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睿衣冠南渡建立了东晋,赵构南迁建立南宋,崇祯为何没南迁?
创始人
2025-08-18 06:03:24
0

众所周知,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司马睿衣冠南渡,建立了东晋,存续103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南迁建立南宋,延长了152年。而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一大堆,李自成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已经围攻北京城,满洲势力在关外虎视眈眈,不停地攻击明朝边境,这一切都让崇祯焦头烂额。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没选择南迁呢?况且南京作为陪都始终在等待着,他没选择南迁的三大原因是什么?

其实,当时北京已经多次遭到围攻,防御能力已经显著下降,崇祯皇帝自己也觉得北方怕是难以守住,也产生了南迁的念头。

的确,南迁能让明朝有时间恢复自身的国力,并重新整编军队,南方也有极为丰富的各类资源,若能在南方落地生根,便可充分借助这些有利条件,大力加强军事防御。

明朝南迁意味着舍弃不再安全的北京,去到相对安全且资源丰富的江南,从地理和经济角度说,似乎有一定可行性。

然而,想要南迁,不仅是崇祯皇帝自己拍板就可以的,他已经不是朱元璋、朱棣那样非常强势的皇帝,已经到了和大臣商量的地步了,即使自己有正确主张,也不敢雷厉风行地实施。所以,他始终不敢提出关于南迁的意见,因为会遭到强烈反对和舆论压力,部分官员、将领不愿放弃北方的权力和家族基础。崇祯皇帝也曾有过让太子前往南京监军的念头,可最终却因其感觉太子年纪尚小,经验匮乏而予以否决。

驸马也曾力劝崇祯皇帝尽快迁都,还表示自己愿意招募好几万的义兵护驾南下,但崇祯还是再三犹豫,南迁的方案都未能付诸实践。最终崇祯皇帝决定坚守北京,可依旧没能挽救明朝走向衰败的结局。其实崇祯皇帝没有选择南迁的原因有三个,到底是哪三个呢?

首先就是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历史上多次成功抵御外敌入侵,北京的防御实力向来不凡,在过往的岁月中历经多次围攻,却都能安然无恙。

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北征瓦剌兵败被俘。大臣于谦力排众议,调兵遣将,瓦剌退去。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鞑靼土默特部曾直逼北京城下,但最终撤兵。崇祯皇帝时期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崇祯皇帝认为北京有十万兵马,再不济对付农民军还是绰绰有余。

然而,崇祯皇帝没有料到的是,北京曾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鼠疫,导致明军战斗力急剧下降,最终无法抵御李自成的进攻。

第二个原因,历史上东晋与南宋虽然通过南迁续命百年,但他们的南迁是在王朝已经风雨飘摇之时,而当时明朝虽然一团乱麻,但还没乱到必须南迁的地步。

崇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南迁会被视为逃避责任,这也导致南迁问题一拖再拖。第三个原因他也担心南迁后,无法控制军队和地方势力,可能会被架空,失去北方的战略纵深和防线,使得后金能够更容易的进犯中原。

再加上朝堂内部其实对于是否南迁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部分朝臣力主南迁,认为这样才能保存实力,另一部分则坚决反对,他们觉得南迁会有损朝廷的威严与稳定。

崇祯皇帝已身处各方利益集团的压力之中,必须权衡各方利弊,以求做出最契合朝廷整体利益的抉择。所以,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崇祯皇帝决定不南迁。最终选择了坚守北京,而这也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回望历史长河,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烙印着无数伤痛。沙俄在清朝时期侵占了我国15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原创 为... 文|老达子 本文共1657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前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
原创 老... 《亮剑》中的李云龙,脾气火爆,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旅长陈赓。 李云龙有许多原型,开国少将齐钉根就是其...
原创 西... 1993年冬天,西安公安部门在打击交通犯罪时,意外“捕获”了两条长达两米且被人“肢解”的巨龙! 当...
原创 吕... 吕布乃是三国第一名将,自归入董卓麾下后,又得赤兔马为极品辅助,人中吕布与马中赤兔强强联手,普天之下应...
原创 海... 我们中华文明的古历史在世界都是备受推崇的,但是自从近现代以来就一直出现了许多的质疑声,这看似是一个合...
原创 何... 毛泽东亲自给他改名 1923年冬,在欧洲勤工俭学的学生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国内,其中就有何长工,然后,何...
原创 美... 什么是国家?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方式。甚至,回答方式本身就在塑造着人们对不同国家的认同感。 当前一...
原创 西... 1655年在西安考古中,专家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在遗址中出土了一块墓碑,上面的铭文用了汉字和波斯...
原创 王... 在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动员会议上,初来乍到的王近山表现得非常自信,非常乐观,他向彭老总保证,第三兵团要抓...