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传奇皇后孝庄临终前留下一句遗言,等到雍正朝才得以实现
创始人
2025-08-18 08:03:02
0

前言

康熙二十六年,“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的孝庄太后病危。这期间,康熙皇帝在慈宁宫日夜侍奉,亲阅药方,自尝汤药,衣不解带,如汉文帝故事。

青年皇帝为自己这位祖母想尽办法,但终难挽回,十二月二十五日(阴历),老人以七十五岁高龄在慈宁宫逝世。这位草原的女儿,辅佐大清两代君王,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走完了在人间的最后一步。

在孝庄临终前,他留有遗言:

“太宗皇帝(皇太极)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里也放不下你们父子(顺治、康熙),就把我葬在孝陵(顺治地宫)附近吧。”

这一遗言,既不符合祖制,也没有先例,康熙帝为此犯难。无可奈何之下,康熙只能先将孝庄梓宫停在清东陵的昌瑞山下,并且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拆除后一点点搬到昌瑞山重新组装,称为“暂安奉殿”。而孝庄的安葬,一直等到雍正帝继位才得以解决。

孝庄皇后,作为清朝前期得以立足的关键性人物,他这一生到底有多少波澜壮阔,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让我们先从孝庄这个人开始说起。政治联姻的开始

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太后一遍遍地说:“我,孝庄”,但这其实并不适合她这个形象在他活着时候叫出来,毕竟这是他的谥号。孝庄太后的谥号是比较长的,全称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但实际上,这样处理也是为了让观众们更好的去带入角色,要是叫他的本名实际上更为绕嘴,他的本名叫做“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博尔济吉特,这个姓氏起源自科尔沁草原。对于这个姓氏我们可能不太熟悉,可是这个姓的另一个翻译:孛儿只斤,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没错,孝庄正是当年那个席卷亚欧大陆的黄金家族后代。

清朝前期,为了拉拢蒙古各部结盟共同对抗明朝,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都极力推崇满蒙联姻。皇太极在布木布泰两岁时便已经娶走了她的姑姑:哲哲。天命十年,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布木布泰也来到了皇太极身边,作为侧福晋。

随着皇太极的继位,越来越多的女人来到了这位皇帝身边,而为皇太极诞下三个女儿的布木布泰也日渐失宠。在皇宫中,要么子凭母贵,要么母凭子贵,想来孝庄只能依靠这后一点了。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在永福宫,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下了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

此时,这为草原上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已经褪去了青涩,皇宫的岁月让她日渐成熟。皇太极生前册立五大妃,布木布泰排名第五,这让她开始寻找新的立足点,她开始学习政治,开始试图接触权力。

先辟谣一下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军取得松锦大捷后,活捉了主将洪承畴。皇太极爱惜这位人才,想要将他收降,但洪承畴谩骂不止。于是在一个夜晚,年轻的布木布泰来到了洪承畴的房间,一夜之间,将其说服。不少人以此来称赞她明大义,实际上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漏洞百出。

布木布泰是个不会讲汉语,只会蒙语和满语的蒙古人,而洪承畴又是个只会讲汉语的汉人,两人怎么可能私下有所交谈?

实际上史料记载,皇太极派去劝降的人是范文程

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破口大骂。但他注意到,洪承畴十分注意自己衣服的整洁,于是便回去禀告皇太极,此人并不想死,将死之人是不会注意这些细节的。

第二天,皇太极亲自去看望洪承畴,一进门,便将自己的大衣披在了洪承畴身上。

史料记载: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 乃叩头请降。

虽然劝降洪承畴是假,但孝庄在此时也确实开始有意留心政事。布木布泰自己曾说过:

“予虽在宫壶,太宗(皇太极)行政亦略知之。”

稳定朝局的努力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由于皇太极并未立下遗嘱由谁继位,清廷内部陷入了再一次的皇位之争。两黄旗索尼、鳌拜等人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前往拉拢济尔哈朗;两白旗则是推崇多尔衮,以应满洲“兄终弟及”的传统。

议政王大臣会议前,多尔衮和黄旗大臣密谈继位人的问题,黄旗大臣索尼斩钉截铁的回复多尔衮:先皇有子在。会议当天,黄旗兵马直接包围了会场。

会议刚刚开始,索尼、鳌拜等人,抢先提出立皇太极长子继位。多尔衮直接呵斥道:“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还未张嘴,那里轮得到你们这帮大臣说话了?出去!”

