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泽东问卫立煌:驴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卫立煌不懂,事后幡然醒悟
创始人
2025-08-18 11:34:39
0

1960年1月17日,63岁的卫立煌将军病逝。在几天后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亲自到场,毛主席更是一脸感慨的说道:“卫立煌将军对民族是有功劳的,他是一名真正的爱国将领。”

众所周知,号称“国军五虎将”之一的卫立煌,在十年内战时期,曾多次指挥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一次次围剿,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国军高级指挥官。

那么,对于曾经的“对手”,毛主席为何还亲自出席卫立煌的追悼会呢?并对他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呢?这一切,还要从1938年的那次特殊会面开始说起。

一、延安之行

1938年4月17日,一支由两辆小汽车和十辆军用卡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开进了延安凤凰山下的李家窑。

卫立煌就坐在其中一辆汽车里,看着车窗外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看到了共产党是多么的得人心,也让卫立煌对这次延安之行充满了期待。

对于卫立煌将军的到来,毛主席等领导人非常重视,虽然卫立煌曾多次率军围剿中央苏区,但是,在如今国共合作的历史大潮下,再加上卫立煌将军的确算是一个爱国军人,因此,毛主席亲自到场迎接。

在卫立煌将军走下汽车时,毛主席一脸笑容的伸出手走了过去:“欢迎你啊,卫立煌将军。”

卫立煌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握紧了毛主席有力量的手:“这次有机会到贵部学习和参观,我不胜荣幸啊。八路军打得太好了。”

卫立煌这一次不但自己来了,还带着几个心腹军官,前来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法和运动战等理论,朱德总司令甚至亲自下场“讲课”。

卫立煌本人不但非常虚心的听讲,事前还特意交代下属,一定要认真去听,此外他明确提到,共产党军队在物质如此紧缺,武器装备甚至都不能做到人手一支步枪的艰苦情况下,都能够取得一场场胜利,这已经足以说明了游击战的厉害。

在延安交流期间,卫立煌还和毛主席做了诸多抗日战争局势的交流,毛主席的诸多独特看法也让卫立煌受益匪浅,也让他进一步感觉到了共产党人是真正抗日的队伍。

在延安期间,毛主席还给卫立煌将军分享了一个驴子的故事。有一次,两人在田间散步。

毛主席看到一个农民在用驴子劳作,他突然说道:“卫立煌将军,你觉得驴子是先迈左腿,还是右腿呢?”

对于毛主席突然问出这个问题,卫立煌着实有点懵。之后,毛主席的一番解释顿时让卫立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让将军对毛主席更是佩服无比。

毛主席将日军比喻成一头驴子,要想打败日军,和它硬碰硬并不是上策,要懂得研究敌人的作战方式,只有抓住敌人的弱点,只有抓住驴子的尾巴才能取胜。只凭军队抗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发动群众进行全民抗战。

此次延安之行对卫立煌的人生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毛主席的这番话和延安的“听讲”,让他重新思考对日作战思想,在之后的抗日战场上,卫立煌将军也开始慢慢融合进游击战、运动战等战术。二、卫立煌的“亲共”

延安之行,以及共产党人实实在在的抗日,让卫立煌对共产党人慢慢地改变了看法,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卫立煌在他职权范围之内给予了共产党军队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延安之行之前,他就援助了八路军为数不少的弹药、药品、食品等物资,光子弹就高达100万发,手榴弹就有25万颗。

1938年虽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但是,国军高级将领们都知道,蒋介石从来没有放下过“防共和反共”,因此,为了让这批军事物资顺利到达八路军手中,卫立煌将军亲自协调各部门去落实。

当时的陕甘宁边区领导人林伯渠将卫立煌此举称之为“将军保卫了黄河”。

1939年9年,卫立煌主政河南军政要务。在当时,国民党军政官员们都不敢和共产党人走的太近,然而,卫立煌却和八路军来往密切,每当朱德、彭德怀等人来洛阳时,他都会亲自招待。

因为这事,反映卫立煌“亲共”的情报一次次被送到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军统局更是秘密监视他。

1940年的二三月份,蒋介石又一次命令军队对八路军开火,此战,97军充当了反共“急先锋”,然而,在八路军太行山军分区主力部队的自卫下,97军伤亡惨重。

97军多次向卫立煌求援,卫立煌却始终因为不愿意“打内战”,拒绝参战,最后,97军主力部队几乎损失殆尽。

之后,卫立煌不顾上峰严令,仍然给八路军发放军饷物质,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卫立煌始终积极处理和八路军友好关系,做到了和八路军协同作战,有效地打击了不可一世的日军。

1948年初,眼看国军在东北战略态势越来越严峻,没办法的蒋介石只好换下嫡系陈诚,改由五虎将中最会打仗的卫立煌主持东北大局,此前,因为卫立煌将军在抗日战争的“亲共行为”,蒋介石一直将他闲置。

卫立煌接任国军“东北战区总指挥”之后,并没有积极和解放军作战,而是一味的固守,蒋介石几次急电救援东北各处城池,他都置之不理。1948年11月,卫立煌被解除总指挥的职务。

三、回到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香港的卫立煌第一时间向党和中央领导人发来贺电,也表达了他想回国的愿望。

1955年3月17日,毛主席亲自给卫立煌发来欢迎回国的电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欢迎文章。4月6日,卫立煌抵达北京,周恩来和朱德亲自去车站迎接,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回国之后的七八年里,卫立煌将军一直为两岸统一之事而努力着。

1938年的延安之行,对卫立煌将军一生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这一次的所见所闻所听,让他真正意识到了,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而卫立煌将军在抗日战争上的赫赫战功,在抗日战场上对八路军的帮助,以及对国家真正的忠诚,这些都让人民永远记住了他,这也是为什么,1960年卫立煌将军去世,毛主席和周恩来等领导人都会出席追悼会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李...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句诗是毛主席的大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其中提到了我...
原创 唐... 唐朝,一个格外开放的王朝,或许受胡风之影响,女性穿着开放,男女地位发生颠倒,甚至女帝公开招面首。这是...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中,唐...
原创 铁... 尔朱兆杀害孝庄帝的当月,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于秀容大败尔朱兆军队,进逼晋阳。尔朱兆脑门上冒出了豆大的汗...
原创 看... 北周静帝宇文阐时,军政大权逐渐落到了外戚杨坚的手中。杨坚先是清除了朝廷中的异己力量,接着又镇压了尉迟...
原创 隋... 阅读文章前,劳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更好的参与分享和讨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隋朝是中国...
原创 隋... 杨广的曾孙杨崇礼,原名隆礼,因避讳李隆基而改的名字。他是后隋皇帝杨政道的儿子,其父亲事迹看我以前的文...
原创 南...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各个朝代交替更替,其中北齐是一个特别鲜明的存在。 北齐虽然只...
原创 五... 如果说我国最黑暗的时期的话,相信很多人会想到抗战时期。但是在历史上却有一段历史,对于我国的打击远超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