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民日报编辑马立诚:南京大屠杀根本就不存在,日本不应道歉
创始人
2025-08-18 11:35:13
0

前言:

“南京大屠杀根本就不存在,日本政府没有必要就侵华战争对中国道歉”

此番言论一出,人民日报便迅速地开除了此人。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和沉重的一页,是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史。

三十多万军民惨死于日寇的刀下之下,这也成为幸存者无法忘怀的噩梦,给所有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无法言说的伤痛。

然而,一些日本政客不仅没有任何忏悔之意,反而多次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侵华战争及其罪行,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甚至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更令人愤怒和痛心的是,在我们国内居然还有一些人坚定地站在日本一方,帮助他们开脱罪责。

而这类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抛弃了历史事实和民族情感,卑躬屈膝地对待日本,谄媚讨好,成为别人的马前卒。

而这其中,甚至包括像马立诚这样的身居要职的人,一个公然发表冒犯性言论的人民日报编辑。

那现在这个出卖祖国、卑躬屈膝地迎合日本的“小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他曾经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敢于说出令国人愤怒的言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荒唐、没有底线的当代汉奸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众人唾弃的人物。

马立诚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马立诚在南京出生并长大。

尽管在他记事之时,国内已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

然而,南京城遗留下尚未完全修复的残垣断壁,仍在向人们诉说先烈们曾经承受的苦难。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马立诚应该比大多数国人更加铭记那段耻辱和悲惨的历史。

然而,命运似乎是个“小丑”,他顺风顺水的成长经历却让他完全忘记了真正的历史。

小时候,马立诚勤奋好学,成绩优秀。

但在1976到1977年的十年里,他遭到了批判和折磨。

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直到1977年高考复课,31岁的马立诚才重新踏上考场,立志要有所成就。他顺利地进入了心仪已久的学校,并选择了文学专业。

这次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他的文章也越来越有深度和思想性,多次被报社刊登,使马立诚在校园内声名鹊起,成为各大知名报社争抢的人才。

而其他同学还在为找到工作而苦恼时,马立诚已经稳定了自己的工作,生活无忧。

当时我国第一大报纸人民日报也发现了他这位稀有人才,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为了追求更高的成就,马立诚毅然加入了人民日报,他的才华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成为报社中最知名的编辑之一。

由于工作的便利,他更能够深入研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他撰写了许多评论文章和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交锋》系列丛书,书中详细阐述了他对改革开放的观点和见解。

这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使得《交锋三十年》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这让马立诚成为了备受影响力的文学作家,并且逐渐升任为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编。

然而,在一次前往日本交流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马立诚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波动。

他开始不断反思历史,反思中日关系,甚至怀疑历史本身。

就像2002年他公开发表的「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中,马立诚以违背全体国民观念和国家政府立场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中日关系的观点。

虽然他使用华丽而干练的文字,但写出的却是令人作呕的言论。

马立诚并不满意自己的言论引起的反响,于是他再次试图煽动群众以获得关注。

以钓鱼岛为例,他公然主张国家政府不要再干涉中日南海的争端。

他认为,与其纠缠于国家领土权益,与日本加强友好关系更为重要。

然而,他的言论遭到人们的强烈谴责,无数网友愤怒谴责他为当代汉奸。

然而,马立诚并没有反省,甚至继续散布言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在他看来,所谓的“证据”根本不存在,南京只是战争期间不可避免的伤亡,绝对不可能是大屠杀。

他认为战争导致伤亡在所难免。 他以此为基础,认为日本人没有必要向中国人道歉。

后来到了2002年,那一年对于马立诚来说不同寻常,那一年他彻底揭下伪装,露出了他作为“汉奸”的真面目。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许多国内拥有话语权的人士前往日本进行学术交流,然而,他们承担的责任实际上成了对准祖国和同胞的“武器”。

蒋方舟这位天才少女从神坛跌落,变成了卖国贼,而马立诚也成了出卖国家的徒子徒孙。

马立诚前往日本后参加了一场特别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但这次会议的本质却是为侵华日军辩护的“洗脑会”。

日本方面利用诡辩的手法为他们所犯下的罪行辩解,并最后以“帮助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名义给予场内每个人相当巨额的贿赂。

