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明目张胆抢地盘,为何明朝无动于衷?你看李成梁干了啥事
创始人
2024-11-27 10:54:43
0

原标题:努尔哈赤明目张胆抢地盘,为何明朝无动于衷?你看李成梁干了啥事

万历皇帝与努尔哈赤,两人仅相差四岁,有人说,明朝实亡于万历,不是没有道理。

努尔哈赤的成长与壮大,都是在万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那么万历为何就不知道遏制呢?

说起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

明朝的对手到底是谁?

明朝中前期在军事上的强硬对手一直都是蒙古,早在朱元璋称帝初期,明朝就大规模地进行了北伐战争,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随后针对北元势力,明朝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如太原之战、沈儿峪之战、岭北之战、捕鱼儿海之战等战略性决战,歼灭了北元军主力。

北元势力衰退后,蒙古各部在连年征战中逐渐分裂为三大部,即鞑靼、瓦剌和兀良哈。

这三大部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他们在相互征战中此消彼长,既相互争斗,又时有联合,还不断与明朝发生冲突。如瓦剌吞并鞑靼,兀良哈追随瓦剌,明成祖朱棣五出漠北征讨蒙古部落。

在明朝的强硬打击下,这三大部也曾向明朝称臣纳贡,但反叛之心终不可灭,一有机会做大,他们就会大举南下,但这个机会也是朱棣给的。

朱棣五征漠北,晚年的三次北征,打击了鞑靼,但却使瓦剌部坐大,最终让鞑靼死在了瓦剌手里,从而使瓦剌一家独大,对明朝形成更强的威胁。所以,朱棣虽然沉重打击了鞑靼、瓦剌,但效果并不大。

而兀良哈因在靖难之役时帮过朱棣,后来朱棣就将原宁王属地作为酬谢赐给了兀良哈,导致兀良哈一下实力大增。

蒙古瓦剌实力壮大后,又以联姻、贿赂等手段,将兀良哈拉拢到自己这一边。此后,他们时常攻掠明朝边关。

明蒙之间的不断摩擦,最终演变为一场大战--土木堡之战,明朝惨败,由此转衰。从此,明朝对蒙古的军事防御也发生了变化,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此后蒙古不断挑衅,甚至在嘉靖年间还发生了庚戌之变,明朝则以防守为主,这种局面一直到隆庆年间才有所改变,“俺答封贡”的实现,标志着明蒙双方关系进入和平相处阶段。

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到1570年的俺答封贡,明蒙之间进行了长达200年的争斗。所以,在明朝人的潜意识当中,他们心中的潜在威胁者一直是蒙古部落。

可以说,明朝对女真部落的忽视,也给了女真崛起的机会,但为何会是努尔哈赤呢?这就不得不提辽东总兵李成梁。

辽东李成梁的战绩

朱元璋过世后,朱棣借靖难之役夺取政权,此后他生怕其他藩王效仿他,于是便开始大规模的内迁边境藩王,尤其是东北三王,即朱元璋分别封在开原的韩王朱松、沈阳的辽王朱植和广宁的沈王朱模。

如果再加上朱棣起兵前大宁卫的宁王朱权,明初辽东有四位藩王镇守。如果朱棣延续朱元璋的政策,那么后起的努尔哈赤想要统一辽东,那就会困难很多。

但朱棣鉴于皇权争霸赛的激烈,他把东北三王及其他们的家眷都内迁了。这样一来,辽东大地就形成了真空地带。

虽然此后明王朝也不断派驻军队,屯垦戍边,但与原始藩王式的大规模迁移,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为防御蒙古,明朝修建了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沿线还设了九个总兵,称“九边”或“九镇”,最西为甘肃镇,最东为辽东镇。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辽东总兵阵亡,李成梁替补上场,从此开启了他在辽东将近半个世纪的征战史。

相对来说,嘉靖、万历年以后,蒙古势力逐渐衰落,对明朝的威胁也越来越小,所以,李成梁在辽东的战事进行得很顺利。

从隆庆四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李成梁在辽东的的战绩傲人,斩首了蒙古黄金家族土蛮部落五万人,打得土蛮部奄奄一息;另一个蒙古部落泰宁部的首领也被他击杀;朵颜三卫也被他打得落花流水。

