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左中右三派是如何进行总结和反思的
创始人
2025-08-19 05:32:03
0

上个世纪的苏联解体是世界重大事件,在当年胜负未定的激烈斗争中,有些人为了适应形势,披有不同的外衣,在洪流中进行各种表演。

待尘埃落定之后,所有人已无需有所顾忌,他们对这一事件进行总结与反思,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思想,并从各自的立场、观点出发来分析事件的原因和总结经验教训。

以对苏联的态度来区分,这些政治家和学者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左”、“中”、“右”三派。

右翼的代表,自然是叶利钦。叶利钦在8.19事件之后,运用总统权力禁止俄共活动,没收其财产。随后积极参与明斯克三国协议。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叶利钦是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人物。

叶利钦代表的是右翼政治势力,他们认为苏联解体、制度改变是历史的必然,赞成俄罗斯走西方道路,认为这是正常道路。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接受记者专访,记者问道:什么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你为什么要结束他呢?

叶利钦回答: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就像一块蛋糕,外表看起来天花乱坠,似乎色香味俱全,样子非常的诱人。但他的价格非常的昂贵,吃起来味道却并不怎么样。如果你胆敢质疑卖蛋糕的,就会有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围过来恐吓甚至殴打你,让你付出毕生难忘惨痛代价。

但是叶利钦的经济改革也没有成功,他让坦克把苏维埃议会大楼炸出了一个大洞,用塔曼师和近坦4师镇压抗议的莫斯科民众。他推动休克疗法执行全盘激进私有化,结果一度令俄罗斯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推倒了苏联后,俄罗斯人民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牛奶面包”的幸福蓝图。

叶利钦没有实现他的承诺,后来他反思说:

我和某些人曾经相信,我们可以轻易地从灰色、停滞、集权的过去,一跃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但事实上没能一跃而过,你们每个人的痛楚都引起了我内心的苦痛。

俄罗斯的左翼学者和政治家,他们肯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反对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颠覆苏联。同时认为对于苏联、苏共的错误和失误应予分析批判,总结教训。

其中资格最老的是十月革命的参加者,斯大林的老战友卡冈诺维奇。他也是苏联第一代硕果仅存的元老,1957年后被赫鲁晓夫开除出党。1990年10月,他已97岁,双目失明,但思维还很清晰。

有记者专访,卡冈诺维奇说:

当我看到所有的辩论实际上都是一个调子的时候,我感到很痛心。公开性变成了单行道,只朝一个方向走,是单行道,人民的另一方没有声音。现在说过去的领导人全是恶魔,过去的一切全推倒,统统推倒。但他们不想想,我们曾是一个小党,摆脱地下状态时才有4万党员,直到十月革命才有三四十万党员。当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都各有几百万人。但我们战胜了他们,为什么能战胜,怎样战胜的?在革命时期,党不仅有组织力量,而且有思想力量,我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争取人的心灵和思想,满足人民的愿望。

曾是戈尔巴乔夫左膀右臂的利加乔夫,被称为传统派代表人物。他认为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放弃马列主义,改变党的方针,他强调“这是一场骗局”。

他说:

改革伊始,人民抱有巨大的希望,但改革却以给我国带来沉重灾难而告终,改革的领袖戈尔巴乔夫也落了个不光彩的下场。部分高层领导人放弃了当初被宣布的、受到人民支持的目标,采取了改变现有制度基础的方针。我认为改变现有制度正是社会深刻解体的根源,是人民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

当年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对苏联改革的失败感到痛苦和悲愤,认为这是一系列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包括:时代的特点、公开和暗藏的反对派以及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品质等。

也有外部因素,

“我们知道有数十人到美国接受指示”

。但对于这场社会剧变,他的突出感受是领导人的背叛,他认为,

“是党的领导者们,正是他们背叛了党,出卖了国家和人民”。

雷日科夫对戈尔巴乔夫可谓是一生黑,他骂道:此人身上同时还有一种魔鬼般喜欢背叛的特性。在我看来,这种特性是他性格的组成部分。他不仅背叛我们喝全国人民据以追随他信赖他的理想,还一次次奸诈狡猾地把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们都出卖掉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像扔掉废物一样,把人们抛开的。

