛弼却不同,偏要在家里进行比较。

在家里进行射箭也可以,但要注意安全,确保不要射中人。这位牛弼的箭术相当不错,他没有误伤人,而是射中了载着牛弘上班的老牛,那一箭直接要了老牛的命。

牛夫人得知此事后,立刻向丈夫牛弘汇报。

牛弘正在专心读书,当他听说自己的老牛被射杀时,竟毫不惊讶,反而冷静地说:“那就处理一下,给全家人做顿牛肉吧。”

牛夫人听了之后立刻愤怒了:“你竟然这么轻易就让大家把你平时工作的牛吃了,你还有没有一点良心?”

在古代,食用牛肉实际上被视为一种不太妥当的行为,尤其是那些辛苦劳作一生后死去的牛,食用它们是极其不合适的,类似于当时食用马肉的情况。

正因为不妥,北宋后来明确禁止食用牛肉,这项禁令是相当合理的。

牛弘听到妻子这样说,感到无言以对,只得继续专注于自己的书籍。

牛夫人见丈夫如此迟钝,无奈只好放弃,随即把怒火转向了小叔子牛弼,便对牛弘愤怒地喊道:“你弟弟把老牛射死了!你能不能管管他?”

“如果你继续不管他,某一天他可能会把我们整个家都害了。”

面对妻子的猛烈怒火,牛弘急忙回应:“嗯,我明白了。”随即,他又专心投入到书本中。

面对丈夫仍然毫无反应的状态,牛夫人气愤地拍了拍桌子后离开了。

牛弘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学者,尽管他全心投入于学习,那么他怎么会不了解妻子的用意呢?为什么他仍然没有遵从妻子的想法呢?

无论在哪个时代,兄弟之间的和睦都显得尤为重要,牛弘对此也十分明白。

老牛已经去世了,他与弟弟再争论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牛虽已死,无法复生,事情既然已如此,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如果他的弟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没必要他多说,事后他自然会做出改正。

如果他是个固执己见、毫无悔意的人,即使再怎么劝说也不会奏效,反而可能造成兄弟之间的纷争。

如果是那样的话,形势只会愈发严重,最终可能会导致这两兄弟反目成仇。

因此,牛弘的沉默和不问,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大家回想一下,当前的一些冲突是否正是由小事情引起的呢?

原本可以轻松处理的小问题,最终却因为你一句我一句的争执,演变成双方的争吵,甚至动手,可能还会危及生命,何必如此呢?

有句俗话说:“忍耐片刻,风波就会平息;退让一步,天地会更加宽广。”只要能够忍耐,困难终会过去,而当它过去后,便能欣赏到美丽的彩虹。

除了明白兄弟之间的和睦,牛弘在朝廷上也十分善于保护自己。他平时话不多,但其实他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

隋文帝杨坚统治期间,牛弘和杨素分别是他在文治和武功上最为信赖的两位大臣,就像是他的左右手。

杨素在那个时期凭借自己的显赫地位,对同事们颇为轻视。然而,当他遇到牛弘时,却表现得极为敬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杨素在一次征战中,牛弘陪伴他走了两步后便打算离开。杨素见状,感到困惑,便问:“你为何如此决绝地离去?”

大智若愚

牛弘听后默不作声,只是挥手示意他快点离开,杨素对此无奈地摇了摇头。

牛弘并不是在指两人之间的感情有多么虚伪,而是为了他们的未来着想。

即便杨坚对他们两人再有信任,但两个掌握重权的大臣常常欢声笑语地合作,长此以往难免会引起皇帝的猜疑,觉得他们可能在策划些什么。

因此,牛弘的行为是为了避免给自己和杨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皇帝尚未起疑心,而下面却有人准备利用这些事情,那情况确实非常危险。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使杨坚放下了对牛弘的怀疑。

在一次早朝的活动中,令众位大臣感到困惑的是,龙椅所在的台阶竟然被厚重的帷幕环绕,里面的人可以正常交谈,而台阶下的大臣则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让大臣们感到困惑:“这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接着,一位站在旁边的太监说道,皇上身体不适,需要进入帷幕与皇帝进行私下的工作汇报。

