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按照军衔高低,十大元帅率先参加授衔,紧随其后的就是大将、上将,以此类推。
为了加快效率,周恩来总理决定按照每十人一小组进行授衔。
即便如此,授衔仪式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进行到晚间八点多钟。
当授衔仪式圆满结束后,工作人员却发现台下还有一位将军,正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周恩来很好奇,就问这位将军你怎么还不走?
此人回答:“总理,你似乎弄错了。”
周恩来经过工作人员一提醒,一拍脑门:“哎呀,这是我的失误。”
那么,这位授衔仪式结束还不肯离去的将军到底是谁?为何他会说周恩来总理弄错了呢?
图|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一、“猛子政委”黄火星
1909年7月,黄火星生于江西省乐安县。由于军阀混战加上连年天灾,刚满7岁的黄火星不得不与父母一起逃难。
漏偏逢连夜雨,逃难途中黄火星的母亲一病不起!因无钱医治,最终撒手人寰。父亲实在没有办法,就把黄火星卖给了一家陶瓷厂黄姓工人,拿着卖子钱安葬妻子。
年幼的黄火星就这样与亲生父母告别,改姓黄,前往陶瓷厂当学徒。
陶瓷厂的生活无聊且枯燥,工人每天要面对几百度的高温,工作条件恶劣不说,还时常遭到老板的打骂与剥削。
这时的黄火星充满自怨自艾的悲观情绪,他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到底要往何处去?
1929年初,20岁的黄火星与一位余金德的工友成为好友。与泥腿子出身的黄火星不同,余金德有文化,写得一手漂亮字,且出口成章。
或许是个性使然,黄火星很喜欢与余金德一起聊天,这样不仅能增长见闻,还能长点知识。
通过和余金德的聊天,黄火星越来越发现这个好友怎么满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到底是谁?他其实不清楚,但是这两人所提出的一系列主义,能带领全中国劳苦大众翻身做主。
其实,余金德名义上是陶瓷厂工人,私底下是一位共产党人。1929年正值白色恐怖最为鼎盛时期,余金德受党中央委派,在江西各地发展优秀青年。
他见黄火星虽无甚文化,却吃苦耐劳,有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在他的教育和启发下,黄火星慢慢接受进步思想,开始带头反抗陶瓷厂老板的压榨剥削。
1929年端午节这一天,黄火星参加党领导发动的雄黄酒罢工运动。这场罢工运动在乐安、景德镇等地持续一个多月,黄火星和余金德等人坚持在斗争一线,积极联合工友向政府进行施压。
最终,雄黄酒罢工运动以工人阶级的胜利告终,极大鼓舞黄火星坚持革命的信心。
1930年盛夏,红军第二次占领江西景德镇,成立市总工会,各方面表现突出的黄火星被任命为市总工会青年部宣传员。
1930年底,红军撤离景德镇,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到处逮捕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
黄火星与市工会纠察队参加浮梁游击大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
1933年1月,黄火星被任命为红十一军第33师第95团政治委员,同时参加中央苏区对国民党反动派实施的反“围剿”斗争。
红十一军担负的任务是伪装成中央红军主力,进入黎川地区,吸引牵制国民党军第三十六师主力。
在战斗过程中。身为政治委员的黄火星身先士卒,抱着一挺机关枪,带领部队猛冲猛打。战友们互相调侃:“他根本不是火星,分明是个猛子。”
于是,“猛子政委”的称号就在红军部队中流传开。(褒义)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黄火星所在的闽西南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他担任支队第三团团长,带领部队在小丹阳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坚持敌后统战工作。
图|青年黄火星
因条件十分艰苦,每个战士平均领三发子弹,子弹打完只能和敌人肉搏。黄火星积极开动脑筋,如同经典抗战剧《亮剑》里的男主角李云龙一样,经常率领小分队去日伪运输线上进行侦察。
有一次,黄火星发现安徽当涂至芜湖之间日本军列会经常运输大量军需物资。他瞅准时机,率领部队袭击一辆日本军列,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毛毯和大衣。
三团从此鸟枪换炮,战士们弹药充足,打起日军来更有斗志。
1938年8月,新四军与日伪军爆发小丹阳战斗,黄火星率领三团击毙击伤340余名敌人,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嚣张气焰。