而原克格勃主席,8.19事件主要参加者克留奇科夫以他独有的克格勃视角,强调苏联剧变是某些人的阴谋破坏,主要是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两个人。

克留奇科夫因8.19被捕,1993年11月30日,在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时,他的态度也没有丝毫改变,他当众说:

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既是改革的设计师又是施工者,他们一起参与阴谋的制定与执行,他们达成一致,相互配合,紧密合作,有机地相互补充,有时出于战术上的考虑还变换角色。

中派介于左右两派之间,他们大多主张对过去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继承有生命力的部分走第三条路。

比如罗·麦德维杰夫,曾是苏联持不同证件者,戈氏倡导改革后成为苏共中央委员,苏联解体后成为劳动人民党领导人。

他认为苏联在新社会建设方面曾取得巨大成就,实行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许多社会主义价值观得以实现,但代价也是高昂的。

他称苏联的社会主义为国家社会主义,是个复杂矛盾的体系:既有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许多设想,又有国家资本主义成分(如干部委任制、垄断、剥削)、国家封建主义成分(农民依附于农场、农庄)。

这种体制的优点是具有巨大的动员能力,可以迅速有效地集中巨额资源去完成某些重大项目,但到20世纪后期这些优势已逐渐消失。

而过渡集中制的弊端是靠行政手段,不是经济手段来克服,这样的苏联社会只能在极权主义条件下靠军队和国家安全组织的保护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是在全面冷战条件下才有效率,而在缓和的条件下即开始瓦解。

居民意见没有受到关注,不能对上层决策施加影响。一些党员掌握权力之后,成为骑在人民头上追求个人利益的官吏,庞大的宣传机器徒劳无益地空转,人民已不大相信这些宣传,于是他们相信新政治家的许诺。

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工作了六年的忠实追随者切尔尼亚耶夫则是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苏维埃制度对文明的主要贡献,是使一个横跨八个时区,具有3亿人口的文盲国家变成了世界上最爱读书和最有教育的国家(此处他指的是人数而言),但它的最大错误是发动了冷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避免国家崩溃唯一合理的道路,苏联之所以垮台,是一些人利用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排挤掉了戈尔巴乔夫,使国家陷入了瓦解。

对于戈尔巴乔夫,切尔尼亚耶夫评价道,

在他所走的这段道路上,尽管有错误、失算和弱点,并没有辜负自己的使命。

苏联解体已超过30年,余波仍在。当事人的这些总结和评价,固然代表各自利益和立场,但这些亲历者的见解,也有其独到、深刻之处,值得人们深思。

(苏联历史系列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书籍成了“有准备的伙伴” 在儿童的阅读世界里,我们极尽可能做到如钱伯斯在“陈列方式”章节所说的“通过各种深具创意的方式展示”。...
原创 此... 正所谓人无完人,即使古代的一些明君也会存在这缺点,即使是秦皇汉武也不例外。不过有一位皇帝则是例外,他...
原创 先... 1、艾布·伯克尔(573~634年):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任正统哈里发,被赐以“萨迪克”(忠贞者)称号...
珍罕瓷器秋拍精选预展,8月25... 纽约邦瀚斯将于8月25至28日在香港邦瀚斯亚太区总部太古广场六座举办秋拍预展,特选四件中国瓷器精品和...
原创 看... 《——【·前言·】——》 古代皇室里,谁来继承皇位都不是件简单事。周朝刚建立时,王子们的婚姻不是随便...
原创 杨... 自古红颜多薄命,杨贵妃作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在“马嵬坡下断红颜”。杨玉环...
原创 “... “闯王”李自成,只用了短短的两个多月就成功进入大明京师,但只做了42天的皇帝,就败走。在北京城是天天...
原创 为... 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带领下,蒙古人从蒙古草原上崛起,横扫欧亚,灭国四十,建立起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
马可波罗深交所IPO上市注册:... 马可波罗控股开启上市之旅,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它在艺术陶瓷领域也成绩卓著,尤其是“印象敦煌...
新疆考古研究先驱、南通籍考古学... 2月7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讣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王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