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以为我在“洗白”安禄山,你错了,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
创始人
2025-08-19 02:32:13
0

#深度好文计划#历史的纱幕下,安禄山这一角色迷雾重重。尽管有人试图为他“洗白”,但在权谋与战乱的交织中,真相远比传闻复杂。今日,我们揭开这层纱幕,探寻真实的安禄山,这并非是对他的美化,而是还原一个历史中鲜为人知的安禄山。

在历史长河中,安禄山的形象或许被误解与谣言笼罩,但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本文深入挖掘安禄山的真实面貌,还原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与命运。让我们穿越时空,揭开那层迷雾,探寻那个或许英勇、或许曲折的安禄山真实故事。

【看似突如其来,安禄山的崛起其实毫不意外】

安禄山,原名轧荦山,出身突厥贵族。年少时漂泊边疆,迫于生计,他涉足诸多阴暗之事,鸡鸣狗盗无所不为。这位曾被忽视的小人物,却险些颠覆大唐盛世。然而,他的出身背景,注定了他无法平凡度日。

原想以偷羊充饥,安禄山却不慎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捕获。依照唐律,此罪当斩。然而,安禄山胆识过人,竟向张守珪求情,承诺能歼灭两蕃。他深知人心,巧妙利用张守珪的弱点。张守珪竟被其说服,决定给予他一次生机。

机会不期而至,安禄山展现了他的超凡身手,成功完成任务,让张守珪刮目相看。这位边疆少年,竟拥有如此非凡的才干与胆识!张守珪心中暗自赞叹,决定将他收为义子,并提拔他担任偏将一职。

在张守珪的麾下,安禄山迅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勇猛果敢,善于运筹帷幄,深受长官的青睐。鉴于此,张守珪决定将他举荐至朝廷,以施展其卓越的才华,为国家尽忠职守。

顺风顺水,似乎是天意眷顾。安禄山擅长捕捉时机,更擅长取悦权贵。他深知,仅凭偏远小吏的推荐,难以在朝堂立足。因此,他极力结交朝中显贵,慷慨赠予金银财宝,不惜一切代价换取他们的青睐。

有人指责他投机钻营,然而,投机者岂能长久顺风顺水?安禄山的野心远非金银珠宝所能满足,他渴望的,是那份能让边陲小卒也在朝堂上掀起波澜的权势与地位,那是他心中的荣耀与追求。

【重用安禄山,唐玄宗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在唐玄宗的赏识之下,安禄山于736年得以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凭借张守珪的极力推荐,这位出身低微的胡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入朝为官,担任平卢军使,肩负起管理边疆军事的重任。

唐玄宗为何青睐一名偏远小兵?原是陛下渴求安禄山般的人才——既为胡人又忠诚无比,用以平衡汉族力量。然陛下未曾料到,野心勃勃之人岂愿沦为制衡之棋。陛下只见安禄山之忠诚,却未窥其谦卑背后隐藏的狡黠与雄心。

安禄山深知单凭皇帝宠信难以在朝廷立足,便设法腐化朝廷,以金钱贿赂权贵,谄媚宰相。李林甫在世时,尚能稍加约束安禄山,然其逝世后,朝中仅余杨国忠为相,而杨国忠对军事一窍不通,无法遏制安禄山的野心。

天宝十年,安禄山手握重兵,荣任河东节度使,麾下雄师十余万。兵权之重,足以引发野心家之贪婪。唐玄宗虽视安禄山如亲子,却未曾预见亲子亦能成患。至天宝十四年,这猛虎饥饿难耐,终于显露獠牙,野心毕露!