1938年底,驻守南京的日军联队长凤山少佐集结2000余名日伪军,向新四军根据地发起进攻。面对严峻复杂形势,黄火星率领部队与日伪军持续进行两天两夜激烈战斗,共击毙击伤200余名敌军,取得反“扫荡”斗争的初步胜利。
皖南事变前夕,黄火星率领第二支队随中路纵队前进一起活动。皖南事变时,黄火星亲临前线指挥,大腿不幸被子弹射中。他轻伤不下火线,拖着伤腿指挥部队突出重围。
1941年2月,皖江根据地成立皖中区党委,黄火星担任委员。不久,调任师政治部副主任、代理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火星率领部队开赴山东台儿庄,组成山东野战军。解放战争爆发后,黄火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莱阳、兖州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前,黄火星率领华野第七纵队切断黄百韬兵团西逃之路,参加双堆集围歼黄维十二兵团战斗。
淮海战役后,华东野战军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黄火星所在的第七纵队改为第二十五军,黄火星继续担任政委。
解放上海战斗时,黄火星率二十五军接替兄弟部队,从吴淞口一路打进虹口。
1949年7月,黄火星与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二十九军军长胡炳云共同率领部队向福建进军,参加解放厦门岛战役。
1950年6月,黄火星调任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兼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5月,黄火星担任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第一任军事检察长。
在多年检查工作中,黄火星一贯秉公执法,坚持实事求是。为了完成好本职工作,黄火星经常深入连队进行检查指导。
1971年4月,黄火星因病逝世。二、黄火星——黄火青,一字之差却差之甚远
1955年9月27日,黄火星与其他将帅一起前往北京中南海参加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老将军参加仪式前,多从各方渠道了解到自己会受领哪种军衔。
因为人数过多,周恩来总理想了一个好办法,元帅、大将、上将除外,受领中将、少将的军官每批十人上台受领军衔和勋章。
效率提高了,却出现有些同名的将军互相念错的状况。好在大部分将军都是老相识,知道彼此的名字相近,即使工作人员念错,他们自己就能纠正。
图|新四军时期的黄火星
27日晚间8点左右,授衔仪式结束,将军们陆续离开,唯独黄火星迟迟不走。据说,老将军的心情由最初的欣喜期待变得焦躁不安。因为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于是就非常失望。
刚刚忙碌完的周恩来总理发现了黄火星一个人孤零零站在台下,就上前询问:“黄同志你怎么还不走?有什么事情吗?”
黄火星没好意思细问,只说:“等到现在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弄错了?”
周恩来立即把工作人员找来询问,经过仔细核对发现,原来是工作人员把黄火星读成黄火青。
黄火青与黄火星都是战功赫赫的老革命,黄火青因为转到地方任职,根据规定不在授衔之列,故黄火星没有弄清楚实际情况。
周恩来办事向来细心周到,他当即让剩余工作人员集合站在台下,乐队继续奏乐,为黄火星颁布命令状。
黄火星独自走上主席台,从周总理手中接过命令状,然后在工作人员的祝贺声中满意地走下主席台。
老将军与周恩来总理的渊源还不止于此。
图|黄火星(右)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
1970年8月,黄火星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住进北京医院。周恩来在百忙之中得知黄火星患病后,立即指示医院成立专门医疗小组,为黄将军进行治疗。
黄火星十分感动,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表示一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投入工作。
其实,黄火星老将军不是要计较什么军衔。他原本接到通知要参加此次授衔仪式,必定榜上有名。等来等去,周总理与工作人员却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这必定会让他感到奇怪,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尴尬的情况。
回顾黄火星将军光辉的一生,从幼年时期饱尝艰辛,到参加革命工作九死一生,为党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
如同其他开国将帅,黄火星亦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