大臣退出后,先由阿济格、多铎提出由睿亲王多尔衮继位。多尔衮考虑到其他人还没有表态,想要看看其他人的看法,于是暂时推脱。此时,多铎不知道抽的什么风,上来就说了句:“你不当给我,我当。”立刻被多尔衮否决。

这时,多铎又开始提议让代善继位,这些人里代善年龄最大。但代善经受打击后已经无心政事,只是敷衍地说道“豪格也好,阿济格也好,你们谁愿意当谁当吧。”

这时,豪格突然来了精气神,听到自己大爷提到自己名字了,立刻便拿起派头来了,起身说道:“我福小德薄,难当大任”于是起身离去。

豪格想到的是,自己身为皇长子,还被大爷提了一嘴,看来我威望挺高的,这样我一走,你们这会不就开不下去了吧,到时候还得请我,我不就顺理成章的当皇帝了嘛。

可很明显,豪格太以自己为中心了。他一出去,两黄旗大臣立马上前拔刀说:

“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于天同大,若不立帝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

这下,多尔衮的皇帝梦彻底碎了,但我当不上,你豪格也休想,于是,多尔衮把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搬了出来。既然要立皇帝的儿子,长子是子,幼子也是子。而且你豪格刚才自己说了:“福小德薄,难当大任”,你自己说的,不能不认账吧。

福临继位,即顺治帝,此时皇帝年幼,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摄政王,代行国事。

南明抗清将领张煌言曾写过一首诗:

上寿觞为合卺尊,

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

大礼躬逢太后婚。

这首诗用极尽嘲讽的语句说孝庄下嫁多尔衮,但实际上,现代我们能发现的史料并未找到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证据,这首诗更像是敌对方的口嗨。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此时的清朝内部,孝庄开始斡旋在摄政王与皇帝之间。

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开始他的暴力统治,最有名的便是“剃发”、“易服”、“投充”、“逃人”、“圈地”五恶政。

清军为了安置从关外带来的八旗军民,在直隶地区跑马圈地,土地上的农民也就变成了他们的奴隶。而此时的孝庄,坚决反对这一政策,并对多尔衮表达反对。

在多尔衮执政期间,孝庄并非主角,但他也在为自己的儿子做考量,给他寻找后台。为了巩固满蒙同盟关系,也是为了顺治能够有蒙古贵族作为靠山,她为顺治选择了她自己的亲侄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吴克善之女)为皇后。

但顺治并不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在他看来,自己权力上不能做到亲政,爱情上也不能选择,十几岁孩子的叛逆期让这对母子之间产生间隙。

在结婚两年后,顺治开始要废后。相比较其他权后对于皇帝的控制拿到台面上来,孝庄则是通过群臣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可顺治心意已决,甚至说出自己与皇后结婚以来便分居两宫,然这位母亲实在是不忍心再让自己的儿子与侄女不幸福。于是暗示群臣同意顺治废后一事。

随着多尔衮坠马身亡,顺治帝继位。此时,靠多尔衮威压下沉寂贵族集团再次蠢蠢欲动,孝庄再次登上舞台。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初十日,亲政后的顺治帝为布木布泰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而孝庄面对自己这个亲政的儿子,给出了自己的告诫:

为天子者,处于至尊,诚为不易。民国者之本,治民必简任贤才,治国必亲忠远佞,用人必出赏罚必得于灼见真知,莅政必加以详审刚断,其平,服用必合乎则。毋作奢靡,务图远大,勤学好问,惩忿戒嬉。倘专事佚豫,则大业由兹替矣。凡几务至前,必综理勿倦。诚守此言,岂惟福泽于万世,亦大孝之本也。

顺治这个皇帝可以算是个性情中人。由于他情绪上的不稳定,就需要有人镇住,那自然就是靠孝庄。

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北伐围困南京,顺治帝慌乱之间要退回关外。得到消息的孝庄对他大加申饬,这反而让顺治一气之下要带兵亲征战死沙场,又是孝庄极力劝阻,才拦下这位皇帝。幕后主事的太后