李成梁解除了蒙古部落对辽东的威胁后,就掉转矛头对准了土著女真,因为此时的辽东女真各部也不听话了。

辽东女真早年接受了明太祖的册封,可以说,各个部落都是朝廷命官。但是女真也并非完全听令于明朝,因为他们有时也受蒙古部落的裹挟,比如土木堡之变时,女真部落就参加了瓦剌对明朝的作战。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西女真第一次大规模地侵扰辽东重镇抚顺。在之后的四五年时间里,建州女真、哈达女真都曾与辽东明军发生过摩擦。

不过好在李成梁来了,万历元年,他就重创了建州女真,俘获其首领王皋,并送至京城处死。

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诱杀了叶赫女真头领海清努;同年,他大举进攻哈达部,并将其全奸。

至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女真部落几乎被李成梁打得奄奄一息。

明朝对女真的一贯措施就是,分而治之,不允许有霸主出现。李成梁对女真的重创,就体现了这个方针。

一系列打击过后,明朝也认为,女真部落没有多厉害,没有必要过于担心,但意外还是出现了,李成梁独独漏掉了一个人--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凭什么崛起?

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的世袭贵族,被明朝处死的王皋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其女嫁给了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觉昌安之子塔克世。

王皋死后,其子阿台逃至古勒寨,时隔九年后,李成梁再度出击,将阿台及其部下尽数剿灭,王皋一系基本被斩尽杀绝。

但就在剿灭阿台的过程中出了个差错,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因试图劝降阿台而入了古勒寨,也一同被明军给剿杀了。

建州右卫王皋崛起之后,觉昌安为笼络他,将孙女嫁给了王皋之子阿台,希望通过联姻加深彼此联系。但王皋对觉昌安父子也没有很客气,后来还是迫使他们父子二人听令于他。

但是觉昌安并不甘愿顺从于王皋,所以暗中与明军仍有来往,比如汇报王皋的劫掠动向等情况。

王皋也知道觉昌安的心思,所以每次劫掠明边境时,都把觉昌安父子带上。这样一来,在明边官心中就会觉得觉昌安父子首鼠两端,不值得信任。

王皋死后,其子阿台等人又兴建了古勒寨,以图为父报仇。此时觉昌安父子的日子也好过多了,至少他们可以呆在自己的寨子里了。

当听闻李成梁围攻古勒寨时,觉昌安父子入寨劝降,却不料身死乱军之中。所以,这口气努尔哈赤是咽不下去的。

要知道,不论王皋、阿台之死,还是觉昌安、塔克世被误杀,他们都与努尔哈赤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这也就注定了努尔哈赤的反骨情绪。

当努尔哈赤找到李成梁质问此事时,李成梁只得承认这是误杀,为安抚努尔哈赤,朝廷让他承袭了都指挥使的职衔,并颁发了授权敕书。

原本此事就算过去了,但努尔哈赤后来发现,原来杀害祖父、父亲的另有其人,罪魁祸首就是建州女真图伦城首领尼堪外兰,由此拉开了努尔哈赤的复仇之路。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历经四年,终于抓获尼堪外兰并将其处死。

在追杀仇人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势力也逐渐壮大,他的手下从百人变成上千人,并一举成为建州女真的老大。

在拥有一定实力之后,努尔哈赤的想法也多了。然而还没等他想好,别的女真部落已经对他下手了,这样一来,反倒替努尔哈赤指出了一条路,那就是一统女真。

万历十六年(1588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之后剑指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四部,叶赫、乌拉较强,哈达和辉发相对较弱,所以,努尔哈赤采取的政策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攻灭哈达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攻灭辉发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攻灭了乌拉。

对于叶赫部,由于明朝从中干扰,直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才最终被攻灭。

在征服女真部落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满文,创建了八旗制度,加强了女真人的军事力量,政治权力也由分散趋向集中。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时年五十八岁。

天命三年(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宣布“今岁必征明”。四月便以“七大恨”,祭告天地,宣布起兵反明,正式向明朝下达了战书。

那么,努尔哈赤在辽东大肆折腾的时候,李成梁在干嘛?明廷又在想什么呢?为何没人来阻止他的发展与壮大?