安禄山竟然背叛了朝廷!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撼着整个大唐帝国。曾经忠诚的将领,如今却成为叛乱的罪魁祸首,令人难以置信。大唐的安宁与稳定,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自封帝号,建立“大燕”国。他纵容军队在河南地区肆意屠杀,致使北方陷入混乱与战火之中。胡儿安禄山掀起的这场风波,几乎将大唐帝国一分为二,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唐玄宗在危机面前显得手足无措,而保卫大唐的重任却落在了太子李亨的肩上。李亨果断斩除奸臣杨国忠,又迫使唐玄宗忍痛赐死宠妃杨贵妃。老皇帝心力交瘁,只能率领王公们仓皇逃离。

安禄山攻陷两京后,军威愈盛,竟暗中向唐玄宗抛出橄榄枝。他暗遣使者,企图与旧主和解。唐玄宗心中犹存一丝父子情,欲应其请。然朝臣们坚决反对,唐玄宗无奈,只得下定决心,誓将叛子安禄山讨伐到底。

此刻,太子李亨含泪向父皇倾诉:“安禄山反唐,皆因杨相国忠谗言,若陛下纵容,国何以为家!”唐玄宗虽难辨真伪,仍下令征讨,内心却盼其改过自新。太子旁观冷笑,深知安禄山野心难平,岂会轻易罢手。

【被亲儿子所弑,安禄山的凄凉下场】

在唐军猛烈的攻势下,安禄山的宏图霸业终告破灭。其子安庆绪、安庆和相继倒戈相向,归顺唐军。尤为讽刺的是,安庆宗,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长子,竟亲自领军围攻其父,宣告了安禄山时代的终结。

755年之秋,安禄山在沉睡中遭亲生子所遣刺客暗杀,一命呜呼。这位曾欲颠覆大唐的野心勃勃之徒,终究在挫败与背叛的阴影下,匆匆落幕,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至此画上句号。

历经三载风雨洗礼,安史之乱终得平息。然而,大唐盛世却已不复当年辉煌,江山虽在,荣光难寻。岁月流转,往昔荣光已成过往云烟,令人扼腕叹息。

这便是安禄山的真实写照,亦是安史之乱的缩影。面对挫败与背叛,他是否曾悔过曾经的狂妄?抑或在心底默默回味,那曾驰骋朝堂、权贵簇拥的辉煌岁月?历史对他并不宽容,然其过往纷繁复杂,岂是三言两语能尽述?

【结语】

他,曾是边疆默默无闻的小卒,凭借睿智与策略,一步步踏上荣耀之路。终于,皇帝青睐有加,赋予重任,使他跃居权力之巅,名震四方。他的人生,如同传奇般绚丽多彩,充满了逆袭与荣耀。

安禄山的人生,可谓成也安史之乱,败也安史之乱。他的命运,犹如一幅精心编织的权谋画卷,充斥着算计与斗争。他的一生,在权力的漩涡中起伏跌宕,终究难逃历史的审判。

胡儿安禄山掀起的风波,成为大唐历史的转折点。自此,曾经的辉煌盛世一去不复返,大唐王朝日渐衰落,再难重振开元盛世的雄风。这段历史,让人扼腕叹息,也铭记着过去的荣光与衰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一提到诸葛亮,我们就会想到一位智者,手拿羽毛扇,头戴青丝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的从容、...
原创 5... 1955年,新中国的首次大授衔前,朱老总拿到了一份评选小组拟定好的名单。 拿到评选名单后,朱老总对里...
原创 盘... 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以来即确定的王朝承统制,士大夫拥护,皇帝支持,背后又有皇后母族鼎立相助,理论上是最...
原创 蒋... 在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毛人凤接到了蒋介石下达的一个暗杀命令。 毛人凤看到名单后思虑良久,最终他只杀了其...
欧阳修、司马光批他无耻,王安石... 欧阳修、司马光等后世史家批评他不知廉耻,而王安石、苏轼等人则有不同看法,认为他在乱世中保护了百姓和文...
原创 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番征战,天下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战争成了这一时期经久不衰的话题...
原创 《... 一、《贺新郎·读史》的写作背景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对古今中外的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等,尤其是中国...
原创 苏... 由于之前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国家最后分崩离析的经验,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一直采用的就是重文抑武的方针。在这...
原创 贵... 文/盛弘 有那么一个人,敢在那样的时代下,提出自己截然不同的见解,有那么一个人,在众望所归下,转身走...
原创 慈... 慈禧一生机关算尽,无论是当初同治去世以后,选出傀儡皇帝光绪还是垂帘听政,一步步地成为清朝最大的掌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