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的王朝,亡国前,也要用尽余力灭掉3个强国
创始人
2025-08-19 04:32:13
0

——【·前言·】——»

大唐盛世,曾是中华文明的巅峰,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万国来朝的盛况,都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然而,盛极必衰是历史的规律,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王朝如同经历了一场剧烈的震荡,国力由盛转衰,内部矛盾日益激化,曾经的辉煌逐渐蒙上阴影。

安史之乱如同一道巨大的裂痕,撕开了大唐盛世的华丽外衣,也深刻地影响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地方势力拥兵自重,中央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与此同时,外部的威胁也日益加剧,曾经臣服于大唐的周边国家,如南诏、吐蕃、回鹘,也开始蠢蠢欲动,虎视眈眈地觊觎着这片风雨飘摇的土地。

内忧外患之下,大唐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即使在风雨飘摇之中,唐朝也从未放弃对外战争,用鲜血和勇气捍卫着国家的统一和尊严。

这便是唐朝晚期对外战争的恢弘史诗,一曲充满悲壮与荣耀的壮歌。

——【·错失良机·】——»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叛军势如破竹,迅速攻陷了大唐东都洛阳,兵锋直指西京长安。

在这危急关头,老将哥舒翰临危受命,率领二十万大军镇守潼关,成为保卫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

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深知此时叛军士气正盛,不宜与之硬碰硬,他制定了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的战略部署,意图拖垮叛军,等待反攻的时机。

这个策略无疑是明智之举,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安史之乱或许能够迅速平息,大唐王朝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巨大的浩劫。

然而,天不遂人愿,朝廷内部的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却从中作梗,他们担心哥舒翰功高盖主,于是不断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唆使唐玄宗逼迫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深知此举的危险性,他多次上书陈述利害,苦劝唐玄宗不要轻举妄动,然而,被谗言蒙蔽的唐玄宗却一意孤行,不听劝谏,最终下令哥舒翰出战。

无奈之下,哥舒翰只得率军出关迎战,结果中了叛军的埋伏,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哥舒翰本人也惨遭杀害。

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唐玄宗仓皇西逃,安史之乱进一步扩大,大唐王朝也由此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战乱之中。

哥舒翰的悲剧,是唐朝政治腐败和决策失误的缩影,也使平定安史之乱的最佳时机被白白错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这场战役的失利,不仅使唐朝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也动摇了国家的根基,为日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唐朝的西北边陲,那里,另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崛起,它就是吐蕃。

——【·吐蕃伺机而动·】——»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曾经十分友好,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和睦相处。

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布达拉宫,也体现了对唐朝的尊重和重视。然而,这种友好关系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随着唐朝国力的衰弱,吐蕃的野心逐渐膨胀,他们不再满足于臣服的地位,开始觊觎唐朝的领土。

安史之乱的爆发,给了吐蕃可乘之机,唐朝为了平定内乱,不得不从西北边境抽调大量兵力,导致边防空虚。

吐蕃趁此机会,大举入侵唐朝的陇右、河西等地区,攻城掠地,扩张势力。

公元756年,吐蕃攻陷了陇右都护府下的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六军及石堡、百谷、雕窠三城,鄯、武、叠、宕四州也相继落入吐蕃手中。

安史之乱平定后,吐蕃的攻势更加猛烈,他们又攻取了秦、渭、洮、临、成、河、兰、岷、廓九州,兵锋直指长安,唐朝的西北边境岌岌可危。

面对吐蕃的步步紧逼,唐朝并没有屈服。尽管内部藩镇割据,国力衰弱,但唐朝仍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抵抗意志。

唐朝节度使张议潮挺身而出,率领军队展开反击。

他利用吐蕃内部的矛盾,巧妙地运用战术,率领军队浴血奋战,先后收复了十一个州,将吐蕃侵略者赶出了唐朝的领土。

张议潮的胜利,不仅保卫了唐朝的西北边疆,也鼓舞了唐朝军民的士气,展现了唐朝不畏强敌,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回鹘落进下石·】——»

