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主动请辞三顶桂冠,是季羡林先生,对贪慕虚荣风气的无声抗议
创始人
2025-08-18 18:03:06
0

季羡林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先生在生前,曾主动请辞了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本文将剖析一下,对于这三顶桂冠,季羡林先生到底够不够格?他主动请辞又是为了什么呢?

一.主动请辞三顶诱人桂冠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随着他的出名,许多荣誉与桂冠接踵而至,不过,对于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诱人桂冠,季羡林却主动请辞。

在2006年年底公开发行的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的:

关于“国学大师”,季先生道: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虽然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有关“学界泰斗”,季先生是这样说的: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我还一度担任行政工作,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像我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最后再说“国宝”,季先生道: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

可是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让我实在是大惑不解。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想,很有必要来一个急刹车。

季先生归纳总结道:“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二.这三顶桂冠,季先生够格吗?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些含金量极高令人羡慕的字眼,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可这三顶诱人的桂冠就这样被我们的季老先生“轻易”地自己给自己摘去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多么地不可思议!要知道,那是很多人终身奋斗的目标啊!那么,这三顶桂冠,季先生到底够不够格呢?

每每说到季羡林老先生,国人无不敬重有加,这不仅因为季羡林先生精通12国语言: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翻译了大量作品。还因为他拥有渊博的知识,有关他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的研究领域共有8个方面。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是岁月把季羡林塑造成北京大学的“元老”和“活字典”,塑造成高等院校内硕果仅存的文科大儒。他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成长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因此,称季羡林先生为“国学大师”毫不过分。

此外,季羡林除了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读俄文、法文外,尤精于吐火罗文,这是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又是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他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季羡林老先生一生中著有专业学术著作20余本;翻译了大量国外优秀作品;撰写散文随笔近20部;还有近十余篇佳文,被收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中。所以说,“学界泰斗”与“国宝”这二顶桂冠,季羡林老先生也是当之无愧的。

综上所述,“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季先生是完全够格的。

三.主动请辞说明了什么?

主动请辞三顶桂冠的行为,充分反映了季老先生“视功名如过眼烟云”的坦荡胸怀。因为,无论才学也好,还是论人品也好,季老的三顶桂冠都当之无愧,可他老人家却并没有如此地“看重”自己,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百姓,这样的胸怀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少的一种精神资源。

季老主动请辞三顶桂冠,还是对贪慕虚荣风气的无声抗议。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少人开始丧失自己的道德操守,在学术界更是上演了一幕幕肮脏的“闹剧”,为了获得高级职称,不惜造假,为了显示学术成果,不惜剽窃别人的论文,所有这些都严重地败坏着学界风气。

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崇尚实干,而不是欺上瞒下,欺世盗名。在这方面,季老先生给国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愿世人能从季老先生的“请辞”中得到教益。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书推荐 | 每周新书【第5期... 题名:我在故宫画小画儿 作者: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 馆藏地点:二楼外借室 索书号:K9...
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画家王磊新书... 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刘微)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暨新书分享会”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直播间...
唐卡艺术巡礼在澳门揭幕 中新网澳门8月18日电 (记者 郑嘉伟)“丹青藏韵——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巡礼·澳门站”18日在澳门...
原创 泽... 在全球政局瞬息万变的今天,泽连斯基无疑成为了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的人物。最近几周,他不断在外交前线展现...
如何判别茶叶质量? 茶叶的质量受茶树品种、茶树生长的环境、茶树栽培管理的条件、鲜叶采摘嫩度、茶叶加工技术等众多因子的影响...
原创 霍... 您知道霍光吗?他是汉朝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曾以汉武帝托孤大臣之首的身份,辅佐汉昭帝多年;汉昭帝...
原创 美...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美国自建国之后只有过每4年或者8年一次的总统轮换,从未有过朝代,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
原创 曾... ? ? 世界历史浩如烟海,虽然不可阻挡地向前推进,但对于国家的兴衰而言,前途却总是未卜的。即便对...
原创 墨... 引言 “上帝的意志,显然是要我们占据这个大陆。” 要不然说,道貌岸然这一块,还是得看美国人。侵略就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