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正式合并为华东野战军,由于此前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中两大野战军密切配合,双方合作越来越融洽。而国民党军此时却断定,我军在经过两次战役以后损失惨重,调集20个整编师30万人,意图进攻我主力集结的临沂地区,为了这次战役顺利,陈诚下令要求济南王耀武也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
虽然王耀武心里万般不情愿,但最终还是下令由李仙洲率领第46、73、12等三个军的兵力,组成了北线集团,与欧震兵团8个整编师的兵力组成的南线兵团,向临沂方向对进。
为了防止被我军分割包围全歼,南北两线进攻的国民党军整体采用的是滚筒式推进,所有各军都是齐头并进的方式,针对敌人的企图,当时华野上报以后,上级制定了3套战略计划,其中前两个方案都是围绕欧震集团做文章,在充分考虑到欧震集团可能的进军速度,我军适时准备放弃临沂,引诱欧震集团露出破绽,并伺机歼灭。
当然还有第三套方案,那就是放弃南线集团,如果实在找不到机会的话,华野可寻找机会,放弃临沂,以一个或几个纵队牵住欧震集团,伺机调集主力,吃掉北线集团李仙洲所部。
事实上在真实作战中,由于欧震集团破绽难以寻出,因此华野集中主力,准备吃掉以李仙洲为主的北线集团,然而对于如何才能掩藏自己真实战略意图,对整个战役的胜利是有着关键意义的。
身在济南的王耀武早已经察觉到了战场的不对劲儿,首先是南线集团欧震兵团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临沂,虽然无论是内部战报还是报纸上,都吹嘘国民党军“歼敌”15万,取得临沂大捷云云,但深知国民党军内部种种弊端的王耀武,却很清楚南线集团根本就没有找到我军主力,那么华野真正的主力在什么地方呢?
王耀武因此打电话给李仙洲,要求李仙洲星夜北撤,由于王耀武、陈诚、蒋介石之间矛盾纷争,以至于当时北线李仙洲集团在短时间内频繁调动,战机屡屡发生变化。
而当时华野主力确实是已经从临沂调动到了莱芜方向上,就等着李仙洲上钩,但由于敌情反复变化数次,使得不少的指战员心生焦躁的情绪,有的纵队司令员干脆向华野上级报告,敌人既然有逃跑的举动,干脆我们现在出击,这样还能揪住敌人的尾巴。
真正能沉得住气的,还是要数华野部队,特别是粟裕将军,在得到陈毅的支持以后,他严令各部不准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特别是以当时的战场环境,我军对李仙洲集团的合围尚未构成,一旦出现变故,势必暴露我军意图,放跑近在咫尺的敌人。
好在由于华野各个部队都按耐得住,而与此同时李仙洲最终还是接受了蒋介石的命令,认为我军不堪再战,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最终一头撞进了我军的伏击圈,经过几天的激战,李仙洲集团6万大军全军覆没,当然还少不了隐形将军韩练成的努力,李仙洲被我军歼灭后,20多年都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稀里糊涂地跳进包围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