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宋跟明朝为何会被同一部落所灭?真正的原因在这里!
纵观中国历史,中原政权总是面临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在众多敌对势力中,匈奴、突厥、蒙古和女真这四个民族对中原王朝构成了最大的威胁。前两者与中原汉族政权的对抗互有胜负,但后两者却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直接将中原政权取而代之,统治了全中国。
女真族未必比突厥更彪悍,但他们所对抗的是同一个民族,结果却截然不同。西北的突厥帝国未能进抵中原半步,而东北的女真族却先后灭了北宋和明朝。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并非军事力量的强弱,而是中原政权自身的精神衰败。
自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来,为了防止武将效仿其篡位模式,推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从此汉人逐渐远离了尚武精神,变得文弱起来。虽然宋朝在建国初期对付西夏和契丹时仍有一定的军事优势,但面对女真和蒙古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宋军的战斗力是一个逐渐衰败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并非兵道不强,而是民族精神的雌化。
宋明两朝都以儒治国,儒家接受“理学”改造后,导致整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全面雌化,丢失了传统的汉魂。尽管宋明两朝的经济成果被世界所津津乐道,但单项的成就无法弥补整体精神文明的损失。
明朝虽以铁血著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但最终也难逃灭亡的命运。除了极度皇权和宦官乱政外,从政治到文化的失血也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明末的“清流大臣”看似有血性,实则贪生怕死,汉奸层出不穷。当女真人入关时,青楼女子李香君打算以死殉国,而她的才子情郎侯方域却卖国求荣,带头剃发易服。这种精神对比令人唏嘘不已。
一个民族真正的失败并非军事上的失败,而是精神上的消亡。这是宋、明两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北宋被女真亡国,还是南宋被蒙古蚕食,亦或是明朝被女真的建州分支所灭,都是“血性消失”后的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