回鹘,曾经是唐朝的忠实盟友,在唐朝平定薛延陀的战争中,回鹘积极配合,为唐朝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安史之乱后,回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们不再满足于臣服的地位,开始利用唐朝的困境,不断索取好处,甚至趁火打劫,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

回鹘骑兵的贪婪令人发指。他们狮子大开口地向唐朝索要巨额报酬,甚至提出了“以抢代酬”的无理要求,允许他们在攻克城池后随意抢掠财物和妇女。唐朝为了平定内乱,不得不忍辱负重,答应了回鹘的无理要求,这无疑是对国家尊严的巨大损害。

唐代宗时期,洛阳再次沦陷,回鹘骑兵再次以“帮助”的名义进入洛阳城,进行了疯狂的劫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洛阳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回鹘的贪婪和暴行激起了唐朝的强烈愤慨,也让唐朝意识到,对回鹘的姑息养奸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唐朝虽然国力衰弱,但并没有放弃抵抗。841年,经过多年的准备,唐朝终于对回鹘发动了反击。

卢龙节度使张仲武率领军队,对回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唐军英勇作战,势如破竹,杀敌俘虏九万多人,震慑了其他部落,十万回鹘部落闻风而降。

然而,回鹘中最强大的乌介可汗仍然不把唐朝放在眼里,他率领残部继续顽抗,并主动挑衅唐朝。

唐朝再次出兵,将乌介可汗的势力彻底击溃,乌介可汗仅带着五百多人逃往西北。

唐军乘胜追击,将试图复国的回鹘残部彻底消灭,回鹘最终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南诏背叛·】——»

南诏,位于今云南洱海地区,曾经是唐朝的藩属国。唐朝对南诏的统一给予了大力支持,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并派使臣协助南诏统一六诏。

然而,随着南诏的强大,他们与唐朝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天宝年间,南诏与唐朝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天宝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唐朝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然而,由于指挥失误和后勤补给不足,唐军惨败,损失惨重,“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二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天宝之战的失败,不仅使唐朝损失惨重,也加剧了唐朝内部的矛盾,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天宝之战后,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彻底破裂,南诏不断骚扰唐朝的安南和西川地区,成为唐朝西南边境的一大威胁。尽管唐朝面临内忧外患,但平定南诏的决心从未动摇。

唐朝晚期,高骈临危受命,率领五千精兵南下,对南诏发动了进攻。

高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率领唐军渡过红河,在南定大败南诏军队,随后围攻交趾城。

南诏军队顽强抵抗,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南诏国力耗尽,士兵死伤无数。

——【·总结·】——»

最终,南诏王骠信被迫将儿子送到唐朝作为人质,表示臣服,并发誓永不再与唐朝为敌。

高骈平定南诏,再次展现了唐朝即使在晚期也仍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维护了西南边境的稳定。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的王朝,亡国前,也要用尽余力灭掉3个强国 2023-08-09 18:18·敦煌发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内容。这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例如...
原创 原... 诸葛亮一生征战四方,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丞相,深受后人敬仰。但在他最初的选择中,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靠曹操呢...
蒋小田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 蒋小田,1981年生于安徽黄山。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
威海鑫盛威机械取得一种木工锯床...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威海鑫盛威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木工锯床的圆盘锯防护装置”的专利,授...
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文雅,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原创 蓝...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位备受瞩目的开国将领,他的名字与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紧密相连。然而,严格来说,蓝玉并不是...
仰韶彩陶取得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仰韶彩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末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朝鲜谁都不服,却主动将三位中国... 朝鲜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占比不大,可脾气那叫一个硬气,向来不惯着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多人...
河南省纪委监委:刘国松被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巡视员刘国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
特朗普把话带到,高市早苗还是拒...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