这种手段的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洗脑和贿赂,许多原本立场不坚定的国内人士纷纷背叛了国家,成为了“新时代的汉奸”。

马立诚回国后迅速出版了《对日关系新思维》,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与他之前的作品不同,这次他得到的不是赞美,而是众人的指责和唾弃。

事实上,在受到抵制后,马立诚毫不后悔,反而出版了《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脱离反日》等书籍。仅从书名就能看出他阴险狡诈的居心。

马立诚还特地在书籍封面上豪言自己的“勇气”,似乎是在说国内许多人都谴责我是日本走狗,但我还是鼓起勇气写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马立诚发表了许多荒谬的言论,比如他认为“南京大屠杀只是战争中很正常的事件,根本不算是屠杀,都是被夸大了。而且日本已经“道歉”了25次,完全不需要再向中国忏悔。”这种可笑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

日本自战败以来一直试图抹去那段历史,多次篡改教科书,并将侵华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将他们视为“民族英雄”,完全没有反思的意思。

更不用说日本根本没有对中国正式道歉,即使有道歉也不能代表中国人民一定要原谅施暴者,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先辈们的苦难,我们没有权利代替受害者原谅那些加害者。

况且,在日本国内甚至有俗语流传,“如果道歉有用的话,那还要警察干什么。”

马立诚还公开表达了对日本和美国的欣赏,认为日本所谋求的“大东亚共荣圈”对中国有益,并将美国视为“灯塔”,对其怀有无限向往之情。

他主张中日应该寻求和解,中国应积极支持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一体化,认为过去的战争不值得一直追忆。

在发表这些言论后,马立诚被人民日报解雇,为了躲避攻击,他和家人搬到了香港。

然而,香港的同胞同样憎恶这个忘本的“卖国贼”,甚至有一群年轻人专程围堵他,并对他进行了殴打。

然而由于事件发生在监控盲区和夜晚,凶手一直没有被捕。气急败坏的马立诚意识到无法在中国停留,于是又跑回了日本。

日本对这个社会败类非常热情地欢迎,让他成为北海道大学特聘教授。马立诚像是找回了自己的主场,继续肆无忌惮地攻击中国人,发表亲美亲日的言论。

然而,国内的人早已不屑关心这个“疯子”说什么了。马立诚的影响力越来越低,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他的现状并不为大家所知,但他被铭记在历史耻辱之柱上是毫无疑问的。

总结:

众多以马立诚为代表的“新时代汉奸”存在着许多,特别是在和平时期,这些人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辨别。

除了像马立诚这样公开挑衅的,还有许多人躲在暗处,用隐晦的文章和言辞悄悄地瓦解国民对事实的认知。

近期,有一名脱口秀演员的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他们逐渐试探国人的底线,借题发挥,煽动情绪,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站在道德高地上,傲慢地指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他们口口声声是主义,实际上却只关心自身利益,不惜以国家的民族尊严为代价,盲目鼓吹外国的价值观。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坚决反对这些人所推崇的“历史虚无主义”,牢记国耻,捍卫历史真相。

同时,国家也应加强对这些所谓的“公知”和“汉奸”的惩治力度,加强审核力度,坚决清除他们的影响,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的阵地主动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内容。这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例如...
原创 原... 诸葛亮一生征战四方,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丞相,深受后人敬仰。但在他最初的选择中,为什么没有选择投靠曹操呢...
蒋小田丨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 蒋小田,1981年生于安徽黄山。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
威海鑫盛威机械取得一种木工锯床...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威海鑫盛威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木工锯床的圆盘锯防护装置”的专利,授...
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浮梁县雅辑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文雅,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原创 蓝...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位备受瞩目的开国将领,他的名字与封狼居胥这一荣耀紧密相连。然而,严格来说,蓝玉并不是...
仰韶彩陶取得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仰韶彩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瓶干压机粉末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朝鲜谁都不服,却主动将三位中国... 朝鲜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占比不大,可脾气那叫一个硬气,向来不惯着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多人...
河南省纪委监委:刘国松被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巡视员刘国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
特朗普把话带到,高市早苗还是拒...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