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黄埔军校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就连一些开国将帅也是出自黄埔军校,也有许多开国将帅没有上过军校,不过笔者今天介绍的这位开国中将,却是报考黄埔的落榜生。
他就是开国中将曹里怀,是湖南资兴市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上学,念过几年书,在当时文化水平并不低,1926年,17岁的曹里怀报考了黄埔军校。
在文化课的考试中,曹里怀的成绩不错,是符合进入黄埔要求的,可是在面试的时候,主考官看他长得又瘦又矮,就以貌取人婉拒了曹里怀,就这样曹里怀落榜了,无奈只好回到家中。
1928年,曹里怀参加了朱老总领导的湘南起义,之后跟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成为了红军战士,由于曹里怀有文化,1929年1月,他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部秘书处的文书,留在朱老总身边工作。
在朱老总的教育下,曹里怀进步神速,他先后担任过连党代表、军部参谋长、师长和军团参谋长等职,他参加了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后来长征路上他因得罪张国焘差点被枪毙。
抗战爆发之后,他担任了留守兵团的参谋长,协助司令员肖劲光守卫黄河千里防线,他还独创了一套打日军的作战方法,当时留守兵团一共约为15000余人,而要守卫的防线却长达千里。
依托黄河这道天然屏障,军委把河防划为三段进行兵力部署,曹里怀时常深入前线工作,尤其是当遇到情况时,察看敌情和修筑工事曹里怀都亲自到场监督,正是如此河防才经得起日军的轰炸。
1938年3月13日,日军先是攻占了晋西北的兴县,随后2000余日军带着20余门大炮企图渡过黄河,敌人先是利用飞机大炮对黄河西岸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防御工事经受住了考验。
曹里怀事先就对战士们说过,任由敌人去轰炸,我军先不暴露武器配置,等日军渡河到一半之后再打,这样一来敌人是进退两难,轰炸结束之后日军果然派一支队伍过河。
日军渡河一半,我军顿时火力全开,日军死伤一片,最终我军击毙日军140余人,仅伤亡6人,这次对日作战奠定了河防守卫的基本作战方法,肖劲光司令员称他为保卫边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曹里怀担任了东北野战军1纵的副司令、38军副副军长等职,横扫千里转战大半个中国,许多黄埔出身的国民党将领败在他手上,他还担任过四野第47军军长一职。
曹里怀率部配合刘邓大军进入大西南,1949年9月,他率部进驻湘西,在那里参加了剿匪工作,1951年4月,他还率领第47军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曹里怀被授予中将衔,此后长期在空军任职,于1998年5月19日病逝,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