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有明原名罗颖,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河南小脚农妇,在自身努力和社会风云之下,最终成为享誉京城的骨科大师,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呢?
1904年,罗有明出生于河南省一个中医世家,其父为其取名罗颖,但是这个贤淑而温雅的名字,却遭到祖父的强烈反对,他认为“颖”与“影”谐音,这个名字会影响罗家的香火,于是只准叫她“大妮”。
罗家的中医正骨术非常有名,是罗家几代人积累的经验,是真正的祖传之术。但是,她家族的规定是传单不传双,传男不传女。罗有明姊妹兄弟五人,她是老二,再加上是女孩子,所以,她根本不属于家族传承人。但是,命运之事谁也说不清,她在所有的姊妹兄弟中悟性最好,而且非常勤劳,舍得吃苦下功夫,父亲在行医之时,她从小就伴随在身边,不到10岁时就可以协助行医,到了15岁,她就可以独立看病,而且诊断既快又准,而到了16岁时,她因独立法治一位被牛抵伤者而一战成名。看到这个孩子如此有天性,于是父亲破例让她成为罗氏正骨的第五代传人之一。
18岁时,罗有明嫁到同县王家,丈夫叫王治忠,按那个时代的封建习俗,她的名字叫“王罗氏”,而她的大名罗颖也慢慢被世人所淡忘。王家原本殷实,可是因为一场官司而散尽家财,丈夫外出谋生一去不归,罗有明从此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婆家坐诊行医,以行医的收入来贴补家用,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20多年。
新中国刚刚成立,王罗氏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军人,告知她一个消息,她的丈夫王治忠不但还活着,而且当年还参加了红军,现在成为了中央警卫团的一名军官。但是,现在受重伤需要家人照顾。听到这个消息,王罗氏悲喜交加,立即跟来人来到北京护理丈夫王治忠。
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她主动申请帮助治疗受到骨伤的战士,成为一名编外的“军医”。由于医术高超,后来正式成为部队的医生。
从部队转业后,她自己开设诊所行医,继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医术高,名气大,罗有明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平均每天要接诊全国各地的病人200余人,而且都是慕名而来。
后来,罗有明打破罗氏正骨绝技不准外传的家规,将自己家传的技术在卫生部组织的培训班上进行传授,甚至还有国外的医生来拜师。后来,国家卫生部拨出专款修建了“罗有明骨伤科医院”,并由罗有明担任院长。
罗有明一生从医90余载,治愈了无数的骨伤病人,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8年10月,105岁的罗有明在睡梦中安然离去。消息传来,全国哀痛,特别是她帮助解除过痛苦的人,更是悲伤不已。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沁园春·江泽民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