在朝堂上与皇帝进行单独密谈,实在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许多大臣见状,谁也不想第一个上前汇报工作,反而都相互瞧着,推搡不已。

正当大臣们低声交谈之际,牛弘主动走上台阶,走进了帷幕后面。

进入后,牛弘照常进行了工作汇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

皇帝看到牛弘如此果敢,对他十分信任,因此决定让牛弘暂时代为传达意见。

牛弘随后对众臣说:“如果各位有重要事务,请先向我报告,我会再转达给圣上。”

当时大家对于工作汇报非常迫切,因此都依照牛弘的指示行事。

牛弘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他如实地向皇帝汇报了情况。

在所有人都完成工作汇报后,牛弘便进入去接受最后一道圣旨。

这时,下方的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牛弘到底具备什么能力,居然能够代替皇帝发声?”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牛弘缓缓走出了帷幕,并渐渐下了台阶。一些大臣的声音很响,牛弘早已听见了大家的议论。

随后,牛弘示意大家暂时不要发言,他要向大家传达一项极为重要的圣旨。见此,众人也立刻停止了讨论。

随着大臣们的讨论声逐渐消散,朝堂上立即变得寂静无声,连牛弘也没有发言。

没过多久,群臣们又开始低声议论:“这牛弘究竟想做什么?不是说要宣读圣旨吗,怎么他在那里一言不发?”

随着嘀咕声的增强,牛弘没有说什么,而是转身走进了上方的帷幕中。

牛弘进入后对皇帝说:“臣罪无可赎,刚才竟忘了陛下所言,能否再为臣解释一遍?”

杨坚听后忍不住大笑,接着他又重复了一遍之前要传达的信息。牛弘听后便走到众位大臣面前,这次他没有忘记。

在这次事件之后,杨坚不仅没有对牛弘进行惩罚,反而对他进行了升职和加薪,这使得其他大臣感到更加困惑:“难道健忘也能赢得皇帝的青睐?”

其实,这正是牛弘身居高位的智慧所在。为皇帝传递消息,毫无疑问是一项光荣而令人自豪的工作。

不过也不能因此过于自满,否则皇帝会产生疑虑。

其实牛弘并没有忘记皇帝所说的话,他这么做纯粹是故意的,无论是在众人面前还是在皇帝面前,他都是在贬低自己的形象。

杨坚很清楚牛弘的用意,皇帝们最欣赏的就是这种观察细致的人,因此才选择奖励而不是惩罚。

最终,牛弘在隋炀帝的统治期间去世,隋炀帝得知消息后深感悲痛,特别撰写了多首诗篇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有时表面愚钝的聪明人,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其实岳仁贵使用的方天画戟就是当年吕布使用的方天画戟。 吕布真的使用方天画戟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
原创 诸... 有人给诸葛亮北伐中原,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阴谋论,说其实诸葛亮独揽大权,有自己的私心,还有说诸葛亮若北伐...
原创 岳... 《——【·前言·】——》 岳飞,那个以忠诚和勇武闻名的将军,终究没有逃脱冤屈之命。 历史上的岳飞被斩...
原创 胡... 民国时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思想的才子们往往有两个妻子,一个是家中躲不过的原配,一个是心中所爱的新...
原创 战... 序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你方唱罢我登场。哪怕是相对较弱的韩赵魏也曾有过魏霸西河的荣光,胡服骑...
原创 西... 在中国古代出现过一个西夏王朝,它建立在中国西北部,总共经历了十代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约200年的...
原创 朱... 不得不说,大明朱棣的继位和大唐李世民的继位一样,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正因为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如此非常...
原创 荆... 荆轲在易水河畔与好友高渐离分别,其命运已注定不可能再回头。 无论刺杀成功还是失败,回归燕国的机会已...
原创 对... 唐末五代初,河东节度以东的方镇主要有镇州成德军节度、定州义武军节度、邢州保义军节度,成德军和义武军是...
原创 司... 公元249年,大将军曹爽跟随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前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在家卧床不起十年之久的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