明末的混乱

万历十年(1582年),努尔哈赤起兵的前一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即万历皇帝亲政,政局由此急转直下。

首先说万历皇帝有着三十年不上朝的历史,奏章也不批,整日忙着过自己荒淫无度的生活。

他大婚动用了边防军费九万两;采办珠宝花费两千四百万两,相当于全国六年的赋税总额;向全国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矿盐税使,搜刮民财。

在帝王的怠惰与奢侈之下,明末官场贪污腐败盛行,政坛黑暗,政局自然也就不稳了,辽东大乱也只是冰山一角。

镇守辽东的李成梁,早年的确将辽东治理得不错,但他的治理方式也是有问题的。

李成梁对女真各部的相互攻杀,实际是见怪不怪的。他在消灭一股女真势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扶持另一股女真势力,并且他还从中渔利。

努尔哈赤就是在他的扶持之下,才有了最原始的积累。而且努尔哈赤不论对李成梁,还是明廷,在表面上都表现得十分顺从。

最重要的是,他摸清了明廷和明将的脾气,大肆贿赂李成梁,并且在二十余年间,曾八次向明廷朝贡。

在李成梁看来,努尔哈赤再牛,也不过是王皋第二,扶持他,还可以利用他掌控女真诸部,毕竟女真部落事务太复杂,有一个代理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在明廷眼中,朝贡与否,是政治上反叛和臣属的标志,很显然,努尔哈赤他有朝贡,不属于反叛分子。

更何况,在努尔哈赤壮大的过程中,明朝进行了万历三大征,明廷军费开支巨大,其中援朝的辽东明军也是损失惨重,所以,对于女真诸部的兼并活动,明朝也不愿过多投入精力。

还有一点,李成梁从1570年出任辽东总兵,到1616年去世,将近50年的时间,他在辽东也是进进出出。

在镇守边关之时,李成梁也享受了无尽的荣华富贵,他不仅控制着辽东的军事,整个东北的经济,如军备、马价、盐税、边关贸易,只要经他手的都要从中谋利。

他用谋私的钱向权贵行贿,结交朝廷大臣,每次奏凯,从内阁六部到各地都督、巡抚,都能收到他的好处,不少朝中重臣都收取了他的大量贿赂。

所以,即便朝中有人弹劾他,他也能轻易平息。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他退休了。此后十年间,辽东总兵先后更换了8人,其中包括他的儿子李如松。

明廷鉴于辽东局势的混乱,只好再次请出了李成梁,此时的他已接八十岁,诸事都力不从心了,能够维持基本态势已经不错了。

对于努尔哈赤,他选择了充分的信任,在奏折里还称赞他忠勇可嘉,这其中有无奈,也有自保的味道。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能够在万历年间崛起,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其一,明朝没有用发展和全局的眼光看问题,导致他们的重点防范对象一直放在蒙古部落身上,从而忽略了对女真部落的控制和打压;

其二,李成梁有一定的责任,有人说他养寇自重,有意纵容努尔哈赤,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其三,明末万历皇帝的不作为,导致官政体系腐败不堪,对外战争又加剧了政局的恶化,从而给了努尔哈赤崛起的机会。

此外,最为重要的是,努尔哈赤正确处理了与明朝的关系,以及与蒙古部落的关系。

当明朝意识到努尔哈赤成为劲敌时,为时已晚,萨尔浒之战基本决定了明清兴亡的走向。

相关内容

千城百县看中国|北京顺义:...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山里辛庄村的千亩梨花竞相绽放。一簇簇...
2025-04-19 16:04:43
内蒙古呼和浩特:花漾青城 ...
来源:人民网“花漾青城”2025呼和浩特赏花季系列文旅活动开幕式现...
2025-04-19 14:34:04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原创 ...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公布的37页豁免清单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2025-04-17 12:11:28
原创 ...
###茶杯用久有茶垢不卫生,别用纸擦,教你3招,轻松清洁茶杯 在...
2025-04-17 09:13:45
原创 ...
农夫山泉最近又干了一件大事。 3月31日,由农夫山泉公司在云南普洱...
2025-04-17 07:20:31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