顺治驾崩,又一位幼年皇帝继位,此时,维持了几十年的权力平衡再次被打破。这位少年天子想一展自己的抱负,而此时,他要面对的是压在他头上的四大辅臣势力。

四大辅臣中,索尼、鳌拜为镶黄旗;遏必隆为正黄旗;苏克萨哈为镶白旗。康熙如果想要主事,必先要做的就是把这四个人斗倒,而他怎么是这四个老狐狸的对手?能搬动他们的,只有孝庄。

孝庄的政治主张其实还是偏保守的,但这四位的主张更加保守。他们代表的是满洲八旗的利益,但此时孝庄明白,清军入关,单纯照顾满洲八旗等于提前为大清安排死刑。他不能任由老一代领导集体们瓜分胜利果实了。

在孝庄的帮助下,少年天子完成了以小博大,成功推翻了四大辅臣,开始了自己的执政之路,但这条路上,却也是坎坷不断。

喀尔喀蒙古叛乱、吴三桂等起兵反清、山陕举棋不定,大清风雨飘摇。每当这个少年即将崩溃的时刻,总是这位奶奶从背后推自己这位孙子一把。

孝庄用其政治手段为自己的儿子,孙子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朝堂上拔出了很多碍眼的钉子,使得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但相比较与吕后、武则天这种手握实权便直接站在台前的女人不同,孝庄选择的却是身居幕后。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江南桐城县生员周南“诣阙条奏”十款,未款呈请布木布泰“垂帘以盛治之隆”。布木布泰以与祖制相左,拒绝垂帘听政。

孝庄的很多政治思想其实也是与顺治、康熙的思想相违背的,但正是孝庄的这种大智慧,没有让自己成为皇帝成长路途上的绊脚石,同时也为他自己保留了好名声。

至于说慈禧的偶像是孝庄,那只能说:粉丝行为请勿上升到偶像身上。

红墙外伫立的丰碑

康熙终其一生也没有将孝庄安葬,他不知道要如何完成自己祖母的遗愿。祖母很伟大,这个整个满洲人民心中的丰碑。但又有祖制,他是自己爷爷的妃子,应当回到他的身边。

雍正继位,选择在孝庄梓宫所在之地直接起建陵寝,就让他沉睡在了那里。那里是清东陵东大门外。雍正选择在这里建造陵寝是有考量的。首先,孝庄文皇后是皇太极的妃子,清东陵内任何一个皇陵都不配和这座陵寝相邻。建立在东陵园外,格局以昭陵(皇太极陵)一脉,以彰显此为太宗皇帝皇后陵;

此地为清东陵大门,自此所有前往清东陵祭奠的皇帝都要先拜谒孝庄文皇后陵寝,来告诉后人,孝庄皇后是大清入关后的奠基人。

雍正元年八月为孝庄加字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翊天启圣文皇后;乾隆元年三月,为孝庄加字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真三国无双 起源》武器解析:... 2024-12-27 01:20:20 作者:狼叫兽 在《真三国无双:起源》中,武器系统是游戏的...
踏平坎坷成大道——《西江月·井... 汪建新 毛泽东一生的奋斗与探索,始终与道路的探索和选择、坚持和发展息息相关。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到“...
原创 他...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的祖国经受过侵略者的蹂躏,经受过贫穷落后的苦难,经受过动荡年代的灾难。如今,人民...
原创 头...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心术莫测 朱友谦) 唐末,朱友谦做...
原创 白... 白素贞初到凡间,为何看不上许仙?许仙这称呼让她懊恼,事关华佗 明说白蛇传7虽然,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
原创 张... 岳飞,一位抗金名将,曾在《满江红》中写下关于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言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
原创 黄...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就连一些开国将帅也是出自黄埔军校,也有许多开国将帅没有上...
原创 历... 前言 “身体的残缺让宦官们的心灵变得失望和沮丧,因此他们无法忍受阳光和辽阔的视野。” 一提到太监,人...
文化中国行·在博物馆穿越时空|... 博物馆是浓缩了时光的地方。走进博物馆,便开启了一段延展生命宽度的旅程。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会在不同...
原创 彭... 在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中,彭德怀与刘伯承,这两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如同璀璨星辰,长期担任重要职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