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英雄岳飞为什么要把益阳的这个地方取名叫烂泥湖?偏偏益阳人还很感谢他,从洞庭湖单边蓄洪开始,只要长江到了汛期,洞庭湖就是水灾泛滥。南宋初期,这些人实在是顶不住了,就有一个叫杨幺的人,聚集了一些湖南农民,在这边筑堤围垦。那个时候都没饭吃,所以加入的人就越来越多。杨幺也成为了洞庭湖这一带的大哥。
七州十六县都是他的地盘,公元1131年,他在笔架山这边找到了一个落脚点,这地方左右各一个湖泊,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左边叫凤凰,右边叫来仪。宋高宗知道之后,气得火气直冲。就命岳飞带了20万士兵来找他盘缠。杨幺战败,按规定这些协助他的农民也要受到牵连。这时岳飞的儿子岳云就站出来说,这些百姓一个个吓得跟烂泥巴一样,日后也是烂泥扶不上墙,这岳飞一听,就顺着说,没错,这个地方就叫烂泥湖,住的都是贫困百姓,所以这些百姓就幸免于难。
而烂泥湖这个名字也被写到了县志地名上,后面南宋被元朝取代,元朝对汉文化不屑一顾,又把烂泥湖改成了来仪湖,反正他们都不知道。
但到了明朝,朱元璋是汉人,来仪湖是出天子的,后来又改成了烂泥湖。到了清朝,这个名字是不能不能改回来,但没想到满人对汉文化有所研究,名字最终也没改成,后来洞庭湖缺乏治理,烂泥湖水系不通,变成了真正的烂泥湖。
在1974到1976年,三年时间41万农民带锄头、铁锹、板车和扁担。在烂泥湖开渠筑堤,划湖造田,把烂泥湖变成了一个防洪大堤,堪称益阳水利历史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